這一節主要講固定成本的控制指标。固定成本一共包括,工、費、管、銷、研、财。固定成本是創造增值毛利時所消耗的能量,T/OE表示固定成本的效率,所以我們不能無限制地降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會影響增值毛利,因此我們要把固定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内。
1.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一線員工(直接員工)包括生産、品質、倉庫員工的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那麼假設人工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7%,那麼這17%具體意味着什麼呢?
假設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即員工手裡能拿到的月總收入為5000元,公司為員工交付的五險一金為1000元,那麼公司在每個員工身上付出的月成本為6000元。又因為這6000元占銷售收入的17%,所以直接員工的月人均銷售收入為3.5萬元左右。又假設每月生産産值與銷售收入相同,那麼我們可以用人均産值替代銷售收入,從而可以得出一線員工每月所創造的人均産值也同樣是3.5萬元。
那麼這3.5萬元又意味着什麼呢?這意味着人工效率,即一個員工一個月平均所創造的産值為3.5萬元。那麼這個3.5萬的人均産值到底在中國是什麼水平呢?十年前(2012年)華為、偉創力、富士康等優秀工廠的月人均産值已經達到了6萬~7萬元。2013年時有一個中小企業的人均産值是2.8萬元,而經過兩年的改善後2015年時這家企業的人均産值為6萬元,而到了2020年時這家企業的人均産值已經達到了8萬元!但為什麼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的月人均産值還在3萬左右徘徊呢?其原因是因為生産效率低,而生産效率低的原因是“七大浪費”多。
人均産值的概念還是有點太粗放了,因為人均産值是一個月的産值,但這又與上班時間有關系。所以為了更加精确地計算生産效率,我們平時用小時人均産值來衡量生産效率,即每個員工每小時所創造的産值。假設月人均産值為6萬元,一個月上班25天,一天上班10小時,那麼小時人均産值為:6萬/25/10=240元,即每個員工每小時創造的産值為240元。人均産值3萬的意思就是小時人均産值僅僅是120元,或用兩小時創造了240元的産值。
本應該1小時創造240元的産值,為什麼用了2個小時才創造了240元的産值呢?因為這2小時中含有1小時的浪費時間。如果我們把這1小時的浪費時間變成零的話,小時人均産值就會達到240元,即月人均産值為6萬元,就是人工成本能控制到10%以内。
一般企業的生産效率是30%左右(人均産值3萬),所以把效率提升到60%~70%(人均産值6萬)還是比較容易的事情。關于如何消除“七大浪費”和如果提升生産效率方面,我們會在以後的精益生産内容中介紹。
五倍勝工廠對人工成本的要求是,人工成本要控制在銷售收入的10%以内,或月人均産值達到6萬元以上,或小時人均産值達到240元以上。
2. 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主要包括設備及廠房折舊、水電費、生産相關管理人員的工資(生産、品質、工程技術、設備、計劃、采購、倉庫等)。制造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與供應鍊管理相關。供應鍊管理的主要職責是,降低庫存、縮短生産周期、提高準交率。如果庫存多的話生産周期就會拉長,生産周期長的話準交率就會差,準交率差的話庫存就會多,所以這三個是惡性循環的關系。
庫存多就,廠房面積大、搬運多、積壓資金多、管理成本上升,最終導緻成本高。
周期長就,生産效率低、産品品質差,最終導緻成本高。
準交差就,客戶投訴多、急單多、計劃變更多、售後事情多,最終導緻成本高。
所以制造成本不僅與生産管理有很大關系,而且還與供應鍊管理有很大關系。
五倍勝工廠對制造成本(費)的控制要求是,要控制在8%以内。
3.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包括人事部、行政部、财務部、總經辦的費用。如果生産、供應鍊、銷售等部門的管理越順暢,那麼公司的管理成本(管)就越低。
五倍勝工廠對管理成本(管)的控制要求是,要控制在7%以内。
4. 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不僅與銷售部門本身有關系,也跟公司的供應鍊管理和生産管理水平有關系,比如,如果公司經常不能按時交貨、産品品質經常出問題,那麼銷售部門的售後成本也會上升。
五倍勝工廠對銷售成本(銷)的控制要求是,要控制在6%以内。
5. 研發成本
研發成本主要包括研發人員工資、打樣材料費用、打樣師傅人工費等,有些OEM公司就沒有研發部門,所以可以把工程技術部或工藝部門的人員工資放到研發成本裡。目前中小企業在研發費用投入方面相對比較少。如果研發技術跟不上,那麼企業将來就沒有技術上的競争力。所以我們建議研發成本要增加到3%~5%。
6. 财務成本
一般情況下财務成本主要是銀行利息,但在五倍勝工廠管理裡财務成本指的是庫存金額的利息。庫存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庫存。一般利息為物料成本的1%~1.5%來計算。如果物料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為50%,那麼兩個月的庫存金額相當于一個月的銷售收入。所以物料利息一般要控制在銷售收入的1%以内。
7. 總固定成本
總固定成本包括,工、費、管、銷、研、财,五倍勝工廠的要求是總固定成本要控制在35%以内,這樣才能增值毛利在50%~55%的情況下經營利潤能達到15%~20%,稅前利潤能達到8%~13%。
8. 控制固定成本的方法
圖表中數據是五倍勝工廠的12個利潤表監控指标,請大家參考。
固定成本是不能直接砍掉的,而是要有效控制。那麼如何控制固定成本呢?固定成本一般分三種類别:人員成本、折舊成本、花銷費用。
人員成本是每個季度來控制的,因為銷售收入是每個月都有變化的,而我們不能這個月辭掉50名員工,而下個月再招聘100人,所以根據季度的銷售計劃來控制人員成本。
折舊成本主要是廠房和設備的折舊,每個月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廠房和設備的投資是非常大的,所以投資時要非常小心。我們一般根據半年到一年的銷售計劃,至少提前半年開始做廠房和設備的投資預算。因此至少要有半年到一年的銷售預測。
固定成本中花銷的費用是每個月要控制的,基本上也按銷售收入的比例來控制就可以。
9. 如何改善利潤表指标?
利潤表數據畢竟是整個公司運營管理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公司的運營管理主要包括供應鍊管理、生産管理和品質管理,所以要改善公司的利潤表指标的話,必須要改善其供應鍊管理指标和生産管理指标。
作為公司的老闆、高層、财務部負責人不僅要看懂利潤表,而且要了解供應鍊和生産運營管理的知識。否則,不僅無法知道财務指标上的原因,更不知道如何改善其财務指标。供應鍊管理知識和生産管理知識是屬于“死知識”,意思是這些知識基本上前人已經總結和實踐過了,我們隻是拿過來用就可以。這兩種知識方面,我們一般采用以色列高德拉特博士的TOC(約束理論)知識和日本豐田公司的大野耐一的精益生産知識,而這些知識内容都可以在書上、網上、或視頻培訓課程上找到。
所以其實想成為工廠管理的高手或專家也不是很難的事情,隻要自己謙虛、認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的話就能成為工廠管理的專家。專家和普通人的最大區别在于,專家是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地改善,不斷地自我提升。作為職業經理人,每個人應該對其所負責工作内容精通,成為其崗位上的專家。比如對工廠管理層來說,必須要掌握好降低庫存十步驟、提升準交率十步驟、提升生産效率十步驟、提升品質八步驟、快速換線六步驟、準時制生産三要素等專業知識。
後續我們會介紹五倍勝工廠供應鍊管理的21個重點指标。下一節介紹供應鍊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工廠管理的本質”。打破慣性思維,颠覆管理認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