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漢字的發展現狀

關于漢字的發展現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0:02:10

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開餐館的将“十全十美”裡的“十”改成食物的食;開澡堂的将“随心所欲”的“欲”改成沐浴的浴;做股票的把“五谷豐登”的“谷”改成股票的股,等等。

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甯教授,把這類商家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而亂改成語的現象,稱作是戲谑漢字

關于漢字的發展現狀(在流行文化中誕生的漢字又将何去何從)1

這樣的用法固然很幽默,但如果成為一種風氣,越來越多人拿成語随意亂改,不但感覺不到創意,反而使人覺得,在拿成語開玩笑,擾亂漢字的正常使用,誤導正在學習階段的孩子們。

使用端正的漢字,應該是每個華夏子孫必備的素質。讓我們跟随王甯教授,一起走進漢字與中華文化的華美殿堂吧。

漢字是曆史文化的産物。我們既可以通過漢字記載的文獻,來了解中華曆史文化,也可以通過解析漢字的結構和系統,看到古人的生産文化

一些字以“犬”做偏旁,把它們聯系起來看,很有意思。

您看“猝”字,是指狗藏在草叢中,噌一下就竄出來的樣子,這也是成語猝不及防的意思。

那麼“獨”字和狗有什麼關系呢?您想想看,牧民們是不是常常用一隻牧羊犬,就能管住一群羊了。所以才會說“羊為群,犬為獨也”

再來看“塵”字,在小篆中,這個字是由三個鹿和一個土組成的。為什麼用鹿來表示塵土呢?

鹿是群居動物,總是一群一群地行動,它們跑步的動作十分優雅、輕盈,被蹄子揚起的土,非常細小,就被叫做“塵”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字,是美麗的“麗”字。繁體“麗”字下面,還有一個“鹿”。

這是因為呀,在古代婚禮中,娶親的人要去納聘,納聘的禮物就是鹿皮。

在聘禮納贽的時候,要将漂亮的毛色,展現給被聘的一方。

還有,鹿性格溫順,兩角成雙,非常漂亮,正好象征婚姻美滿

“麗”加上單人旁,就是伉俪的“俪”。也能看出,“鹿”象征着夫妻和美。

從這些漢字字義中,我們能夠看到,在早期人類文化中,人和動物的關系那是非常密切的。

等到進入農耕時代,人和草木的關系日漸緊密。農耕文化的特點也充分體現在了漢字中。

關于漢字的發展現狀(在流行文化中誕生的漢字又将何去何從)2

草、木、竹、禾,是表示植物的四大部首。

木有根枝,草苗向上,竹葉下伸,禾有低垂的穗,體現出古人對植物的細緻觀察。

另外,在“木”字的不同位置加上一橫,還可以變成另外3個不同的漢字。

在“木”字下面加一橫,是“本”字,“本”的本義是樹根,用一橫标示出樹根的位置。

在上面加一橫,是“末”字,“末”的本義是樹木的末梢,用一橫标示樹梢。

在中間加一橫,是“朱”字,标示出樹木的主幹。

如果“朱”字再加上一個木字旁,就成了“株”——這是樹木獨有的量詞,我們現在還在說一株樹、兩株樹。

還有,如果截去“木”字上邊的短豎,就是“蘖”的古字,指的是砍樹後留下的墩子。

“木”從中間砍掉一半,就是“片”字,表示木頭的一半。

與樹木聯系密切的還有“封”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封”字,上面是一棵樹苗,下面是一團土。後來,右邊加上一個人,伸出一雙手,表示培土的含義。

“封”的本義是培土植樹,用土把樹根埋起來。由此引申出密封、封存的詞義。

後來發展到小篆,這個“封”字右邊的“手”變成“寸”,咱們現在寫“封”字,右邊還是一個“寸”字。

這個“寸”也很有意思。在古代,凡是跟制度有關的文字,就有“寸”字旁。比如射箭的“射”字,最開始是代表一種考試制度

古代分封小國,以種樹作為隔離帶,有分界的作用。

分界跟分封有關,分封跟制度有關,所以本意指種樹的“封”字,右邊就改成“寸”字了。

咱們都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體是按照漢語詞彙的意義來構造的。

王教授說,漢字的字理是不能亂講的。一則因為每個字都有它曆史發展的背景,二則文字之間有相互的聯系。

亂講漢字,經常會講錯了一個,弄亂了系統。

例如:“餓”字中的“我”,是表音部件,但有些人硬要把它解釋成“我要吃(食),因為我餓”,這是把“我”曲解為表意部件。

這就會誤導對其他字的理解,比如俄國的“俄”、天鵝的“鵝”、和峨眉山的“峨”,就會被類推成“我的人”“我的鳥”“我的山”,豈不變得很荒唐?

在漢字教育中,早先有的老師主張用“字族文識字法”,比如說,“天青水清天氣晴,小小蜻蜓大眼睛,吃了蚊蟲心情好,請來夥伴同歡慶”。

在這個短短的童謠中,清澈的“清”,晴天的“晴”,蜻蜓的“蜻”,眼睛的“睛”,心情的“情”,請來的“請”,這六個字的讀音,雖然聲母和聲調稍有差異,但讀音和“青”字都有關系。

這就是在滲透中學習,也是對歸納思維的培養。

漢字曆經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書寫規則。

關于漢字的發展現狀(在流行文化中誕生的漢字又将何去何從)3

寫字不能寫“倒筆畫”,一定要遵循“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撇後捺,先入後封”這些基本規則。

雖然我們不必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仍然要寫好每個字。

以前人們剛開始學習電腦輸入漢字的時候,使用的是一種五筆輸入法,通過筆畫和字型對漢字進行編碼。

如果書寫的筆順不正确,就打不出那個字來。就會被取笑說:小學沒學好

漢字,從殷商甲骨文到現代楷書,字型、字體經曆了3400年的變化、發展,承載了很多文化。

除了流傳下來的這些實用漢字,随着網絡的發展,還産生了大量新造字。

比如“囧”字,這是個很有想象力的漢字:一個八字眉加上一個嘴,像很窘迫的樣子。

這個“囧”字,自古是當“窗格”講的。不過漢語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也許很多年之後,這個字就将取代原來表示“窘迫”的“窘”字了。

到時候,未來的人反而要到我們這個時代來考古了。

漢字的發展變化,也應當有前提。王教授的觀點是,在正規場合和規範教育中,用字宜于雅緻、準确。

王甯教授通過十個講章,帶我們探讨了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性質特點、字理結構、書法藝術等。

如果想更多了解漢字及其所負載的中華文化,王甯教授的這本《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可以為您打開學漢字、懂漢字、愛漢字的一扇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