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内植入豬的心髒還能活嗎?别認為這是科幻片,因為它正在發生,而且患者照樣存活。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馬裡蘭州一名57歲名叫大衛·班尼特的男性患者植入了全球首例轉基因豬心,手術3天後患者生活狀态良好。
該手術由馬裡蘭醫科大學全程參與,負責具體手術的醫生表示,班尼特長期患有心髒病,手術前已病入膏肓,按照班尼特的身體條件及心髒情況,無論如何也不能滿足常規的人工心髒泵和心髒移植條件,所以植入豬心髒已成為唯一的選項!
對于班尼特而言,能活着就行——還要啥自行車!班尼特向醫生坦言:要麼自己死,要麼活着,但我确實想活着,如果移植動物的心髒能活下去,不介意心髒是豬的,哪怕是狗和牛的!
班尼特幸運的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20的最後一天,即12年31日火急火燎地批準了豬心髒移植手術!一個不容忽視的大背景是,整個2020年美國約4.2萬人接受了器官移植,其中3800多例為心髒移植手術,創下了新紀錄。現實情況是,每天約12名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因器官供應不足而死亡。
豬心髒移植很難嗎?
确實有難度,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豬與人之間存在兩個天然難題。一是免疫排斥,人和豬出以自我保護,各自有一套免疫系統。将豬心強行植入人體上,可能導緻患者出現、間質纖維化和瘢痕,身體消瘦、器官損壞,還伴随血管硬化及疼痛。所以移植之前器官間的免疫同源化是必須的。
二是移植過程被感染。移植的器官(豬心)如果含有細菌或病毒,則可能感染人,引發各種疾病。這就要求移植前對供體器官做細菌檢測。
因為存在難度,所以在實施異體器官移植之前,基本都是在同種生物之間進行。1954年美國波士頓布萊醫院把一顆腎髒移植到了理查・赫裡克實身上,腎髒來自他的哥哥,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活體器官移植。
異體器官移植最知名的悲劇案例發生在1984年,一個叫“費寶寶”的嬰兒患有一種罕見心髒疾病,近乎無可救藥的地步,而醫院有無合适的心髒供體,最後移植了一隻狒狒的心髒,僅活了21天。
所以班尼特的豬心髒為降低免疫排斥,這次一共修改了10處基因,其中3個是供體豬身上引起人體免疫排斥的基因;植入3個負責免疫接受的人體基因;最後一個是負責豬心髒生長的基因,避免心髒過度生長,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除了豬的心髒外,豬的心髒瓣膜也可植入人體,且進行了多年,技術難度比心髒移植小得多。此時,2020年10月美國一名外科醫生對一名腦死亡婦女實施了轉基因豬腎移植手術。
為何選擇豬?
首先豬的心髒與人的心髒相近,降低了移植難度。其次豬的心髒容易獲得,技術成熟後可大規模推廣,比同性心髒和人工心髒費用還低。裡斯多普·麥格雷戈是豬心髒的知名推動者,早在3年前就預測到豬心髒将很快用在人身上。他還表示,從确定移植到培育出符合要求的豬心髒,最短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将大幅緩解心髒短缺的緊張局面。
2018年《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重磅文章,作者為德國慕尼黑大學的Bruno Reichart團隊,該團隊将一顆豬心成功移植到了狒狒體内,手術後狒狒活了195天。實驗複盤後專家表示,如果豬的心髒經過免疫處理,手術再細緻一些,狒狒可活得更長。2019年,美國把一顆經過基因編譯的豬心移植到了猴子身上!
豬心髒移植的另一個難點技術是基因編譯,這方面美國eGenesis公司走在前面。豬心和人體有天然的免疫排斥,這就是開篇進行10處基因修改的原因。eGenesis公司采用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
操作過程有點類似電腦上的複制、粘貼,通過“剪切和粘貼”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機制來編輯基因組,前提是基因庫要足夠地充分、強大,知道每個基因所對應的具體功能。
我國在心髒研究方面也走在第一梯隊,未來既有機會,也有挑戰!
原創:博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