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鳳頭的傳說

關于鳳頭的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0:25:55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台了!野生動物進城的消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着衆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了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彙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通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将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一起來認識 鳳頭麥雞。

關于鳳頭的傳說(秘境之眼人類之友)1

像“天線寶寶”

鳳頭麥雞又稱田凫,雖然名字帶“雞”,但它和家禽雞關系不大,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濕地水鳥。

鳳頭麥雞頭戴鳳冠、身披彩衣、腳蹬紅靴,舉止間顯高雅與華貴。有人誇它“鳳頭搖曳若旌旗”,有人贊它“綠錦絨雲做彩衣”。它們的頭頂有像角一樣的黑色羽冠,像是“天線寶寶”,背部和肩部是暗綠色,上胸部是黑色,下胸部和腹部是白色,在野外辨識度很高。

雄性鳳頭麥雞的體型要比雌性的大,雌雄鳳頭麥雞的區别在喉頸,雄性後頸暗褐色、頸側白色,喉和前頸黑色,雌性喉及頸為白色。

鳳頭麥雞在中國分布廣泛,除了西藏地區鮮見,其他省份幾乎都能看到其身影。ICUN紅色名錄将其評級為近危。

典型“吃貨”

鳳頭麥雞常栖息在濕地、水塘、水渠、沼澤等地,有時也遠離水域,到農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區。外表精緻的它們生活上卻不太講究,它們的巢常常很潦草簡陋,建在水域附近的旱地或草地,多利用地面凹陷處扒出淺坑當巢,巢内沒有鋪墊或隻簡單地鋪幾根草莖。

雖然體型小,鳳頭麥雞卻是典型的“吃貨”,不僅吃各種昆蟲,還能夠活吞一些體型不太大的無脊椎動物和蛙類。

它們是真正的益鳥,對保護農業生産意義重大。鳳頭麥雞愛吃蝗蟲,存在的地區不容易蝗蟲泛濫,其他的農業害蟲也逃不過它們的“鐵嘴”。

鳳頭麥雞的鳴叫聲很特别,聽起來就像是在撒嬌。

“模範父母”

鳳頭麥雞的繁殖期是5月到7月,每窩産3到5枚卵。雌鳥産下蛋之後,由雌鳥和雄鳥輪流孵化。

鳳頭麥雞是“模範父母”、護崽高手。一旦遇到掠食者,為了保護巢或雛鳥不受傷害,它們會在空中不停地飛行鳴叫,把自己暴露出去吸引掠食者注意,有時還會假裝拖着一隻受傷翅膀從而将掠食者引開鳥巢,這種行為稱為拟傷。

鳳頭麥雞經常群體活動,一個群體的成員大緻有10至100隻。它們非常善于飛行,但飛行的速度很慢,而且也不規矩,經常在空中上下翻飛。

采寫:白雪

美編:曹家瑞

圖片:鄒維明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