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的刻有長篇記事蔔辭的甲骨 李韻攝/光明圖片
山西陶寺遺址出土的銅璧形器 李韻攝/光明圖片
二裡頭遺址出土的圓餅紋青銅斝 李韻攝/光明圖片
良渚遺址出土的玉琮 李韻攝/光明圖片
鄭州大河村出土仰韶文化的彩陶雙連壺 李韻攝/光明圖片
【業界新視角】
●文明誕生“三要素”并非普适絕對标準
●古代的中華文明要素分為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環境生态等不同方面
●中華文明的一些重要因素早在一萬多年前已經出現
●距今5300年至5000年前後,我國出現了第一個國家文明——良渚文明
考古學視野下的“文明”誕生
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學核心學術任務之一。中國考古學界、曆史學界及相關學術界為中華文明的起源、誕生、發展的研究做了百年探索,貢獻極大。
國際考古學視野下的“文明”誕生于何時呢?頂多是5000多年前,“文明”才在地球上局部地域出現,如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中國的黃河與長江流域等。為此我們把幾個世界原生文明稱為古蘇美爾—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文明。
20世紀90年代之前,依據兩河流域國家文明和古埃及國家文明出現的特征,國際學術界主流觀點認為:文字、冶金術和城市為文明誕生的标準,稱之為“文明三要素”。随着考古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如果以這樣的标準,中國到了距今3400年-3100年間的商代殷墟“甲骨文”出現時才能稱之為“文明”。有學者指出: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沒有冶金術,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圖案也未被認可為文字。由此可見,文明誕生“三要素”并非普适絕對标準。為此,業界對“文明”誕生的判斷标準産生了質疑,這才會出現考古學視野下“文明多樣性”問題的讨論。
“文明”的定義與内涵
廣義的“文明”與“文化”同義,指人類在曆史上創造的物質文明、制度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又特指人類的精神文明。但本文讨論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文明”,是指人類在數百萬年發展中最終形成并延續至今的一種高級社會形态和成果。根據恩格斯“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的觀點,它以國家形态出現并以構成國家形态的各種文明要素為核心内涵。我們結合中國當代“五位一體”的文明形态及考慮到中華文明的連續發展特征,也将古代的中華文明要素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以及環境生态等不同方面。對支撐一種國家文明的要素系統而言,它們缺一不可。
為什麼要将國家的出現視為人類文明的核心内涵,主要因為它是人類數百萬年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國家誕生前的數百萬年,人類社會是完全依靠血緣關系而存在和運行;國家誕生後的5000多年來,人類社會主要是依賴國家政治治理而存在和運行,政治性是文明的核心要素。為此我們認為,國家既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高級治理方式。
中華文明各要素的起源
文明的誕生經曆過漫長的曆程,中華文明是獨立起源的内生性文明,依上所言,中華文明起源的考古學探索,首先是中華文明各要素的起源探索。
一是物質文明要素起源,人類第一代原生文明一般稱之為“農業文明”,這是因為農業經濟及建立在分工基礎上的多種手工業經濟是支撐國家文明生存的經濟基礎與物質保障。為此,中華文明中的物質文明要素起源可以追溯到約1萬年前左右,包括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和黃河流域的旱作農業。
二是政治文明要素起源,涉及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現、父權制和私有制的出現、貧富分化、階層和階級的産生、公共權力與權勢者的出現等。目前一般認為這些要素大概出現在距今6000年-5300年間,如崧澤文化時期、仰韶文化中期、紅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等。
三是精神文明要素起源,包括藝術、文字、禮儀思想、宗教思想、科學思想等。距今9000年-10000年間的上山文化、8000多年前的彭頭山文化、高廟文化、賈湖文化、跨湖橋文化等,都出現了造型藝術、音樂、繪畫、雕塑、刻劃符号甚至文字萌芽,以及聚落與建築規劃等;7000年前左右,在精神文明方面已經有了更多豐富成就;6000年前左右,“以玉為禮”“祭壇”等禮制符号系統不斷豐富,敬天、法祖、崇龍的思想特征大體成型,紅山文化、崧澤文化、淩家灘文化、仰韶文化等是這方面的代表。
四是社會文明要素方面,10000年前左右出現較成熟的鄉村社會,6000多年前出現城市社會與鄉村社會的分離、權力性建築空間、男性社會與女性社會的不平等、少數暴力緻死現象、權力符号系統及各種社會複雜化現象。
五是在人地關系要素方面,從9000年前左右開始,人們對生産、生活土地的選擇逐漸精準化,不斷開發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木材資源、玉石礦藏資源、水力資源等,在飲食、衣着、居住、交通等方面,體現出不同族群在不同自然地域于文化方面的創造性和彼此之間的互動性。
以上不同文明要素從一萬年前左右開始,經過5000年左右的持續發展和累積升華,逐漸彙聚成文明的磅礴力量,在5000多年前,終于突破百萬年原始血緣社會的慣性和制約,在長江中下遊、黃河中下遊等不同區域建立了最初的地域性初期國家文明,如良渚文明、石家河文明、大汶口文明、陶寺文明、石峁文明等地域性文明。
從良渚到陶寺——中華文明誕生的标志
2002年春開始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重大成果,就是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文明誕生五千多年”這一曆史性結論。
中華文明的一些重要因素早在一萬多年前已經出現,到5500年前左右,已經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各要素及人地關系方面發展到較高水平,農業和手工業發展,财富積累,社會分工日漸複雜,人口數量與聚落不斷增加;城市數量日漸增多并出現區域中心城市,都、邑、聚的城鄉聚落分層結構形成;少數人占有大量财富并形成權勢階層;包括禮制在内的精神文化不斷豐富,出現跨族群跨文化的社會流動。到5300年至5000年前左右,在長江下遊的太湖平原南部,終于出現了第一個國家文明——良渚文明。這個地域性國家文明擁有三層城垣環繞的都城、建設在人工高台上的王宮、最早的“太倉”、玉禮系統、制玉制石制陶制漆等國家官營手工業經濟系統、觀象授時系統、發達的水利系統和農田耕作系統、祭壇式王陵、“國民”精神符号系統甚至早期文字等。其統治區域可能是整個太湖平原地區乃至甯紹平原一帶。良渚國家文明延續了大約1000年。
就在良渚文明誕生後不久,長江中遊也出現了屈家嶺文明,黃河中遊出現了陶寺文明、石峁文明、河南龍山文明,淮河流域和濟水流域出現了大汶口文明、山東龍山文明等地域性文明。這些中華大地上出現的初期國家文明既是各個地域文化連續萬年發展的結果,也是彼此間在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等各種文明要素不斷交流提升中創造而成。
初生的中華文明保存着血緣與地緣的有機結合,構建了“家國一體”“法祖尊賢”的最初形态,通過天文觀測和農時季節的有機結合創造了“天人合一”“敬天禮神”的思維模式,通過族群内部分工和協調奠定了“仁政德治”“民惟邦本”的政治思想,通過跨族群跨文明互動與交流生成了“協和萬邦”、多樣共生的文明間和平交往的理念;在經濟方面,形成了由國家控制的農業、高技術和官營手工業,即最初的“公田”“工商食官”體制及公共水利工程形态等。我們不否認中華早期文明時代存在暴力、戰争、階級沖突,但從總體上看,良渚文明、屈家嶺—石家河文明等的衰亡并不是戰争的結果。
在距今4400年前後,中國大多數區域性文明進入衰亡期,而中原夏文明卻從龍山文明時代進入到屬于自己獨尊的時代,從蚌埠禹會村、登封王城崗,到新密新砦,再到偃師二裡頭,一個涉及淮河流域并立足黃河中遊伊洛河流域——即後來稱為“天下之中”的地方,建立了中國最初的廣域性“王國”,中華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它開啟了中國乃至東亞文明的“青銅時代”。考古學家發現的二裡頭遺址以及二裡頭文化便是這一文明的具體實證。
從二裡頭夏都王宮,到偃師商城王宮、安陽洹北商城王宮,其功能布局一脈相承,即左祖廟、右王宮的結構,突出表現了華夏文明“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在此過程中,華夏文明的另一重大成果——成熟的甲骨文系統亦即後來的漢字系統也在中原誕生。此後,繼承夏商文明的西周文明把中華文明帶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以“封邦建國”和“禮儀文明”為特征的統一國家階段,這也為日後秦朝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建立開辟了先河。
(作者:賀雲翺,系南京大學曆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
來源: 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