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季,學校都會給學生一式三份的三方協議(樣式如下),顧名思義,三方代表着你自己、學校和用人單位這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但要明确,三方協議不等于就業合同,其有效期為簽約日至報到日,也就是說,當畢業生去單位報到後三方協議就作廢了,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着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畢業生也就失去了應屆畢業生的身份。
三方協議樣式展示,圖片來源于百度,侵删
簽訂注意事項一、簽約時一定要注意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公章一緻,填寫内容無錯誤等細節問題,嚴格按照規定步驟進行;
二、明确試用期時間以及違約金額,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違約金不超過5000元。技巧:找工作是雙方互相尋找合适人選,一切内容都可以談,有些人找工作隻是作為考研、考公務員等失利的後路,可以協商如果考上三方自動作廢,不需賠償違約金,用人單位通常都會同意。
三、三方協議代表學校的就業率,當下許多學校為了提高自身就業率,強迫學生必須簽到三方協議,否則不給畢業證等手段,找熟人或淘寶簽訂三方協議對學生是不利的,畢業生需慎重;
三方協議有什麼用?三方協議可以簡單理解成學校為未經社會的學生第一份工作提供保障,避免學生被騙。它最大的作用是給你一個應屆生的身份,畢業兩年内,三方協議在手裡才可以算作應屆生,如果簽訂了三方協議,哪怕還在校也不是應屆生的身份,在去單位報到之前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違約,賠償違約金,單位開具解約函,學生再拿解約函去學校換一份新的空白三方協議。
應屆生的身份對考國有企事業單位,私企大廠,以及公務員、銀行等職位優勢極其明顯,有些崗位限制了隻能應屆生報,而很多應屆生對國企、公務員等工作有很深的誤解而不屑應聘,導緻限制應屆生的崗位報考人數極少。特别說明,國企、公務員真的不是一份養老行業,相比看似光鮮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螺絲釘式的工作,它更能讓你實現自身價值,2020年疫情對各個行業影響巨大,公務員工作優勢盡顯,希望畢業生認真思考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早日實現自己的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