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3:57:41

8代車型,超過3500萬台的銷量,今天我們簡單聊聊大衆高爾夫在過去45年的進化史。

尋找甲殼蟲接班人

大衆早在50年代就開始研發替代甲殼蟲的全新車型。所有關于新車的研發項目名稱都以“EA”開頭,是德語開發任務的縮寫。在50、60年代,保時捷依舊為大衆提供設計建議、Pininfarina和大衆有過合作,大衆也取得了Auto Union的控制權,但他們始終找不到甲殼蟲的最佳接班人。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

危機在1972年來臨。歐寶超越大衆,成為了德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而大衆在德國國内的汽車市場份額,由1960年的45%下滑到1972年的20%出頭。Rudolf le是時任大衆汽車的總經理,在談到大衆汽車的情況時,他說:“大衆汽車的全球形勢比我們曾經想象的更為嚴峻——簡單地說,我們正在應對一個在全球擁有超過22萬名員工的龐大集團的生存……

如果沒有高爾夫,說不定大衆在70年代就寶沃化了……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

我們把時間往回撥一撥。1970年,Giugiaro被邀請到沃爾夫斯堡參與開發EA337項目。客戶需求——兩廂車,提供三門和五門版本,規定基本尺寸和動力總成。Giugiaro的設計體現了他标志性的“折紙”風格,強調尖角和平面。新車有幾個備選名字,包括了“Blizzard”、“Caribe”以及“Golf”。

GOLF MK I(1974-1983):先驅者

Golf擊敗了其他選項,成為了大衆新車的名字。首批高爾夫于1974年3月在沃爾夫斯堡下線,同年5月開始銷售。幾十年來,甲殼蟲一直用它的後置引擎和後輪驅動占據着汽車的主導地位——高爾夫象征着前置引擎和前輪驅動的時代的到來。不過在高爾夫面世之前,大衆已經推出了帕薩特和Scirocco,同樣由喬治亞羅設計的前置前驅車型。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

要取代已經生産了2150萬輛的甲殼蟲成為新的國民車并不容易。事實證明,和甲殼蟲相比,高爾夫空間更大更實用、更現代化、更安全。傾斜的引擎蓋和大尺寸的尾窗保證了高爾夫良好的視野,這些設計元素也被保留至今。1976年10月,第100萬輛高爾夫下線,大衆的開發任務計劃,到了編号337,終于成功。

從1974年到1983年,包括三箱車型Jetta合并統計,初代高爾夫在全世界五大洲均含有銷售,一共賣出了699萬輛。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

1974 大衆高爾夫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6

1976 第100萬輛高爾夫下線/首款高爾夫GTI上市/首款柴油高爾夫上市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7

1978 第200萬輛高爾夫下線/以Rabbit之名進入美國市場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8

1979 第300萬輛高爾夫下線/首款敞篷版高爾夫上市/以Caddy的名義推出箱貨版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9

1982 第500萬輛高爾夫下線/增加渦輪增壓柴油GTD車型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0

1983 第一代車型結束在西歐的生産

GOLF MK II(1983-1991):完善概念

1974年,高爾夫是汽車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前輪驅動掀背車。在十年内,幾乎所有主流制造商都推出了類似高爾夫的家庭掀背車。福特推出了 Escort MK3,通用汽車将這一概念應用于歐寶Kadett(Vauxhall Astra),标緻有309,菲亞特、雷諾和沃爾沃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進入了小型家庭掀背車市場。除此以外,掀背車在歐洲以外也很流行,尤其在日本。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1

1983年,第二代高爾夫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德國暢銷書作家弗洛裡安·伊利斯(Florian Illies)創造了“新一代高爾夫”(Golf generation)這個概念,他本人正是用高爾夫學會了駕駛。在此之前,人們以型号來區别高爾夫,第一代是Type 17,第二代則是19E。

第二代高爾夫車長增加了170毫米(3.99米),車寬增加了55毫米(1.42米)。盡管新一代高爾夫的體積已經大了很多,但大衆還是能夠顯著改善空氣動力學性能,風阻系數從0.42降到了0.34。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2

第二代高爾夫帶來了許多新的技術基準。這一代高爾夫配備了三元催化器(1984)、防抱死制動系統(1986),動力轉向系統,四驅系統,四氣門技術發動機(1986)。在1988年,高爾夫的總産量突破了1000萬輛。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3

第二代高爾夫的生産在1991年完結,總共售出了630萬輛。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4

1983 第二代大衆高爾夫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5

1984 第二代高爾夫GTI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6

1985 第700萬輛高爾夫下線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7

1986 GTI配備四氣門發動機/ GT syncro車型配備ABS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8

1988 Rallye Golf G60亮相/第1000萬輛高爾夫下線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19

1990 第100萬台GTI下線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0

1991 Mosel工廠開始生産高爾夫/西歐市場停産,總計630萬台

GOLF MK III(1991-1996):安全新時代

大衆第三代高爾夫于1991年8月在歐洲推出,北美則因為墨西哥工廠的品控問題延誤到了1994年才正式上市。Mk3的關鍵詞——安全。車身設計的巨大進步顯著改善了碰撞性能,同時安全氣囊開始出現在高爾夫上。通過高爾夫Mk3,大衆普及了被動安全,它提供的改進保護使許多人受益。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1

在西歐市場停産時,第三代高爾夫總共生産了483萬輛。而它的敞篷型号一直生産到2002年,直到被“複活”的新甲殼蟲敞篷車所取代,這是一種循環。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2

1991第三代大衆高爾夫亮相/VR6六缸發動機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3

1992 司機和前排乘客安全氣囊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4

1993 高爾夫旅行版/高爾夫敞篷版亮相/高爾夫第一台渦輪增壓柴油直噴發動機(TDI)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5

1994第1500萬輛高爾夫下線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6

1996 ABS成為所有高爾夫的标準配置/選裝側安全氣囊/Mk3停産,總銷量483萬輛

GOLF MK IV(1997-2003):歡迎來到中國

第四代高爾夫于1997年10月上市。Mk4是一款經過深思熟慮的産品,旨在将大衆高爾夫系列進一步推向高端市場,擁有高質量的内飾和更高的配置。它的設計由時任大衆首席設計師Hartmut Warkuß主導,以“時尚 複古”的思維呈現了第四代高爾夫。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7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和制動輔助系統是第四代高爾夫革命性的配置。1999年,ESC成為德國汽車制造的強制标準配置。2001年,高爾夫再次成為歐洲最暢銷的汽車,不過在随後的一年敗給了标緻206。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8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這一代高爾夫第一次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生産。同樣是基于這一代車型,當初被高爾夫取代的甲殼蟲重新歸來。

第四代高爾夫于2003年在西歐停産,總銷量499萬輛。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29

1997 第四代大衆高爾夫亮相/4 Motions四驅系統/彩色中控屏/導航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0

1998 可選裝電子穩定控制系統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1

1999 第一輛6速手動變速箱的高爾夫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2

2001 新款GTI紀念GTI誕生25周年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3

2002 第一款汽油直噴(FSI)高爾夫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4

2002 高爾夫R32首次亮相,極速達到250公裡每小時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5

2003 DSG變速箱/Mk4停産,總銷量499萬輛

GOLF MK V(2003-2008):兼顧舒适與性能

第五代高爾夫在2003年推出。在北美市場,Rabbit這個名字獲得了重生。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6

雖然第五代高爾夫是許多人心目中最漂亮的一代,但它的口碑并非像以往一樣完全正面——因為奧迪A3的推出,這一代高爾夫的設計明顯比之前顯得廉價,特别是塑料後保險杠的吃相真是不太好看。不過在配置方面,這一代高爾夫車型上開始出現8氣囊、全新的多連杆後懸挂、氙氣大燈、雨水傳感器、全景天窗。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7

動力方面,渦輪增壓汽油第一次出現在高爾夫上。大衆還嘗試了新的車身形式Golf Plus 以及CrossGolf,Golf BlueMotion做到了百公裡4.5升的油耗。Mk5總計生産了340萬輛。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8

2003第五代大衆高爾夫亮相/多連杆後懸挂/電子助力轉向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39

2004年GTI與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回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0

2006雙渦輪增壓直噴汽油發動機/Golf Plus發布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1

2007 CrossGolf發布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2

2007 2500萬輛裡程碑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3

2008 Mk5停産,總銷量340萬輛

GOLF MK VI(2008-2012):最“稀有”的一代

第六代高爾夫于2008年巴黎車展發布。和第五代相比,它的平台沒有變化,依然采用了PQ35平台。Mk6由大衆汽車首席設計師Walter de'Silva設計。在批評Mk5高爾夫的内飾質量低于Mk4之後,大衆選擇全面革新高爾夫的内飾,以達到Mk4時期的口碑,同時又保持與Mk5相同的用戶友好度。這款車的制造成本比上一代便宜,大衆希望控制高爾夫的價格。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4

在2009年,這一代大衆高爾夫被評選為當年的世界年度車。安全性是Mk6的賣點。它在2012年獲得了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Top Safety評價,EuroNCAP也是摘得五星。此外,大量的輔助系統、主動安全配置和更高效的動力系統開始出現。

因為生産周期不長,第六代高爾夫總共産量“隻有”285萬台。這也是迄今為止,最“珍稀”的一代高爾夫。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5

2008 第四代大衆高爾夫亮相/ACC/動态轉彎燈/自适應底盤控制/無鑰匙啟動/觸控中控屏/倒車影像/啟停系統/泊車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6

2009 新款高爾夫旅行車/新款GTI/高爾夫GTD回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7

2010 第三代高爾夫R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8

2011 第四代高爾夫敞篷版/GTI 35周年紀念版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49

2012 Mk5停産,總銷量285萬輛

GOLF MK VII(2012-2019):輕量化

前六代高爾夫一共累計售出了2930萬輛。第七代高爾夫在2012年9月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與第六代相比,它使用了全新的MQB平台,車身尺寸再次加大,但車重減輕了100公斤。當時和現在擔任大衆首席設計師的克勞斯·比肖夫(Klaus Bischoff)評價這一代高爾夫非常純粹。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0

第七代高爾夫出現了大量的衍生車型以及賽車車型。Mk7的多樣性、先進技術和外觀确實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直至今日它依舊在生産,總産量超過了600萬輛,是曆代高爾夫累計最暢銷的三代産品之一。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1

2012 第七代大衆高爾夫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2

2013 新款高爾夫4MOTION/GTI/GTD/旅行版/R 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3

2014 高爾夫四十周年紀念/純電動e-Golf/插電式混合動力GTE/R旅行版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4

2016 大衆在紐伯格林慶祝GTI四十周年,順便用GTI Clubsport 刷了個前驅最快圈速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5

2017 高爾夫Sportsvan亮相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6

2018 GTI TCR 概念車亮相Wörthersee聚會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7

2019 高爾夫GTI TCR發布

GOLF MK VIII(2019-):未來是誰的?

高爾夫迎來了第八代。當年取代了甲殼蟲成為了國民車的高爾夫,現在面對着後輩ID.3。是順利交棒還是電動車Too Young,後續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

大衆高爾夫的進化史(大衆高爾夫編年簡史)5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