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全育人建議

三全育人建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3:04:53

三全育人建議(堅持立德樹人實現)1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黨的十九大以來,聚焦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指導建設32家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培育建設20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40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大力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全育人”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局面。高校要将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着力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聖使命。

1、“三全育人”的出發點是培養人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并強調,“我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标。”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學生要價值觀端正、知識豐富、能力全面。價值觀端正,強調學生要用好知識。高校要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有效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讓他們用智慧和能力服務于國家、民族和人民,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知識豐富,強調學生要儲備必要的知識。人總是用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掌握的知識越多,越能把握世界的豐富性,因此,要不斷提升知識傳授的寬度和廣度,讓學生用哲學的、科學的、藝術的、曆史的等等多種方式把握世界,不斷提升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能力全面,強調學生要會運用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不是做兩腳書櫥,而是要激活知識,将知識轉化為思想智慧、外化為行動能力,具備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多年來,東北大學遵循“教育英才”的辦學宗旨,大力實施“育心鑄才”工程,努力讓人才培養落地生根。“育心”着眼于“成人”教育,讓廣大青年學生以理想信念為根基,成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者”,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鑄才”着眼于“成才”教育,旨在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機制和教學方式改革,創建多元、普惠、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以知識傳授為基礎環節,以能力培養為關鍵環節,以價值觀塑造為根本環節,節節貫通、齊頭并進的人才培養鍊條。

2、“三全育人”的中心在“育”

教育不是工業生産線,人才不是工業産品,不能走統一工藝、統一規格的批量生産道路。“育”是要樹立培育“生長品”的生态思維。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陶行知先生認為,“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别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高校要成為育人的沃土,為人才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高校要從“教”走向“育”,構建育人新模式,營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一方面,要聚焦學生,科學把握大學生的特點,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因材施教、深耕細作,摒棄“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實現“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要将最優質的資源配置給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選擇的教育,讓學生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育功效。另一方面,要聚焦教師,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教師素質結構,堅持專業素養、職業素養、政治素養、人格素養一體化發展,讓廣大教師做到教學與科研兼顧、教書與育人兼顧、信道與傳道兼顧、立己德與樹人德兼顧,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近年來,東北大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職工為主導,奮力寫好新時代一流人才培養的“奮進之筆”。學校啟動《東北大學本科卓越教育行動計劃》,實施“豐學拓展計劃”“本科教學基礎工程”,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上升;全面構築“問題導向、經典品讀、學理優先、實踐育人”的思政教學模式,構建“一五一十”思政文化育人一體化平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強磁場效應。學校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發展、青年教師選拔培養等體制機制,充分挖掘學術潛力、釋放學術活力、增強學術動力;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構建理論教育、品牌活動、正向激勵有機融合的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打造青年骨幹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坊、青年教職工“四個一”等教育品牌,促進教職工綜合素質與能力全面提升。

3、“三全育人”的重心在“全”

“全員育人”,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育人者”,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履行育人之責、産生育人之效,實現育人無不盡責。“全程育人”,要求将立德樹人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實現育人無時不有。“全方位育人”,要求将立德樹人覆蓋到課上課下、網上網下、校内校外,實現育人無處不在。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一是在教育主體上從“單”轉向“全”。育人工作是高校全體教職工與生俱來的“天職”“本職”,充分挖掘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管理幹部等多個崗位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職能貫穿其工作始終,實現“教”與“育”、“管”與“育”、“服”與“育”的融合貫通。二是在育人過程上從“分”轉向“合”。育人工作具有整體性,要從“條塊分割”轉向“協同配合”,将育人工作貫穿到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各階段,覆蓋到全校各班級,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以“六個下功夫”為着力點,即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推進教學、管理、服務等部門協同聯動,挖掘育人元素、建立責任清單、強化工作舉措,共唱育人“合奏曲”;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與各學科特别是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融合、交叉,推進思想政治工作與黨建工作充分結合,彙聚協同育人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在育人空間上從“點”轉向“體”。育人工作要實現由“點”到“線”、聚“面”成“體”,實現“面”“面”俱到、多“體”聯動,推進知識體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學科有機滲透,讓思政課程和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建立網上網下正向互動的工作格局,促進網上網下兩個教育場的銜接整合;大力推進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育人,提升豐富家庭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達到多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

2018年,東北大學入選教育部“三全育人”首批試點高校。學校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制定《東北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建設實施方案》,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學院部門各負其責,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育人體系。學校堅持“一體化構建”,将“三全育人”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一體化育人合力、一體化育人載體、一體化育人保障,構建起“三全育人”立體場域;堅持“兩中心并重”,以師生為中心,優化内容供給、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載體,構築了師生成長發展共同體;堅持“十體系聯動”,構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實現了育人資源共享、育人力量彙聚。

(作者:熊曉梅 東北大學黨委書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