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單片機是一場苦旅,這在第一次面對複雜的燒錄界面的時候就會有深刻的感受,面對這麼多參數的界面,該如何讓自己苦心編寫的程序運行在單片機上呢?
本文要說的是在自學單片機時,所繞不開的一個關鍵詞“燒錄”。并不是“刻錄”啊,刻錄是以前的刻光盤,燒錄一般指卡帶,刻錄一般對光碟,刻和燒得不同點就是,刻使用光頭。
相信很多電子行業的朋友經常會和【IC燒錄】打交道,特别是一些做貿易的公司可能最怕遇到芯片上面被做過标記,因為這就意味着這些芯片被燒錄過了。
簡單來說,程序燒錄就是把原程序經編譯處理後加載到計算機中,讓計算機執行你編寫的程序,例如單片機程序燒錄的時候是加載.hex文件,儲存在單片機中,開機就能實現所寫的程序了,簡單的說就是讓微型計算機開機能執行你的程序的過程就是程序燒錄。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随機存儲器RAM、隻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拟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将程序“搬運”到芯片内部存儲空間的過程叫【燒錄】。
集成電路闆是靠專門的技術人員把電路燒錄上去的,從事這個工作的技術人員就是IC燒錄員。
IC燒錄員就是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燒錄員,做往單片機及各種可編程微控制芯片上燒錄程序的工作,比如往MP3播放器芯片裡面燒錄固件等。
其實:不是所有的IC都可以燒錄,隻有存儲器才可以【燒錄】。
但現在很多單片機已經集成程序存儲器,故單片機也可以【燒錄】。
存儲器内部是有很多很多的MOS管組成,MOS管的栅極的電壓充了電是很難釋放的(最高保存10年以上),也就是MOS管的栅極的電壓是記憶功能的。
單片機工作時首先是讀取程序存儲器的數據,然後是完全按照程序數據來工作的;當給單片機内存儲器燒錄不同的程序,單片機工作就不相同。
燒錄方式一般分為離線燒錄和在線燒錄。
離線燒錄:通過适配器和不同封裝的芯片連接,芯片與适配器搭配使用才能實現程序的燒錄。适配器的本質類似于一種精密夾具,不同封裝的芯片需要配合不同的适配座。
如果生産測試時出現錯誤,進行生産回溯重新修正,就需要把芯片從适配器上拆卸下來,重新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燒錄,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較高。
在線燒錄:在線燒錄使用的是芯片的标準通信總線,如USB、SWD、JTAG、UART等,接口一般是固定的,燒錄時所需要連接的腳位也很少。由于接口通信速率并不高,采用一般的線材即可完成燒錄,不會産生高消耗。
在線燒錄是通過線材連接來進行程序燒錄的,如果生産測試的時候發現出錯了,立即可以對出錯的PCBA進行回溯,重新進行燒錄即可,無需拆卸芯片。不僅節省生産成本,而且增加了燒錄的效率。
另外,是不是所有的芯片去市場買回來都要燒錄過才能使用呀?一般,集成電路的IC大概分固化和可擦寫還有一次性寫入三種,例如你手機裡的儲存IC(機載内存)就是可擦寫IC,路由器和全部機頂盒裡都有個八腳的IC,也是可擦寫的。
說的幹脆一點:凡是能升級刷新的電子設備,都有可擦寫芯片在裡面,電子市場買回來的可擦寫IC通常都是無數據的初始狀态,也有按客戶要求刷好了固件信息的芯片,主要是看你需要哪一類的數據信息,購買時建議與賣家詳細說明溝通,并且拍高清原件與需購買商品做個比較,以确保能買到适宜的産品!
那麼,怎麼判别IC是否燒錄過呢?
IC是否燒錄過,首先要去從内部結構來看的話,通過燒錄器檢查IC是否有被燒錄過。
第一,通過空白檢查,如果燒錄過的IC,客戶沒有清除過,它裡邊還會殘留一些資料,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IC是否有被燒錄過。
第二,通過外觀檢測,IC是否有焊過錫,客戶有時候會做一些标記點,就是打一些顔色标識,從外觀上去辨别IC是否有被燒錄過。
第三,查看一下IC的生産周期,它是在哪個時間段生産的,一般來講,IC的生産周期是按周來計算的,我們可以查看一下IC上面标記的它是哪一年或者是第幾周生産的。
檢查IC時,如果客戶清除過,而且它的外觀又是很新,這個就比較難确定了。如果IC的外觀又好又空白,隻要IC的功能好,也就不用去太在意了,一般客戶燒錄為了區别不同版本的IC,他們是會在IC上面打點。
本文部分内容為網摘,有見解不全面的地方,還請這方面的大神給予以指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