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轎跑車是不少年輕人的心儀車型,随着終端售價不斷下探,它已經離普通百姓越來越近;在市場上,進口德系豪華中級雙門轎跑車的官方售價已經低至40萬元以内,如35.98萬元起的寶馬4系、34.68萬元起的奔馳C級轎跑車等。對于那些喜歡轎跑車、購車預算40萬元以内的年輕人,上市兩款大牌跑車該如何選擇,小貓給您簡單對比一下。
從誕生時間來看,奔馳C級轎跑和寶馬4系都進入到生命周期末端,前者于2015年9月正式發布,後者首次亮相時間為2013年8月;雖然服役時間都不短,但奔馳和寶馬深入人心的豪華品牌形象,讓它們依然可以獲得目标客戶青睐。
奔馳C級轎跑前臉與轎車版基本相同,鑽石中網和貫穿中網的粗壯鍍鉻裝飾條讓前臉看起來極具沖擊力;全LED大燈提升了科技感且照明效果非常不錯。車身側面是标準轎跑風格,兩道腰線性感十足,B柱之後車窗被嚴重壓縮是它相比轎車版的最大不同。與C級轎車完全不同的車尾讓人過目不忘,采用與S級轎跑車相似的扁平化設計;尾箱末端向上凸起,以提升空氣動力學,這也是運動車常用設計。
寶馬4系前臉設計與上一代3系相同,雙腎進氣格栅和開眼角大燈是其标志性設計。車身側面用優雅的線條诠釋了寶馬對動感的理解,從前輪毂貫穿至後尾燈的腰線,增添了幾分硬朗。車尾線條豐富,尾燈造型與3系GT相似度很高。
内飾設計方面,奔馳C級轎跑與C級轎車相似度很高,雖然少了幾分新鮮感,但質感和觸感都非常不錯,隻是給人感覺有些動感不足。4系内飾設計照搬上一代3系,雖然服役時間不短,但看起來并不過時,銀色裝飾闆與黑色内飾形成強烈反差,視覺效果非常不錯;金屬質感換擋撥片進一步提升了戰鬥氣息。
車身尺寸方面,奔馳C級轎跑的長寬高分别為4698mm、1810mm、1408mm,軸距2840mm;寶馬4系為4670mm、1825mm、1387mm和2810mm;C級轎跑在軸距和車身高度上占優。
空間不是轎跑車目标客戶的剛需,他們對後排要求不高,能滿足短途應急需求就好。身高1.8米成年人落座C級轎跑前排,頭部空間餘量在三指以上;落後後排頭部和腿部基本沒有餘量,但舒适度可以接受。進入寶馬4系前排落座,頭部空間餘量在兩指左右;進入後排落座,頭部空間基本餘量,腿部空間餘量在一拳以上。就整體空間表現來看,4系要好于C級轎跑,但這并不會過多影響到消費者的最終選擇。
動力系統方面,C級轎跑入門級車型在40萬元以下車型有C200和C260兩種動力,都采用1.5T發動機,不同之處是C260配備48V輕混系統,考慮到它們價格僅相差1.4萬元,小貓推薦C260車型,其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80Nm,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寶馬425i采用2.0T發動機 8速自動變速箱的組合,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270Nm,相比C260低10Nm,但其0~100km/h加速成績要優于C260,為7.5s,後者為7.7s。
底盤方面,奔馳C級轎跑為四輪多連杆式獨立懸架,寶馬4系為前雙球節彈簧減振支柱前橋、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有四驅車型提供是C級轎跑的優勢,而4系則均為前置後驅。
奔馳C260轎跑
寶馬425i
雖然奔馳C260轎跑和寶馬425i M運動套裝一個是次低配車型一個是入門版車型,但豪華中級車轎跑的定位讓它們配置水平都不低。兩款車都可以提供的配置包括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前/後排頭部氣囊、胎壓監測、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疲勞駕駛提示、前/後駐車雷達、倒車影像、定速巡航、上坡輔助、發動機啟停、電動天窗、無鑰匙啟動、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換擋、全液晶儀表盤、主/副駕駛座電動調節、主駕駛座電動記憶、GPS導航、LED大燈/日間行車燈、自動防炫目内外後視鏡、後視鏡電動加熱/折疊/記憶/倒車下翻、雨量感應式雨刷、分區自動空調、後座出風口等。
奔馳C260轎跑
配置差異方面,C260的優勢是多出膝部氣囊、主動刹車、自動泊車、遠程啟動、手機無線充電、語音識别控制系統、車内PM2.5過濾裝置。全景天窗等;425i的優勢是多出LED前霧燈、行李廂12V電源接口、車聯網等;在配置水平方面C260要更有優勢。
小貓心藍觀點:雖然是兩款來自知名豪華品牌的中級轎跑車,但奔馳C級和寶馬4系的價格都不算離譜;C260的優勢是在價格接近情況下配置水平更高,其短闆是僅采用1.5T發動機,雖然有48V系統助力且加速不差,但依然讓不少消費者有些心裡不爽;425i的優勢在于後排空間表現更好,且寶馬在操控性、駕駛樂趣方面表現出衆,并采用2.0T發動機。上述兩款車該如何選擇?小貓認為若您看重配置水平,那C260值得出手;若更在乎操控性,425i是更好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