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19:40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機房資源标識規範)1

掃碼查詢

為加強機房維護管理和資源管理,規範标識,使設備維護、線路維護、資源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為日常維護、應急調度、障礙查修提供快速、方便、準确的資源信息,特制定本規範。

一、 範圍

1、 機房标識;

2、 公共機架标識:MDF、DDF、ODF、ODM、MDM、DDM銘條等;

3、 電源:電源櫃、電源線标識;

4、 尾纖及紮線标識:設備側、線路側、設備之間标識、其它情況;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機房資源标識規範)2

二、 定義

1、 機房分區:表示機櫃(機架)在機房中位置,以 N、S、W、E、L、R 表示北、南、西、東、左、右幾個分區,未劃分區的機房可以缺省;

2、 機列号:表示機櫃(機架)在機房中位置,從01 開始編制;

3、 機架号:表示機櫃(機架)在機列中位置,從01 開始編制;注:有列頭櫃的機列,機架可從00開始編号。

4、 面:A 和B 分别表示機櫃的正反雙面,單面的機櫃可缺省;V和H分别表示MDF的直列面和橫列面,單面MDF可缺省;

三、 說明

1、 本規範綜合考慮了維護管理、資源管理、機方、線方等多方面要求,各分公司本着“先長途,後本地”的原則開展實施工作。

2、 按照“誰維護、誰負責标識”的原則,根據光纜維護一體化的維護界面劃定線方、機方的标識責任方。

3、 标識中涉及到的資源設施名稱和編碼,嚴格遵照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長途、本地網絡資源命名編碼規範。

4、 标識的制作和标貼不能違背機房整治的相關要求。

5、 标識一律采取打印方式,打印方式采用專門的标簽打印機。

6、 各本地網應遵循本規範,制定本地網具體現場标識方案,所有可選項在本地網内統一。

7、 尾纖顔色原則:線路側和設備側尾纖顔色必須區分。

a) 全省線路側尾纖統一為黃底黑字;

b) 應急調度尾纖全省統一為紅底黑字;

c) 對長途,設備側尾纖及架間跳纖全省統一為白底黑字;

d) 對本地,設備側尾纖及跳纖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選擇不同的顔色(黃色、紅色除外,本地網内統一);

8、 标識規格與字體大小根據機架機框的實際情況确定;建議中文選取黑體,英文選取Times New Roman。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機房資源标識規範)3

四、 機房、公共機架标識

1、 機房标識

a、格式

位置信息

局站信息

機房類型

序号

≤10

≤2(字符)

≤2

必選

必選

必選

機房編碼(必選)

說明:

①機房類型參照集團公司命名編碼規範内定義。

②機房标識貼于機房大門處,适合比例。

2、 MDF架标識

1) MDF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MDF

連接符

所屬分區

序号

=3

-

=1

≤3

=1

必選

可選

必選

可選

說明:V、H标識面,分别标識直列面、橫列面。

2) MDF橫直列

a、格式

位置信息

序号

=1

=2

可選

必選

說明:V、H分别表示直列面、橫列面;

3) MDM模塊

a、 格式

位置信息

MDM

序号

=3

=2

必選

必選

起止端号(必選)

使用情況(可選)

說明:使用情況可以為電纜編碼及線序、起始号碼段、起始用戶端口地址、DSL闆起止端口号、彈性号碼标識等信息。

3、 DDF架标識

1) DDF機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DDF

連接符

所屬分區

機列号

連接符

機架号

=3

-

=1

≤3

=1

=2

=1

必選

可選

必選

-

必選

可選

位置信息

DDF

連接符

所屬分區

序号

=3

-

=1

≤6

=1

必選

可選

必選

可選

2) DDM銘條

a、格式

DDF端口編碼

本端設備端口編碼

槽路/中繼名稱

電路名稱

使用情況或轉接點信息

對端DDF位置/對端設備端口編碼

可選

必選

可選

必選

可選

可選

說明:

①本端設備端口編碼:是指DDF端口所對應的本端設備端口的編碼。設備端口編碼可采用“(機架号 闆位号)/設備号 端口号”的格式,設備端口的編碼前的區域、子區域、局站、機房編碼可省略;

②槽路名稱:對于多次轉接,中轉站沒有落地的情況,如槽路名稱太長,占用相同高次群的電路槽道采用以下方式處理:

③中繼電路名稱:交換中繼電路的名稱,經過傳輸的中繼填傳輸電路名稱,經過光路的中繼填光路名稱。數據中繼電路名稱參照《數據電路名稱規範》說明。

④使用情況或轉接點信息:若傳輸側跳線對端是用戶終端設備、交換機,或者是交換、數據、移動等用戶DDF,則為中繼名稱,如:交換機模塊号、交換機端口号、移動基站名稱等用戶提供、最方便處理業務的标識;如果傳輸側跳線對端對應的是傳輸設備側DDF或傳輸設備端口(經DDF直接轉接),則為電路名稱或标注為“轉接電路”,這樣一看到兩行都是電路名稱或“轉接電路”标識就知道它是轉接電路。

⑤對側DDF端口編碼: 指跳線另側的DDF端口編碼,而不是對端機房的DDF端口編碼。若對端為設備端口,則為空,或者标明是設備及端口号。

4、 ODF架标識

1) ODF機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ODF

連接符

所屬分區

機列号

連接符

機架号

=3

-

=1

≤3

=1

≤2

=1

必選

可選

必選

-

必選

可選

位置信息

ODF

連接符

所屬分區

序号

=3

-

=1

≤6

=1

必選

可選

必選

可選

2) ODM

a、 格式

位置信息

ODM

序号

=3

=2

必選

必選

起止端号(必選)

使用情況(可選)

說明:使用情況為光纜編碼及芯序。

3) ODM面闆表

a、 格式

端口号

光纜名稱

纖芯号/纖芯總數

對端落地點

使用情況

使用局向

收發關系

可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可選

可選

可選

說明:

①光纜名稱:該纖芯所在光纜的名稱或編号;

②纖 芯 号:纖芯在光纜中的編号;

③對端落地點:線路對端落地所在的機房或光交接箱;

④使用情況:指占用該纖芯的設備名稱、系統名稱或客戶名稱等;

⑤局向:占用該纖芯的兩端設備所在區域或機房,中心局在前;

⑥收發關系:此條光纖是接收還是發送光信号,根據實際情況用漢字收、發分别表示;

⑦針對每個ODM制作一張表格,表格中的一個小方格對應ODM中的一個端口,貼在ODM旁便于查找核對的位置。小方格具體格式如下:

4) 光纖配線架内标識(由線方制作)

@左右結構的ODF架系統開放表

@内外(單元式)結構的ODF架系統開放表:

說明:

①.根據ODF類型不同,開放表格式不嚴格限定,但内容需包括以上全部必選信息。

②.開放表中必須标明對應光纜本端所有纖芯使用狀态(含本地網加芯),包括電信在用系統名稱及收發情況;軍隊、網通等在用系統及收發情況;軍隊、網通等空纖;未使用光纖是否可用(不可用的簡要說明原因);有光保護系統的說明被保護系統主(備)用及收發情況。具體寫法參見上表中舉例。

③.以上開放表格式主要用于長途光纜,本地網設備可作參考。

電子機房設計規範(機房資源标識規範)4

五、 電源

1、 電源櫃标識

a、格式

位置信息

LTG

連接符

所屬分區

連接符

A/D

機列号

連接符

機架号

=3

-

=1

(直流/交流)=1

≤3

=1

=2

=1

必選

可選

可選

必選

-

必選

可選

說明:

①此标識與同列A面機櫃标識朝向相同;

②列頭櫃一般都放在機列的最邊上,機架号可從00開始編号;

③列頭櫃标識屬性:同機櫃标識屬性;

④A/D表示直流和交流;

2、 電源線标識

a、格式

―――――

所屬設備

電壓類型

功能

工作線

設備機櫃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備用

工作地線

設備機櫃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備用工作地

保護地線

設備機櫃位置

+24、-24、-48、+48等

保護地

―――――

必選

可選

必選

說明:

①當一個設備電源線存在多個主備用時,從“1”開始編号;

②電源線标識屬性:顔色參照機房整治要求,也可采用在列頭櫃内面闆上粘貼電源線示意圖方式,要求示意圖必須與實際情況一緻。

3、 電源櫃開關标識

與電源線标識一緻,也可用對照表形式。

尾纖及紮線标識

4、 設備側

a、 格式

本端設備信息

對端設備信息

本端站點名稱

系統名稱/網元名稱/設備名稱/XDF編碼

闆位号

機盤名稱

端口号

收/發

使用情況

收/發

對端站點名稱

系統名稱/網元名稱/設備名稱/XDF編碼

闆位号

機盤名稱

端口号

必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必選

可選

說明:

①設備側尾纖采用白底黑字标識;

②由于有些設備機盤實際占用槽位與網管不一緻,有些設備機盤槽位按插闆類型排序等情況,造成“闆位号”有幾種表示方法,但無論采用哪種,應盡量與資源管理系統保持一緻。

③使用情況:根據專業不同可為槽路名稱、電路名稱、中繼名稱、模塊号、用戶号碼段、用戶端口地址等信息。

5、 設備之間

a、格式

本端端口信息

對端端口信息

系統名稱/網元名稱/設備名稱

闆位号

端口号

收/發

收/發

系統名稱/網元名稱/設備名稱

闆位号

端口号

必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可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使用情況(可選)

說明:

①設備之間連接存在收發關系的,該項必選。

②采用白底黑字标識。

③由于有些設備機盤實際占用槽位與網管不一緻,有些設備機盤槽位按插闆類型排序等情況,造成“闆位号”有幾種表示方法,但無論采用哪種,應盡量與資源管理系統保持一緻。

④使用情況:根據專業不同可為槽路名稱、電路名稱、中繼名稱、用戶号碼段等信息。

6、 架間跳接

a、格式

本端XDF位置

使用情況

對端XDF位置

必選

可選

必選

7、 線路側

a、格式

所屬光纜

本端站

分隔符

對端站

纖芯号

必選

必選

-

必選

必選

說明:線路側尾纖采用黃底黑字标識。

8、 其它情況

1) 應急調度尾纖

a、格式

本端ODF位置

對端ODF位置

應急調度纖芯号

必選

必選

必選

說明:

①.應急調度纖采用紅底黑字标識。

②.兩個方向的應急調纖在同一ODF架上時,标識上采用不同編号段加以區别;

③.當應急調度尾纖隻布放在同一個ODF架上時,其标識仍然按照上述規定格式,即“本端ODF位置”和“對端ODF位置”都打印同一個ODF編号。

2) 跳纖站ODF架間尾纖

a、 格式

所屬系統

對端XDF架信息

上遊站

下遊站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說明: 上下遊站是光盤所在站,不是光纜兩端站。

3) 光保護系統設備尾纖

a、 格式

本端設備信息

光保護系統信息

對端設備信息

本端站點名稱

系統名稱/網元名稱

闆位号

光口号

收/發

收/發

光保護系統簡稱(OPU)

光保護系統端口名

對端站點名

系統名

闆位号

光口号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須

可選

可選

可選

4) 光保護系統設備标識

a、 格式

光保護系統一般為插盤式,對每一個系統的一個方向用一塊插盤,3對尾纖實現保護,對應的3個端口都标有名稱(如主用收發、備用收發、設備收發)。

對每一塊插盤可在下方(或上方)對應處,貼上所保護的系統名、方向。即:

系統名

方向

必選

必選

5) 光保護系統尾纖

a、 格式

光保護系統尾纖标識:連接設備的尾纖與設備出纖一樣,與ODF連接的尾纖如下:

所屬系統

收/發

對端站

光保護系統主、備用

光纜名稱/纖芯号

ODF位置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可選

6) ODF與光保護系統連接的尾纖

a、 格式

所屬系統

收/發

對端站

光保護系統主、備用

收/發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可選

7) 當設備與光保護系統之間有光放大器時,光放大器及其連接尾纖标識為:

a、 光放大器标識

系統名

方向

光放大器

必選

必選

必選

b、 光放大器至光保護系統之間的尾纖兩端标識

所屬系統

收/發

對端站

光放大器出纖

必選

必選

必選

必選

另附機房建設B級标準

1.動力系統監控

動力系統監控包括機房的全部電源設備,如柴油發電機組、配電櫃、UPS、直流電源系統等。

供配電:監測一級、二級交流配電櫃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種參數如電壓、電流、頻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數、無功功率、視在功率、有功電度、無功電度等;監視各級開關的開關狀态。顯示和記錄各種參數的變化曲線,并對各種報警狀态進行記錄和報警處理。

UPS:在UPS供應商提供UPS通訊協議的情況下,可以監測協議提供的所有參數和狀态,在無通訊協議的情況下,可增加其它輔助設備(如電量儀等)來測得。參數包括輸入輸出電壓、電流、頻率、功率、蓄電池組的電壓、後備時間、溫度等;狀态包括整流器、逆變器、電池、旁路、負載等部件的狀态;顯示和記錄各種參數的變化曲線,并對各種報警狀态進行記錄和報警處理。

2.環境系統監控

環境系統監控包括:機房的空調設備(精密空調或舒适性空調)、洩漏(漏水或漏油)監控、溫濕度監控等。

精密空調:根據精密空調供應商提供的通訊協議,實時監測精密空調的回風溫度、回風濕度、冷凍水進出溫度、流量、冷卻水進出溫度及冷凍機、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工作電流等參數;監測工作狀态包括壓縮機狀态、風機狀态、加熱器狀态、抽濕器狀态(水冷式空調還可監測到冷卻水塔的補水池液面狀态、冷卻水塔風扇狀态、冷卻水閥門狀态等)等各種工作狀态;顯示和記錄各種參數變化曲線,并對各種報警狀态進行實時的記錄和報警處理。控制空調的啟停、調節溫度和濕度。

洩漏檢測:通過采集測漏主機的報警信号監測漏水(油)感應線上任何點的漏水(油)情況和漏水(油)故障情況,以及報警信息處理和報警複位。對于定位測漏主機的監測,還可在畫面上精确顯示漏水(油)的位置。

溫濕度:通過采集溫濕度傳感器所監測的溫度和濕度數據,以直觀的畫面實時記錄和顯示機房各區域的溫濕度數據及變化曲線,以及越界報警信息處理。

新風機:監測新風機的工作狀态以及啟停控制和報警信息記錄和處理。

3.監控系統

保安系統監控包括機房的門禁系統、CCTV圖像監控系統及其它防盜系統,可直接融入大樓的保安系統。

門禁系統:通過門禁控制器提供的協議或門禁管制軟件監測門的開關狀态,刷卡開門的時間、門區及卡号,記錄和顯示進出門統計資料以及報警信息處理。控制門的開關、門禁系統與CCTV系統聯動對進出機房的人員進行自動錄像等。

圖像監控系統:KH2000-V6.0的圖像監控系統超越硬盤錄像技術,采用視頻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圖像以控件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個界面,對于大型的監控系統而言,以電子地圖的方式來集中管理各個場地的數據和圖像的界面,十分方便。

動力環境監控和閉路監控合二為一,因而可以随意實現動力環境與圖像的聯動控制,一旦有異常事件發生,監控系統自動彈出現場圖像畫面,即時錄像并作報警提示和處理。

紅外探頭監測:通過采集紅外探頭的報警信号實時監測紅外布防狀态,當有人入侵,監視系統以直觀的畫面顯示報警信息并作報警通知,采取控制措施如聯動攝像機,啟動錄像等。

4.系統結構要求

1、為方便使用,機房環境監控系統應基于TCP/IP,網絡功能強大,需要完全實現機房的集中監控。管理人員可通過内網、外網進行監控或管理;使用IE浏覽時應無需安裝任何軟件。

2、系統整體設計需采用分布式結構,以提高系統整體工作效率,并為将來的維護和擴展提供便利。

3、系統軟、硬件均需采用模塊化結構,以提高系統穩定性,并為将來的維護和擴展提供便利。

4、各子系統之間相對獨立;某一子系統出現問題時隻需更換相應模塊,無需停止系統運行,對其它子系統不産生任何影響。

5.系統性能要求

1、監控服務器通過國家3C認證,高穩定性、具備本地數據處理和存儲功能,以保證機房監控系統穩定運行,網絡出現問題時不受影響。

2、系統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将來的系統需采用模塊化設計,以方便維護和擴展,并保證某一機房設備出現故障時其它機房不受影響。

3、系統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種标準化協議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監控對象集成到系統中。

4、系統應具備完善的安全防範措施,對所有操作人員按其工作性質分配不同的權限,并有完善的密碼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證系統及數據的安全。

5、在排除硬件及監控設備本身的故障時,系統的誤報率要求小于0.1%。

6、系統能夠自動檢測各監控模塊故障、傳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設備與監控系統之間、各監控子系統之間的通訊是否正常,一旦發現通訊故障(包括系統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統能在第一時間發出報警信息。

6.系統功能要求

1、平台軟件:需要全中文界面,必須支持中文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支持MySQL标準數據庫。

2、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動力環境、門禁、視頻整體集成,以提高系統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3、系統界面:參數實時動态顯示,界面完全漢化,支持電子地圖;支持樹形結構、場地布局,設備照片或圖片直接顯示屏幕上,場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簡單,可根據現場情況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個子系統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用模塊結構,當用到何種設備時,才裝載此設備所需的模塊,未用到的模塊不用裝載。

4、權限管理:系統需支持10級或以上的權限級别,并可根據用戶的不同自由組合權限,整體過程支持由用戶自定義完成;具有用戶操作日志記錄功能;具有登錄後自動注銷功能,注銷等待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置。

5、報警管理:需具備短消息報警、電話報警等多種方式;可根據級别設定報警方式;報警發生時系統界面可自動跟蹤;特殊報警可人工屏蔽;報警具有詳細的檢索查詢器及報表生成工具;具有确認過程,可錄入處理意見和結果;具有精确定位能力。系統具有單獨的報警設備頁面,在正常時候,報警設備頁面不顯示,在報警時候能夠展示所有報警的設備,讓用戶清晰快速發現問題所在。

6、聯動功能:支持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動,聯動内容可自定義,過程無需編程,采用策略組态模式,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更改邏輯關系。

7、在線擴容:系統可在不停止監控系統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監控對象的增加和監控點的增加,避免出現升級時的監控盲點。

8、系統日志:包括用戶操作日志、系統運行狀态日志、報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據查詢條件即時生成報表,并可打印輸出。

9、系統所有的數據應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不含視頻監控圖像數據)。

10、擴展性:系統支持客戶根據未來管理需求升級擴展為DCIM系統平台,提高機房可用性,并提供成熟的DCIM系統界面。

11、穩定性:在中國機房産品市場占有率中機房環境監控都排名前三名,并提供原廠蓋章的國内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機房用戶的調查報告。

12、服務性:網上有具有ICP備案的專門售後服務平台,且有效運行超過一年以上,可網上在線進行故障申報、流程跟蹤和專家24小時應答等功能。

7.監控平台軟件

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動力環境、門禁、視頻整體集成,以提高系統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呈現全中文界面,圖形化設計功能。界面的結構、層次應清晰明了,能夠實時直觀地顯示設備的運行數據和運行狀态;

系統應能夠監控到相關設備的實時參數,并能實時通過曲線趨勢圖進行顯示;

系統的報警級别按重要性設為1-10級,級别越高的報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統應具有并行處理報警的能力,對報警事件按優先級的高低進行處理,關通過改變顔色進行識别。

可以根據報警事件的報警級别提供不同的報警方式,每次報警均對應着一對報警短信(報警和恢複),當一個報警狀态解除時(解除條件可以自定義),系統可自動發送相應的恢複短信,以便機房管理人員随時掌握相關動态系統日志應至少包括用戶操作日志、系統運行狀态日志、報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據查詢條件即時生成報表,并可打印輸出。

8.弱電防雷與接地系統

大樓中信息系統弱電系統衆多,還有交流和直流電源系統,各個系統都有獨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線)、靜電地、屏敝地、直流地、絕緣地、安全保護地等,為了各接地裝置之間不能經土壤擊穿和避免相互幹擾,防雷接地與其它接地裝置在土壤中需隔開較大的距離(如20m),由于城市中大樓的接地裝置受到接地裝置場地的限制,無法實現上述距離間隔,因此按照現行的國家相關防雷标準,應将上述接地實現共用接地系統。在電子設備有特殊要求時,應采用瞬态接地技術。

明确地講,所說的共用接地系統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線)、靜電地、屏敝地、直流地、絕緣地、安全保護地等做在一個接地裝置上(通常是大樓基礎地),接地電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完全的共地系統不僅采用公共的接地裝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統,共地使電子設備無法受到地電位反擊。

從大樓接地點引入兩根BVJ32到各機房内。在各機房安裝等電位彙流排,形成等電位接地體。要求阻值≤1Ω。并且在機房内離牆0.8米設置一圈40×4銅排,組成均壓環。将機房内的各種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等都接到等電位均壓環上。

8.1.弱電井設備接地

弱電井設備接地主要是指弱電設備的接地,主要措施是設備部分通過其供電插座内的PE線直接接地,機櫃部分引出接地線到弱電接地幹線上,各弱電井配置接地端子箱。

8.2.重要終端設備接地

重要終端設備主要指計算機終端設備、弱電主機等設備,其接地主要通過供電插座的PE線接地就近連接到相應的連接端子上接入機房的接地網,防雷部分由相應的設備避雷器實現。

8.3.弱電系統接地體

大多數建築物采用聯合接地系統,采用共地不共線原則,其弱電系統接地體就是大樓的基礎接地體,根據實際,方案中設計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市電保護接地,弱電系統接地與建築物的等電位體相接。邏輯地網與大樓方提供的獨立單獨接地極連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