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圍繞高端制造業和未來産業,上海接連發文布局重點領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上海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圍繞高端制造業和未來産業,上海接連發文布局重點領域。
在10月10日公布了《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幹措施》(下稱“措施”)後,上海又在11日發布了《上海打造未來産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産業集群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強化高端産業引領功能,培育發展新動能。
措施提出保障産業優質空間載體、加大資金支持高質量發展力度、拓展市場發展空間、優化産業綜合生态等4方面25條新舉措。
比如,推進在市級特色産業園區内實現上海張江自主創新示範區專項發展資金及政策全覆蓋。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打造基金集群,鼓勵“投早、投小、投科創”。研究持續擴大産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規模,推動成立市場化的元宇宙、城市數字化轉型基金。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滾動發布應用場景創新重點任務,對标杆性示範項目按照規定給予不超過20%、最高不超過800萬元獎勵。
作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把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主戰場的上海,正加快構建新型産業體系,打造高端制造業增長極。數據顯示,上海市工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7231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億元,保持全國城市第一;工業總産值從33834億元提高到42014億元,突破4萬億元大關。
賽迪(上海)先進制造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陶傳亮告訴第一财經,上海最近5年工業和服務業并重發展,2017~2021年的工業增加值增幅為28%,高于此前的5年。“目前上海的工業層級和質量在穩步提升,上海集成電路、核心能源裝備、船舶海工裝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在規模和技術上都是全國領先,為國家突破了很多技術難點,在保障國家産業鍊安全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未來,上海對于制造業的目标,是構建“3 6”新型産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高端産業集群。去年7月發布的《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為引領,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産業,構建“3 6”新型産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高端産業集群。
此外,上述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領域湧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未來産業産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打造5個未來産業集群,建設15個左右未來産業先導區,攻關100個左右核心部件,推出100件左右高端産品,形成100項左右中國标準,促進産業集聚引領發展。
就在今年7月,上海市發布了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行動方案,明确了三個領域的發展目标。争取到2025年,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産業總規模突破1.5萬億元。
在9月中旬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上海推進産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時表示,面對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新動能持續湧現的形勢,上海瞄準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标,推動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業轉型升級,初步構建起以三大先導産業為引領、六大重點産業集群為支撐、新賽道産業加速壯大、未來産業前瞻布局的新型産業體系。
“面向未來5~10年構築發展優勢,培育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前沿産業集群,布局腦機接口、基因和細胞治療、智能計算、6G技術、新型儲能、高性能複合材料等前沿領域。”吳金城說。
方案還顯示,上海将依托各類社會主體,建設未來産業研究院,成立5家左右未來技術學院,培育15個左右未來産業創新中心,建設一批創新聯合體,打通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産業化的雙向通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