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又雙叒上了熱搜。
這次大家讨論的是:蘋果因不送充電器被巴西判賠一名用戶 7 千元。
注意,隻是判了給一個。
至于為什麼熱搜上寫的是「每人」?
别問,問就是渣浪日常操作。
蘋果因不送充電器被罰錢也不是第一次了。
不過從最近一些動作來看,蘋果不僅要砍充電頭,下一步估計連數據線也打算砍掉了。
所以今天想說的,是它——Lightning。
Lightning 的高光時刻
2012 年,蘋果正式帶來了 Lightning 接口。
這個新接口也用在同期發布的 iPhone 5、iPod Touch 等産品上。
作為移動市場上首個成為主流的正反可插接口,Lightning 插頭兩面都分布有相同的針腳布局。
因此,用戶在插手機時不用分正反,直接怼就完事兒了。
要知道當時主流的手機充電接口剛剛統一為 micro-USB,連接時必須分清正反。
一次插進的難度不亞于八百米開外投個穿針球。
除了實現兩面可插,Lightning 接口每面 8 pin(8 個觸點)的設計,也完美解決了前代接口面積過大的問題。
要知道此前的 30 pin 接口雖然能将充電、數據傳輸、音視頻傳輸集于一身。
但母座體積簡直大得離譜。
在機身空間寸金寸土的手機上,這麼大的接口母座必須要改。
因此體積小巧、功能頗全的 Lightning 接口剛出來時,還是比較牛的。
另外吼,Lightning 是蘋果自己搞出來的标準,隻有搭載通過 MFi 認證的芯片才能在 iPhone 上正常使用。
怎麼通過 MFi 認證呢?
首先産品要經過極其嚴苛的十多項審核,通過率僅有 2%~3%。
随後配件商還需要給蘋果付費才能獲得 MFi 授權。
江湖傳言是每顆 3 美金(約合人民币 19 元),這也是為什麼具備 MFi 認證的數據線比普通數據線貴不少的原因。
因此收取專利認證費,對蘋果來說也是一筆收入。
落伍被嫌棄的 Lightning
Lightning 絕對不是失敗的産品。
但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确實落伍了。
随着 Type-C 接口的逐步推廣,不止手機平闆這些移動設備,連電腦、顯示器等桌面級産品都紛紛用上了 C 口。
「C 口戰未來」,成了科技領域的一個趨勢。
雖說如今的 Type-C 線材的協議參差不齊:有些能高速傳數據,有些能傳 4K 信号,有些則僅僅能提供普通的供電需求。
但起碼 Type-C 是能夠讓人看見進步空間的。
可 Lightning 呢?自從出生以來,完全沒升級過。
整整十年,Lightning 依舊停留在 USB 2.0 的标準。
要知道,USB 2.0 的實際傳輸速度不超過 30MB/s,比 3.0 慢 N 倍。
我用 iPhone 拍了一大堆高素質圖片視頻,到頭來用線導入電腦得傳半天。
再者,Lightning 标準也隻有 iPhone 和 入門款的 iPad 在用。
不少蘋果用戶看着對面安卓黨一線走天下,心裡那叫一個饞。
前段時間,還有外國網友手動魔改出一台使用 Type-C 接口的 iPhone X。
放在 eBay 上拍賣賣出了 86001 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54.8 萬元)的天價。
除了用戶吐槽,有些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對 Lightning 也是早就看不順眼了。
去年 9 月,歐盟委員會宣布,要求所有智能手機都必須采用 USB-C 接口。
包括蘋果。
蘋果對此自然是強烈反對,表示這一舉措會給 iPhone 用戶帶來不便,還會産生大量電子廢棄物。
經典的“嘴裡都是環保,腦子裡都是生意”。
即使換成 Type-C,用戶的抵觸情緒遠比砍掉充電頭低得多。
市值超 3 萬億美元的蘋果也不會因為少了這筆小小的 MFi 專利費而出現嚴重虧損。
顯然,蘋果隻是想狠狠抓住 iPhone 配件生态的主導權罷了。
Lightning 是時候退場了
早些時候,蘋果提交了一項關于 MagSafe 的專利申請。
專利說明中,不僅提到如何實現磁吸充電降溫,更提及到 iPhone「可能識别出 MagSafe 配件,然後尋找可能在其上的任何類型的數據」。
這也表明,蘋果正嘗試讓 MagSafe 這一磁吸結構,取代 Lightning 接口。
如果這一專利能實現量産,則證明 iPhone 的實體接口已經沒有存在必要。
到時蘋果就能順理成章把它砍掉了。
這也能看出蘋果巧妙地将科技與商業結合的手法。
科技層面來看,做這種砍接口的大膽舉措,需要不小的勇氣和實力。
真做成了,還能秀波肌肉,穩一穩自己的龍頭地位。
商業層面來看,事成後蘋果不僅有借口取消附贈充電線,還能強迫用戶另外購買 MagSafe 配件。
我隻能說:不愧是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