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讀司馬老先生的《史記》,以前對《史記》的了解都是這裡學一點,那裡聽一點。現在我想系統地學習一下,畢竟要知道自己國家的曆史,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共産主義接班人吧。司馬老先生的理想是“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也沒那麼大的志向,不過我希望我能博古通今,富有智慧,不至于老死的那天還不開悟。
在讀的過程中我會把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或者我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加上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記述下來,一方面作為自己的讀書筆記,加深自己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給大家。如果老鐵們發現我有理解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今天就從第一篇《五帝本紀》說起。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可能有些争議,但是五帝基本沒什麼争議。根據史記中說的,五帝分别是:黃帝,颛顼(音同專須),帝喾(音同酷),堯,舜。
五帝畫像
那麼按公元紀年來說的話,五帝是什麼時期的人物呢?百度百科顯示,大約是在公元前2550年,原始社會,也有人說是公元前2698年,知道大緻的時間就行了。
舜後面緊接着就是禹,禹大家也都很熟悉,大禹治水嘛。那禹為什麼不算在帝裡面呢?因為前面這五位都是禅讓制,從禹這裡開始了世襲,也就是禹直接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于是開啟了夏王朝。
根據史記中的描述,我把五帝的家譜關系大緻畫了一個樹狀圖:
五帝家譜
注:圖中亭極的“亭”是帶王字旁的,不過我的輸入法打不出來。
從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出,帝位并不是順着一支往下傳,而是交叉着傳,當然了,傳來傳去還都是黃帝一家人,所以我們一直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我們的根兒就在那兒。
還有一些細節需要說明。
1、黃帝的稱号是怎麼來的?
因為當時把土地視為祥瑞,土的顔色是黃色,所以叫軒轅号稱黃帝。
2、帝喾之後,并不是直接就是帝堯,而是他的另一個兒子摯先當,隻是摯沒幹出什麼政績,後面又給他弟弟放勳來當,就是帝堯。
3、舜是颛顼帝的六世孫,也就是黃帝的八世孫,中間幾代都是平民。
我看到有一個觀點說,從五帝的家譜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帝王的子孫有可能是帝王,也有可能是平民,但平民的後代注定是平民。這話怎麼說呢,有點酸。
五帝都做出了不世功業,主要體現在:戰猛獸、治洪水、開良田、種嘉谷、平定四方、觀測天文、推算曆法、發明文字、制定禮儀,譜制音樂舞蹈等。
比如說堯發明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還有一年366天,還有閏月,這跟現在精确計算的一年365.24天也相差不大,可以說非常厲害了,得看當時那是啥年代。
堯讓位于舜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事情,我們下回單獨說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