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早慧要跳級嗎

孩子早慧要跳級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36:44

孩子早慧要跳級嗎?(本節的寫作并不在原來計劃之内,還是因為看了知乎上一位家長的提問以後、頗有感觸而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孩子早慧要跳級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孩子早慧要跳級嗎(特長與早慧的标準)1

孩子早慧要跳級嗎

(本節的寫作并不在原來計劃之内,還是因為看了知乎上一位家長的提問以後、頗有感觸而發。)

其原文為:“2014年年底的男娃,上海,一升二臨近,目前就讀于家門口普通小學。暑假的某天,發現娃能背誦三十六計原文,之後的一個月,每天花在古文上的時間為20分鐘左右 ,因緣巧合,接觸了孫子兵法,三周時間,能基本背誦前三篇,最近三天有陸續背誦了陋室銘,木蘭辭。

請教,算特長嗎?”

我對此的看法是:肯定算特長。因為同齡孩子的背誦能力多半沒有這樣強大,所以、它一定是特長。問題是這種特長的含金量實在是不高。也就是說,這種特長的加意培養并不能保證出來一個學習能力超群的學霸,甚至這種特長在大概率上、并不能算作“早慧”。

我的出發點并不是因為此類古文的學習内容、在中小學知識學習之比重中實在是不高,更不是這種古文學習技能在現代的應用性比較稀少、長大以後依靠此來養活自己應該是困難重重。這些負面影響即使存在、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學過的知識成年以後都能得到有效應用。

聰明的讀者一定會回想起我的一貫說法:因為孩子僅僅是在機械背誦古文、卻沒有注入自己的理解與想法,這種單純地背誦一定不能達到知識學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孩子日後可否成才的重要保證。

這種誤讀了孩子的背誦能力并将其理想化的家長千百年來可是屢見不鮮。下面、我說一件與此差不多的往事吧:

整整二十年前、即2002年的八月,本省一份非常著名的報紙連續刊載了一個新聞,報導本地某鄉鎮小學外地來的聘用教師、輔導自己學齡前的女兒朗讀大學語文教材,以彰顯其教女有方。

這件事情的影響在本地很大哦!因恰逢碧桂園為賣積壓房産而興辦私立學校沒幾年的時候,許多有錢人開始注意到教育産業。所以沒幾天,這個教師就在投資商的支持下開辦了新學校、以履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雖然當時我并沒有總結出現在的這些東西,憑直覺、我也絕不看好這種知識學習的理念;總感覺這有一點扯淡。結果是這個學校沒兩年就無疾而終了。——那位學齡前即可朗誦大學語文教材的女孩子、我不知道其現狀如何?

我對此類事情的看法是:

不論是衡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态、還是判定孩子是否早慧,其唯一的标準隻能是他是否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即在其有限的知識含量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元素。

比較低級一些的自然是所謂“教師舉一、教師反三”的“知道”狀态。此時的孩子,在知識學習時基本上不存在思考。

高級一些的,就是“教師舉一、學生反三”的“理解”狀态。更為高級的則是“學生舉一、學生反三”的“聯想”狀态。這兩者都與孩子的主動思考分不開。

隻要做到這兩項,則無所謂分數與排名、無所謂小升初的競争、無所謂中考的分數決定命運,即使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也不算什麼大事。而家長最為期盼的“早慧”,亦隻能以此衡量。

有意思的是,将這三件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時、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二十年前的報紙披露學齡前之女孩子可以朗讀大學語文教材時,感興趣的家長衆多、以至于會引來投資商為此辦學,可見當時的中國家長對“早慧”的标準多有意思。

而十幾年前,當“插旗小子”的家長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培養孩子時、其心裡并不十分有把握,所以想得到我的認可。

當本文前述的那位上海家長,從其問題在知乎上的排版中就可以看出一絲兒端倪,他(她?)好像非常不好意思地提出來自己的問題,甚至根本不想與孩子是否早慧挂邊,似乎僅僅能得到特長的普遍認可就滿足了似的。

也就是說,這一代代的中國家長們已經越來越不相信古代那種“仲永”形态的早慧了。——有意思吧?

最後,熱勸這位家長一句話:特長與早慧可能隻有一步之遙,如能幫助孩子早早邁出這一步、定将是海闊天空哦!

爾爾居·士于爾爾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