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言”部的三個漢字:“諳、讄、諡”。其中“諳”在現代漢語随着“言”字旁的簡化簡化為“谙”,既不是常用字,但也不屬于生僻字,因此這個字也需要着重記憶。三個字的詳情如下:
1、諳(谙)。讀音有兩個:
(一)ā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谙,悉也。從言,音聲。”形聲字。本義是知悉;熟悉;知曉。《玉篇·言部》:“谙,悉也。”所謂的“悉”,就是一一了解,盡數了解。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唐代王建《新嫁娘》詩:“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意思就是我剛嫁到你們家,不熟悉婆婆(翁姑)的口味,所以讓小姑子先嘗一下,看看做出來的吃食可不可口。白居易《江南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谙。”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這裡的“谙”不是“了解,知道”,而是非常熟悉。白居易當過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對于江南風景,當然是熟悉的。《紅樓夢》第十八回::“此時賈蘭尚幼,未谙諸事。”用的也是“谙”的本義。
(江南好,風景舊曾谙)
也引申為熟記;背誦。《廣雅·釋言》:“谙,諷也。”卷子本《玉篇·言部》引《椑蒼》:“谙,誦也。”《廣韻·覃韻》:“谙,記也,憶也。”《後漢書·虞廷傳》:“其陵樹株蘖,皆谙其數。”園陵的樹木株蘖,(虞廷)都熟記數目。章炳麟《秦獻記》:“諸侯史記與《禮》、《樂》諸經,多載行事法式,不便谙諷。”即用此義。
本義之外,“谙”還有其他用法:
(1)嘗,經受。《增韻·覃韻》:“谙,曆也。”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殘燈明滅枕頭敧,谙盡孤眠滋味。”谙盡,就是嘗盡。
(2)大聲。《玉篇·言部》“谙,大聲也。”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
(3)方言。估計;料想。艾蕪《都市的憂郁》:“那咋個谙得到!”自注:“谙就是料想。”
(二)tǒu。言悉。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厚韻》:“谙,言悉也。”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
“谙”的小篆寫法如圖:
(谙的小篆寫法)
2、讄。讀lěi。《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讄,禱也。累功德以求福。《論語》雲:’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從言,累省聲,纍省聲。”形聲字。本義是祈禱。積累功德求神降福。這時的《論語》,指的是《述而》,今本的《論語·述而》寫作:“《诔》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就是《诔文》說過:“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禱。”可見,在典籍中,“讄”常混用作“诔”。馬叙倫《六書疏證》:“(讄)則累功德以求福,(诔)則累功德以立谥。”讄、诔同屬來紐。二字析言有别,渾言不分。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稱“《經典異字》:‘二字漢儒已相混。’”
(祈禱的婦人)
但“讄”與“诔”是有區别的,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讄,施于生者以求福;诔,施于死者以作谥。《論語》之讄曰,字當從畾(léi)。”
也可以直接用同“诔”。後面一課會講到“诔”字,就是哀悼死者的文章。《集韻·旨韻》“讄,通作诔。”《正字通·言部》:“讄,同诔。”明代劉球《故工部侍郎羅公哀詞》:“工部侍郎羅公之即世也,朝廷有讄,學士大夫有志,有碑,大史有傳。”這裡的讄,實際上就是指的“诔”。
“讄”的小篆寫法如圖:
(讄的小篆寫法)
3、諡。讀shì。《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諡,行之迹也。從言兮皿。阙。”許慎認為它是會意字,本義是人生言行的蹤迹。這裡的“阙”,指的是“讀音阙”。
姚文田、嚴可均《說文校議》:“餘謂‘諡’即‘谥’之行草,校者以行草為篆體,因改說解之‘益聲’作‘兮皿阙’。”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從言益聲”,《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引《說文》:“谥,行之迹也顯然,它應當是形聲字,實際上,這裡的“益聲”,也是聲中有義,益者,饒也。富饒有餘,對無餘則有好處,因可增益于他,故益有好處、增益諸義。所謂的“谥”,一般指古代君王大臣死後,依其行迹,增益于他的言語稱号,叫谥,之所以“谥”,因為“益”,因為谥号的褒貶也可以教益後人。
因為《說文解字》另有“謚”字,有前谥字的詳細解釋,等到本字時再作詳細解說。
“諡”的小篆寫法如圖:
(諡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74,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