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不讓自己孩子比别人差,廣大父母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報輔導班的有之,擇校的有之,然而有時候我就在想,到底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起跑線?我認為,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才是孩子最高的起跑線。下面我想從一個真實的故事談起。
1.家庭的不和諧讓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患上了焦慮症
同學小西是一名初中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收入還不錯,他跟随爺爺奶奶一塊生活。他從小聰明懂事,在學校品學兼優,是村裡有名的好孩子。一年前,父母打工的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父母雙雙返回老家。一夜之間,家裡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斷了,而父母又年近四十,沒有什麼手藝,又沒有幹過農活,整天在家無所事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他爸爸又迷上了喝酒,整日借酒澆愁,天天喝個半醉,回來就打媳婦,教訓孩子,整天鬧得家裡烏煙瘴氣,全家人心神不甯。自從父母回到老家,小西變得不愛說話,整日憂心忡忡、郁郁寡歡,更重要的是,他的成績一落千丈,幹啥都幹不到心裡去,最後到醫院一看,竟然得了焦慮症……
2.上述故事給我們帶來的反思和探讨
《易經》有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正是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誠然,作為父母,我們上有老、下有小;作為一名中年人,我們有事業、有工作,往往壓力山大。
我們往往把事業看得太重,把物質投入看得過重,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心理培養上缺乏耐心。常常帶着情緒回到家,言語不回避孩子,夫妻之間當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責,甚至拳腳相向。試想,父母三天兩頭吵架,鬧離婚,家裡雞飛狗跳,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孩子,内心能夠安甯和陽光嗎?在這樣一個充滿指責、打罵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大概率将是一個充滿憂郁、用拳頭解決問題的人,甚至會患上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
反思我們一些父母的做法,在學校和家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了教育的内容,而對于環境的好壞重視不夠,才是導緻好多孩子身上種種問題的根源。
3.不經過任何的培訓和學習就成為父母,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一名教育專家曾經開玩笑地說過:不經過任何的培訓和學習就成為父母,其實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家庭是我們整個社會最小的單元,是我們每個人溫馨的港灣,也是我們掃去塵土、恢複元氣最好的加油站。父賢子孝、夫妻恩愛是家庭和諧的前提,學會賞識孩子、掌握溝通技巧是激發孩子創造性和學習主動性的催化劑!
親愛的父母們!我們當前所處的時代是信息量飛速發展的時代,新時代也對孩子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停留在我們那個年代停滞不前,就要求我們必須要不斷更新觀念,和孩子共同成長!
【筆者心語】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茁壯成長的沃土!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争做智慧父母,營造好我們的家庭氛圍,為孩子的茁壯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作者:一位愛寫作的超級奶爸,十二歲孩子的父親,潛心鑽研家庭教育7年,學習心理學3年,願和天下父母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知識,願天下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