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淩晨,
2022年“最大滿月”即将亮相夜空,
這是2008年以來,
北半球距離地面最近的滿月。
所以今晚,是最佳賞月時間。
在窗下,陽台上,
擡頭望月,
圓月在雲霧裡缥缈,
氤氲成了美輪美奂的夢。
今日,在這滿月之下,
我們借月,穿越千年,
尋幾輪詩人筆下的月。
01
月中,藏古今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
曾有學者統計,
在李白的衆多詩篇中,
寫月的詩詞,
占據了四分之一。
太白筆下的月,
寄托了太多深情。
他曾在月下獨酌,與月共舞: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也曾把酒問月,祈月長留: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賞過關山月,看過洞庭月,
在月下思鄉,在月下歎愁
……
在諸多李白筆下的月中,
最喜歡的一句是:
“古人不見今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樣的深刻的月,
在張若虛筆下也出現過: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仿若今夕與古日的輝映,
詩人落筆時,他們是今人,
如今賞月時,詩人是古人。
不知若幹年前,
李白或是張若虛看到的月,
是否如今日這般圓。
但可以肯定的是,
此時的朦胧月色,
也曾籠罩過那谪仙般浪漫的人。
故而,在這片月下,
我們索性也浪漫一些,
遵循着古人的詩意,
詠一些風月,訴一些深情。
别說月亮好大,好美,
而說月色動人,說玉輪皎潔。
02
月下,是浪漫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納蘭性德《蝶戀花》
或許是因為月亮太過美麗,
從古人到今人,
從詩人到凡夫,
都借月以訴深情。
秦觀的一簾幽夢,是月,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
歐陽修眼中的元夜,是月,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張九齡懷念的遠方,是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納蘭性德悼亡詩,也是月,“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
詩人是這人間頂浪漫的人,
他們以辭藻将月色裝飾的更為華麗,
訴出凡夫俗子心底的衷腸。
而凡夫俗子,
隻是少了些許才華,
卻從來不缺浪漫。
每次看到圓月,
就會想到《武林外傳》裡,
柳星雨臨走時,
拉着李大嘴站在門前,
“你看那個月亮,
它是我最寶貴最幹淨的東西,
歸你了。”
沒有什麼偶像劇般,
帥哥×美女的搭配,
一個五大三粗的廚子,
一個行走江湖的女子,
在那平凡而樸素的客棧裡,
留下了一幅最浪漫的影像。
我想月亮最浪漫的一點,
就在于此吧。
它沒有什麼才華的門檻,
你站在門外,或窗下,
隻需一擡頭,月色與人,
就成了浪漫。
不信嗎?
那我們來試想一個畫面:
在這個月圓之夜,
你給友人打了個電話,
問他在做什麼,
他說:在看月亮。
這樣的回答,比起:
在玩手機、在看電視,
多了意境,染了詩意。
從此,這位友人在你的心裡,
便與浪漫挂了鈎。
03
賞月,是心境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田歆《華夏說》
“追風趕月莫停留,
平蕪盡處是春山。”
源自歐陽修的《踏莎行》
原詩: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後被明代人田歆添了風月,
成了如今的模樣。
在某個難熬的夜裡,
讀到這句詩,
似乎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跑起來才有風,
停下來能看月,
這才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有人在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後,
說了這樣一句話:
“遍地都是六便士,
而他擡起頭,看到了月亮。”
但一直覺得這句話,有些片面。
那些低頭尋找六便士的人們,
誰都不曾忘記,頭頂還有月亮。
所以,在無數個趕路的夜裡,
人們總是走走停停,
走累了,就會停下來,
擡頭望望月亮。
低頭趕路時,
我們在為生存與現實奔波;
擡頭望月時,
我們在為理想與生活充電。
在思鄉時,月亮是故鄉的月;
在懷人時,月亮是故人的眸;
在疲累時,月亮是慰心的樂;
在黑暗裡,月亮是皎潔的光;
月亮,是浪漫,也是圓滿,
是前行的勇氣,也是停下的底氣,
是最廉價的珍寶,
也是最無價的俗常。
今晚,十五年再遇的超級滿月,
即将由地平線緩緩升空,
索性停下腳步吧,
擡起頭,看一看月。
看一看這月,
是李白詩裡的月,
還是蘇轼詞中的月。
看它勾起了你的思念,
還是挑起了你的愛戀。
願我們在這庸常的凡俗裡,
總能有月亮可看。
無論是圓月,或是缺月,
隻要擡頭仰望,總能尋得,
屬于心裡的那一顆,
獨一無二的,純潔的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