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則“湘雅老教授将蓮子殼誤診為腫瘤”的新聞,沖上了熱搜。
事情經過大緻梳理一下,是這樣的:
一個11個月大的小嬰兒,口腔裡長了個黑色的腫塊,摸起來硬硬的,還有纖維感。
家長被吓壞了,趕緊帶去當地兒童醫院就診,但醫生說他們處理不了,建議去湘雅醫院。
于是,家長趕緊挂了個湘雅醫院口腔科專家翦醫生的号。
醫生檢查之後,初步診斷疑似腫瘤,待查待排,并建議住院手術治療。
因為湘雅沒有床位了,家長就帶着嬰兒到另一家醫院就診。
結果,醫生拿棉簽過來捅了兩下,那塊黑色的腫塊就自己掉落了,居然是個蓮子殼!
家長氣憤地将這件事發到了網上,并指責湘雅醫院翦醫生的态度冷漠、沒有用心看病。
媒體和許多博主也紛紛報道這件事,标題和話術都極盡博眼球之能事:
《太荒唐!專家将蓮子殼診斷為腫瘤!》、《氣笑了,這新聞太離譜》......
結合最近湘雅醫院的一些醜聞,一時間,這位71歲的老教授被推上風口浪尖,成了衆矢之的。
但事實的真相,果真如此嗎?這位老教授,真的十惡不赦到值得被架上道德高地,群起而圍之嗎?
首先,仔細看這位嬰兒在兩家醫院的就診病曆,你會從中發現一些端倪。
8月26日,在兒童醫院就診時,家長提供的信息是:“發現黑色包塊1天”。
8月31日,到了湘雅醫院看病時,則變成了“45天前發現左颚部腫塊,逐漸增大”。
家長提供的錯誤信息影響了醫生的思考,正如作者“燒傷超人阿寶”所說:
“一個11個月大孩子嘴裡出現一個黑色東西,已經發現了一個半月,而且還增大了,你覺得醫生第一判斷應該是什麼?
一個正常人會不會想到11個月大孩子嘴裡竟然進去這麼大一個蓮子殼?
一個正常人會不會想到11個月大的孩子往嘴裡塞那麼大一個蓮子殼而家長完全沒有察覺?”
這件事完全超出了所有人常識之外,作為經常看很多疑難雜病的腫瘤醫生,就算發現這個硬塊不是典型的腫瘤,也會覺得是某種沒有見過的情況。
所以醫生開了個“待查”、“待排”的單子,其實在行業裡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翦醫生的診斷過程,究竟有沒有問題?
在經曆了一系列網暴之後,這位翦醫生在自己的朋友圈回應了一段長文。
考慮到接診的是一個11個月的小嬰兒,他不敢随意動手,而是謹慎地為患者考慮:
沒用器械檢查,是因為考慮到嬰兒無自主意識,恐銳器放入最内會造成口腔損傷;
沒用探針插入腫塊基地擾動,是怕嬰兒哭時發生誤吸引發肺炎;
本想給嬰兒開個CT檢查後再處理,但考慮到對11個月大的嬰兒來說,輻射太大,且需要預約;
于是,便在家屬的同意下,開了住院證,建議進一步檢查處理。
碰到完全在自己經驗和常識之外的東西,而且在家長提供了錯誤的病史的情況下,這位醫生的謹慎、誤判,真的是那麼荒唐可笑、不可饒恕的事情嗎?
02
回想一下,光是今年,我們就看過了多少起新聞反轉的事件?
我們太容易被媒體的報道、當事人的一面之詞帶節奏了。
在為了解事情隐藏真相的情況下,義憤填膺地就給人貼标簽、戴帽子。
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你聽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
就像之前,有家屬發了一段“護士在搶救過程中玩手機”的視頻,引起了衆怒。
視頻中,醫生給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做胸部按壓,而一名護士則一邊按球囊,一邊低頭按手機。
看到鏡頭在拍,護士才趕緊把手機收了起來。
視頻一發,很多人譴責、控訴這位護士“冷漠”、“沒人性”、“玩忽職守”。
但事實真相是怎樣呢?
當時的情況其實是,在宣布搶救無效之後,醫護人員又持續了3個小時的搶救。
這名所謂“玩手機”的護士,其實是在用手機呼叫别的醫護人員前來協助搶救。
看到鏡頭便收起手機,不是因為心虛,隻不過是擔心視頻被傳播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還有這樣一段視頻,是一群醫生,在救護車裡吃香蕉。
評論區頓時炸開了鍋,很多人質疑:
“醫生們的胃口真好啊,裡面躺着的病人還生死未蔔,就不能下車再吃?”
“急救車上吃東西,還救不救人了?”
但當時的真實情況是,當天為了搶救病人,醫生們往返了整整420公裡的路程,高強度工作了7個小時。
他們早已饑腸辘辘,體力不支,為了不影響後續的治療,他們就迅速吃了根能幫助恢複體力的香蕉。
很多事情,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樣,眼見不一定為實,如果你總是輕易被煽動,那麼就會落入别人設好的陷阱。
你盲目跟風、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審判别人,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平庸之惡”,被牽着鼻子走。
03
想起很早前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反轉再反轉的“美少女狀元”事件。
某媒體報道了杭州一位在中考中得了585分高分的女孩,鋼琴十級,熱愛運動,長相甜美。
當時配上的照片是這位美少女的單人照,穿着校服,青春洋溢。
但後續,有其他媒體發布了這張照片的原圖。
哈?美少女居然跟另一位男生牽着手,看起來就像校園電影裡美好的小情侶的樣子。
很多人就開始臆想:原來學霸也會談戀愛。
還有媒體跟風報道,說什麼戀愛使人更優秀,兩個人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但事實真相又經曆了一次反轉,照片上的兩人其實根本不是談戀愛,這不過是學校活動而已。
學校安排拍畢業照,讓一男一女手拉手、做遊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場景。
這件事可以讓你明白:同一張照片,根據不同的角度,可以衍生出多少種解讀。
你所看到的,隻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而已。
如果你隻會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那麼隻會淪為流量的犧牲品,被戲弄一次又一次。
04
後真相時代,2條建議,椰子想要送給你。
①戒掉後視偏差,當别人失敗時不要過于苛責,别人成功時不要覺得理所當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後視偏差”,簡單來說就是“事後諸葛亮”的意思。
人們在回憶自己的判斷時,總是覺得自己之前就知道了,自己事先的判斷很準确,但事實并非如此。
就像蓮子殼事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比專家厲害,一個蓮子殼嘛,捅一下不就知道了?
但事實上,在報道出來之前,有誰會猜想得到,一個11個月大的嬰兒口腔裡的黑色腫塊,會是蓮子殼?
就像你看偵探小說,總是在結局揭曉之後,才頓悟前面其實埋了很多線索。
在看到結局之前,那些曾被你忽視的瑣碎的信息,在你看到結果之後,你就會覺得自己其實早就有預感了。
這是一種記憶歪曲現象,所以在别人失敗時别忙着苛責,因為如果是你處于當時的情境,你不一定能做得比他好。
②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避免盲目跟風。
《真相》一書中提出過6個問題,可以作為我們今後在看待新聞事件時的參考:
1、我碰到的是什麼新聞内容?
2、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嗎?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麼?
3、信源是誰/什麼?我為什麼要相信他們?
4、提供了什麼證據,是怎樣檢驗或核實的?
5、其他可能性解釋或理解是什麼?
6、我有必要知道這些信息嗎?
在這個眼見不一定為實的時代裡,願我們都能擁有、保持清醒思考的能力。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為你解讀熱點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已出版《你的自律,給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