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學樂講師團的讀書分享活動,在茗書閣如期舉行,本期我們有幸邀請到新民書院、玉溪謙益國學學校負責人吳賢若老師給我們帶來《孔子的仁愛觀和讀書觀》分享! 吳老師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大家明白了聖賢孔子教書育人之道!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那何為仁呢?不同的學生問孔子有不同的答案 ,克己複禮為仁,愛人為仁,先難後獲為仁,剛毅木讷為仁, 等等!以上這些在孔子看來均為仁,但又不都等于仁!孔子因材施教,識人而育人!所答者,反省自身,皆有所獲!
藥性分:寒、涼、溫、熱,藥味有:甘、鹹、苦、辛、酸。孔子把弟子的“學習能力”,分為“上智” “中人”、“下愚”三等。孔子的意思,就是 “上智”,屬于“聞一以知十”的人,“中人”就是“聞一以知二”的人,“下愚”就是“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人。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如果學生沒有一種強烈的求知願望,那麼孔子是不會主動授業解惑的。
那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呢?“子入太廟,每事問”:“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簡單而言,就是要多聽、多看、多問。然後,還要做到“三月不知肉味”,也就是勤奮、刻苦、專研,最後,就是做到“有恒”,正所謂“細水長流,持之以恒”。
如何做到“學習态度”呢?“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三人行,必有我師”。簡單而言,就是謙虛好學,矢志不移,切莫“為山九仞;功虧一篑”。
“學”,上為“覺”為“子”,“學”“覺”同韻。《說文》雲:“覺,也。”“子”“滋”同韻,即滋生之物,喻為子也。學習貴在覺悟,悟而明理,滋養自身!學習如吃飯睡覺為自然而然之事,願所有學者學能知趣,終身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