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視頻剪輯 彭影 廖仕祺
通訊員 蔣楚劍 李賢
日常生活中,不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喜歡含着餐具玩耍,很多家長都習以為常,但其中暗藏的兇險很少有人想過。
上周日,鄂州2歲女童妞妞(化名)就因為嘴裡含着餐具摔倒,從而經曆了生死一劫。摔倒後,她嘴裡的飯叉斜插入口底,直抵頸椎椎體,飯叉折成了90度彎曲。妞妞當晚被緊急送至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救治,3月28日,該院口腔颌面-創傷與颞下颌關節外科專家手術取出了“惹禍”的叉子。
3月30日,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妞妞目前已轉危為安,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正在普通病房康複觀察。
不慎摔倒後叉子插入口中
女童像含了根“棒棒糖”
“當時那一下真的吓傻了!”3月30日,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颌面-創傷與颞下颌關節外科病房内,回想起事發經過,妞妞的母親仍驚魂未定。
3月27日晚6時許,一家人正圍坐在餐桌前吃晚飯,由于家裡人比較多,妞妞和5歲的姐姐就單獨端着飯去外面吃。跟着姐姐一路急走的過程中,妞妞随手将叉子含在了嘴裡,沒想到一個踉跄,妞妞不慎摔倒在地,嘴裡含着的飯叉斜插了進去,卡在妞妞的口腔中,妞妞疼得大哭了起來。聞聲趕來的家長将妞妞抱起後發現,妞妞平時吃飯用的飯叉插進了口中,口裡還在流血,一家人趕緊将妞妞送往當地醫院。
當地醫生經檢查發現,叉子斜插進口底後,卡得很深,取出難度非常大。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當地醫生通過遠程會診平台聯系上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當晚11時許,妞妞被緊急送到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該院口腔颌面-創傷與颞下颌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呂坤接診後看到,妞妞口裡含了個粉紅色的勺子柄,看起來像跟棒棒糖一樣。“醫生,麻煩您趕緊幫孩子把口裡的叉子取出來!”一家人急切地說。輕輕嘗試了一下,呂坤就放棄了直接取出叉子的想法。“叉子卡得太深,直接取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我們需要手術把它取出來。”呂坤耐心地為家屬解釋道,得到家屬的理解後,呂坤将妞妞收治入院。
氣管通道被叉子尖齒堵住
團隊在氣管造口完成麻醉
緊急CT檢查顯示,一開口狀的钗狀物自口外斜插入口底、口咽腔及咽後壁,叉子位于舌根、口咽腔及咽後壁軟組織内,尖端直達頸椎椎體,球型塑料叉柄暴露在口外。由于受傷時叉子直抵頸椎椎體,巨大的力量導緻叉子與叉子柄連接處呈90度直角彎折。CT結果還顯示,妞妞胸内縱膈有積氣,如不及時手術,恐會引發縱膈感染,壓迫心髒。
經科室李祖兵教授、何三綱教授等專家讨論分析和術前充分準備後,3月28日中午12時20分,妞妞被送進手術間。
“叉子直抵頸椎椎體後出現的90度彎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當時叉子一直插到底,可能會将脊椎紮穿,破壞周圍的血管神經,情況将會非常兇險。”主刀醫生何三綱教授介紹。
由于手術過程需要全麻,團隊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氣管插管。救了妞妞一命的90度彎折,卻給這一環節增加了不小的難度。手術開始後,麻醉科專家和團隊嘗試從妞妞的鼻腔放入氣管插管,但由于叉子尖端的齒正好把咽腔擋得緊緊的,他們嘗試了幾次都未能成功。
團隊經讨論一緻認為,隻能在孩子的氣管進行造口後,再進行氣管插管。在和孩子家長商議并取得他們同意後,團隊在妞妞的氣管軟骨切開一個0.8厘米的小口,完成氣管插管全麻。
叉子尖齒垂直卡在咽後壁
專家精細“搬庫”完整取出
完成了麻醉,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取叉環節。術中,醫生看到叉子經左側舌下間隙深入舌根部組織内,再自口底經氣管區向口腔咽腔穿出,直達咽後壁;由于叉子與叉子柄連接處呈90度直角彎折,且叉子尖朝上,如果直接從原創口拔出,可能會傷到舌動脈。同時,由于異物靠近頸椎和頸部動脈,任何一步操作都需要小心翼翼。
“不如直接将叉子鋸斷以後,再将斷開的兩截分别取出來?”團隊成員中有人提出了這一想法,但很快他們就放棄了這一想法,“鋸開一方面會增加手術的時間,另一方面鋸的過程中會産生振動,粉末也可能會掉入氣管。”呂坤介紹道。
經過讨論和研判,團隊決定先通過旋轉叉子齒的方位,“就好像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内‘搬庫’,需要一點點慢慢地調整。”何三綱教授細心地将叉子柄一點點旋轉,直至叉子尖由垂直調整為平行後,再将整個叉子完整取出。經探查無明顯出血後,團隊迅速将創口縫合,完成了手術。
術後,妞妞被送入ICU監護護理。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醒來後的妞妞不停地哭鬧,護士賀磊和明文娟輪流當起了“臨時爸媽”,将妞妞抱在懷中,很快就安撫了妞妞的情緒。在護理團隊的悉心照料下,妞妞平穩闖過術後危險期,于3月29日被轉入普通病房。
童意外傷害時有發生
家長看護時要多加注意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颌面-創傷與颞下颌關節外科主任李智表示,像妞妞這樣遭受意外的患者,在科室并不算少見。希望通過妞妞這件事,讓更多人重視兒童意外傷害隐患。
李智主任提醒,幼兒在進食時,家長切忌逗笑,或惹其哭鬧等,更不能讓其含着筷子、叉子、湯勺等物跑來跑去。如果遇到異物捅入口腔的突發狀況,千萬不要盲目将異物拔出,由于家長并不知道異物捅入口腔的深淺,很有可能會造成二次損傷,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首先要穩住小孩不能亂動,以免捅得更深;其次,要安撫小孩情緒,不要用手觸碰物體,或者用牙去咬;最為重要的是及時去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安全專家還提醒,除了要盡好看護之責外,家長還要教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和習慣:例如告訴孩子,吃任何東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東西不可随便撿來吃;注意吃東西時不要邊吃邊跑,否則食物易吸到氣管裡,也不可把花生、紐扣、彈珠等小東西放進鼻孔或嘴裡;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頭,不要用繩子繞在脖子上;不要用濕手去摸電器的開關、插頭,更不可将手指、别針、回形針等放進插座;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陽台、窗邊及樓梯口嬉戲;大人不在家時,不要獨自進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裡推、拉、打、跳,随意開啟熱水龍頭;告訴孩子在遇到危險時,怎樣撥打緊急呼救電話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