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養花行列,花草不僅能夠裝扮家居環境,而且還可以淨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新人養花時沒有太多的經驗和技巧,如果單靠自己摸索總結的話,不僅費時,而且還容易出現各種錯誤,對植株産生較大的危害。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講一下在養護花草時如何區分。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衆所周知,養分是植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因素。無論是色彩豔麗的花朵,還是葉片碩大的植物,要想保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保證充足的養分。當我們把花草栽種到花盆中之後,花盆大小固定,土壤量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反而會随着澆水時逐漸流失,光線與地區和季節有關。
光照過強時可以适當降低光照強度,但是光照不足時我們有心無力,雖然能進行人工補光,但是效果與光照存在不小差距。主要通過人為因素改變的條件有水分和養分。相比較于光照溫度等條件,水分和肥料更容易被我們控制掌握。接着主要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區分、正确使用花肥,實現目标。
施肥前首先要選擇正确的肥料種類,正确适量使用花肥,不要頻繁使用,也不要憑感覺施加。花肥使用過量會出現燒根,量少則不足以維持生長發育。
正确的選擇要比錯誤的堅持更重要,在施肥前一定要選好花肥種類,氮肥主要作用于莖葉,磷元素能夠促進花芽的生長和分化,也有助于後期的開花。鉀元素能使根系更加粗壯,枝條更加飽滿。區分好肥料之後,還需要對花草品種進行區分。
花卉(目标:催花)
在施肥時主要針對于花朵,但也不能忽視莖葉的生長。在花期之前要及時補充磷元素和鉀元素,适當補充氮元素。磷鉀元素能夠促進花苞的生長和分化,能綻放出更多的鮮花。氮元素和鉀元素能使根系更加粗壯,吸收養分的能力增強,提供給植株的養分也就越充足。
觀葉型綠植(目标:養葉子)
主要觀賞部位是葉片,施肥的主要作用部位也要與葉片相對應。給觀葉型植物施加花肥時一般以氮肥為主,但并不能隻施加氮肥,還要以磷鉀元素為輔。營養均衡才能促進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除了從市面上購買氮肥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補氮的材料,生活中常見的豆制品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蒸煮晾幹之後浸泡在水中,取清液澆灌土壤,取适量豆制品殘渣埋在根部周圍都可以提供氮元素,促進葉片的生長。使枝莖更加粗壯,葉片更加飽滿有光澤。
我們還需要區分施肥時間和頻率,施肥濃度。
施肥的時間需要大家注意,對于開花植物來說,不能等到花朵綻放時施加磷鉀肥,需要提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施加。而在花草的生長期内主要補充氮元素,氮元素能促進根系和葉片的生長,有利于光合作用。
花草一般有三個生長階段,一是生長期,二是花期,三是休眠期。休眠期時花草活力下降,對于養分需求量降低,這個時候需要降低施肥濃度和次數,必要時可以停肥。
根系對于養分的吸收量是比較小的,雖然根系發達,但是獲取養分的能力有限,如果濃度過高,不僅不利于根系吸收,反而會釋放出大量熱燒傷根系。所以很多老花農都堅持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則。
少量是指肥料濃度低,如果化肥外包裝上顯示的比例是1:100,那我們兌水稀釋時可以按照1比150或者1:200的比例兌水稀釋,這樣對于根系的刺激比較小,而根系吸收起來也并不費力,還可以有效降低燒根現象。多次并不是說次數越多越好,一個月施肥2到3次即可。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園藝大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