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30多歲的中山市民劉明(化名)在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做了一場臂叢神經損傷修複手術後,目前已經能自主下床,開展康複運動了。在短短的1個月内,劉明曆經2場驚心動魄的手術。
一個月前,劉明因被剪刀刺傷頸部,被緊急送入中山市某公立三甲醫院急診搶救。彼時的他,在醫生及時的搶救後保住了性命。然而,好景不長,在搶救後第20天,劉明發現頸部傷口雖然愈合,但左臂卻無法擡舉,甚至毫無知覺。
蘇彥農是北京積水潭醫院派駐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的手外科專家。在中山任期半年以來,蘇彥農與本地手外科醫生開展了學術交流,建立了良好的聯系。正是在本地醫生的推薦下,劉明才慕名找到了蘇彥農。
回想起劉明第一次來求醫的場景,蘇彥農記憶猶新:“患者情緒上是很着急的。整個左上肢不能動了,患者用右手托着左手進來看診。沒聊幾句他就提出了立即住院的訴求。”
中山一男子頸部神經斷裂,醫生移花接木巧用腳踝神經“繡花”
神經損傷修複難點重重
一番檢查後,蘇彥農發現,劉明左側頸部的“臂叢神經”已被刺傷,這是導緻他左臂失去感知的最關鍵原因。
蘇彥農提出,要為劉明開展臂叢神經探查、損傷修複手術。然而,這樣的手術,難點重重。
其一,臂叢神經斷裂的部位就在頸部,大血管、大神經密布,無論探查神經端口,還是手術操作,把握不準都很容易傷到血管,導緻大出血等嚴重後果。
“過去,我們本地醫生遇到類似的病例少,開展次數也就少了。但是,我過去每年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展類似手術至少幾十例,病人多,開展類似手術的經驗比較豐富。”蘇彥農表示。
難點二,距離劉明被刺傷已過去近20天,醫生要找到臂叢神經斷裂的“橫斷面”并不簡單。手術刀輕輕劃過,劉明頸部位置的大血管密布,連B超儀器都不能準确探查臂叢神經斷裂的位置。
蘇彥農表示,神經斷裂的“橫斷面”一般會“泛白”、突起,這被形象地描述為“神經乳頭”。在過去手術經驗的加持下,蘇彥農與醫療團隊在頸部位置,細緻地尋找近1小時,才找到了“神經乳頭”。
可是,曆經20天,臂叢神經斷裂後已形成了1.5厘米長的縫隙,這成了手術的第三個難點。
“神經損傷修複不是‘電線修複’,并不是簡單地把兩端縫合起來,就完事兒了。” 蘇彥農說,1.5厘米的縫隙,需要用患者自身的神經橋接縫合,才能實現神經損傷修複。
那麼,到底去哪裡尋找1.5厘米長的神經進行“橋接”呢?
中山一男子頸部神經斷裂,醫生移花接木巧用腳踝神經“繡花”。
“移花接木”
用腳踝神經來“繡花”
蘇彥農給出了答案:移花接木,用腳踝的腓腸神經來橋接縫合。
術中,蘇彥農淺淺地劃開了患者腳踝外側的皮膚,一條像米粉粗細的“腓腸神經”顯露出來。“這條神經取出後,會讓患者感覺腳背發麻,但是不影響患者的自由運動和行走。” 蘇彥農說。
醫療團隊仔細取出了近6厘米長的“腓腸神經”,合成3股,移花接木,用7/0 prolene的縫線,将腓腸神經橋接到了患者頸部的臂叢神經上。這是一種心髒手術常用的縫針,細如發絲。
整個手術花費了整整3個小時,縫合了12針,才實現了神經“橋接”。
術後第二天,劉明就下床活動,并開始了康複計劃。雖然,神經“橋接”成功了,但是,蘇彥農表示,臂叢神經要恢複正常的收縮、感知、運動功能還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
目前,劉明已解決了局部疼痛問題,正積極地開展康複治療,等待着一年後的痊愈。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曾豔春
【通訊員】趙文潔
【作者】 曾豔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