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廣西農村的菜園裡,常常可以看到一種菜,葉子長長的,橢圓形的葉片,植株很高。
這種菜叫做苦麥菜,學名叫做油麥菜、麻菜或苣荬菜。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花鮮黃色,舌狀。
苦麥菜不失為一種懶人蔬菜,種植起來非常的簡單,也不用施什麼肥料,也不用打藥,,最主要是種一次可以吃好幾年。
想要吃時去菜園掐幾片葉子回來,用清水一洗,切碎,或炒或煲湯都是很好吃的。
但是這種苦麥菜全身含漿液,隻要哪裡葉子或者莖杆碰傷了,就會流漿液出來,白色的。
在廣西、廣東人喜歡吃苦麥菜,它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煲湯、青炒、涼拌,吃到嘴巴裡有點苦味,過後是一股清涼的味道。
不喜歡吃苦的人就吃不慣,像我寶寶就不喜歡吃。
據相關資料記載,常吃苦麥菜有一定的抗腫瘤的作用,廣東有些地區的人,視苦麥菜為防治熱性疾病的藥物,因為他們以務農為生,終日野外勞動,當身體感受寒熱有所不适時,則用多量苦麥菜滾湯,趁熱飲用,則可散熱除寒。
我一般都喜歡清炒苦麥菜,如果放點肉就更好吃了。
把采摘回來的苦麥菜用清水洗淨後切成3-4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鍋内放入水,燒開後,把苦麥菜倒入水中焯一下。再撈出來裝血腥放涼。
再在鍋内放油,油熱後放入蒜米,生姜,爆炒一下,再把放涼的苦麥菜倒入翻炒一分鐘,放适量的鹽,撒點蔥花即可。吃起來清涼爽口。
這種帶苦味的苦麥菜你吃得慣嗎?你們是怎麼吃的呢?歡迎大家下面留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