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在工業4.0時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傳感技術是數據采集的入口,也是實現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與核心。随着5G、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加速落地,日益龐大繁雜的數據需求将使傳感器市場急劇放大,行業前景呈現一片大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在傳感器在壓力領域的發展。
什麼是壓力傳感器?
随着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傳感器在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光傳感器、位置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在全球傳感器市場中,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所占比重較大,那麼,什麼是壓力傳感器呢?
據了解,壓力傳感器是指将接收的氣體、液體等壓力信号轉變成标準的電流信号(4~20mADC),以供給指示報警儀、記錄儀、調節器等二次儀表進行測量、指示和過程調節的元器件。它主要是由測壓元件傳感器﹑測量電路和過程連接件等組成的。
那麼壓力傳感器的種類有哪些呢?就目前市場而言,壓力傳感器一般有差壓傳感器、絕壓傳感器、表壓傳感器,靜态壓力傳感器和動态壓力傳感器。對于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這樣定義定義:差壓是兩個實際壓力的差,當差壓中一個實際壓力為大氣壓時,差壓就是表壓力。絕壓是實際壓力,而有意義的是表壓力,表壓力=絕壓-大氣壓力。靜态壓力是管道内流體不流動時的壓力。動态壓力可以簡單理解為管道内流體流動後發生的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事各種壓力變送器生産的廠家有近兩千家,壓力傳感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自控環境,涉及水利水電、鐵路交通、智能建築、生産自控、航空航天、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舶、機床、管道等衆多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超百億,壓力傳感器發展駛入快車道
據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到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或将突破2000億元,毫無疑問,中國傳感器行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而這也将為國内傳感器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壓力傳感器市場規模超百億,發展駛入快車道。
我國壓力傳感器市場主要是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和汽車領域。在工控領域裡目前我國絕大部份采用擴散矽壓力傳感器、應變片式壓力傳感器和濺射薄膜壓力傳感器,而國内廠家生産面廣量大的就是擴散矽壓力傳感器。
而壓力傳感器市場的增長主要是由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的發展、汽車和醫療行業需求的增長、嚴格的政府法規以及智能技術的采用等推動的。據預測,2024年,壓力傳感器市場将以6.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壓力傳感器市場将從2019年的174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36億美元,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重點布局,了解壓力傳感器的發展趨勢
資料顯示,要想發展壓力傳感器,其發展模式要加速形成從傳感器研究開發到大生産一條龍的産業化,走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我國成為世界傳感器的生産大國;傳感器産品結構向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産品品種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傾斜,尤其要填補“空白”品種。
再者,生産格局向專業化發展;壓力傳感器企業的重點技術改造應加強從依賴引進技術向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的方向轉移;企業經營要加快從國内市場為主向國内與國外兩個市場相結合的國際化方向跨越發展;企業結構将向“大、中、小并舉”、“集團化、專業化生産共存”的格局發展。
最後,小編小說,傳感器是人類對世界萬物進行準确感知、制造、加工及運行的依據。傳感器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農業生産以及日常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傳感技術就難以有高精度的測量和感知應用。
根據傳感器種類情況,占據我國傳感器市場份額前三位就有壓力傳感器,百億市場在呼喚,壓力傳感器發展駛入快車道,相關企業可了解壓力傳感器的發展趨勢,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搶奪發展先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