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禮敬用品中,哈達為上者。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長輩或拜佛、祭祀、婚禮、拜年等隆重的場合中,敬獻哈達是蒙古族一種普遍而崇高的禮節,它是蒙古民族表達内心熱情、敬重、虔誠、祈盼、夙願、向往吉祥如意的聖潔之物。
蒙古民族崇尚哈達的習俗由來已久。關于它的起源,研究學者們有着不同的說法。
手捧哈達迎接遠方的客人
其中一種說法是“哈達”這一名稱最早出現于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時。他于1244年随其叔父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前往西涼(亦稱涼州,今甘肅武威)會見元太宗次子闊端。元世祖繼位後,八思巴被尊為國師、帝師。1265年他第一次返藏時,向菩薩和僧俗官員敬哈達、賜哈達,因而推斷哈達是從元朝傳入藏族地區再傳入蒙古草原。
手捧哈達迎接遠方的客人
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哈達最早起源于西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姚瑩在西南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所著的《康輶紀行》一書中寫道:“蕃僧見人,必以哈達,即古之束帛。”文獻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大會天下諸侯,執玉帛與會者萬國。中原的“玉”字從王,應該指帛上有王室标記的圖案。“帛”意為白巾,指長方型的巾,是絲、麻、葛、毛諸多纖維織物中的頂級絲物。遠古的帛在顔色、質地、形狀等方面與今日所見的藏族哈達極為相似。巧合的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省的汶川縣,現今居住着不少藏民。由此推斷藏族哈達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時代。除此之外,根據藏族重要的史籍——《白史》中提到的線索,唐代松贊幹布時代就已經有了哈達,而且很可能來源于本教。
交換哈達彼此祝福
蒙古人在視為珍貴的物品上系哈達
在蒙古族文史料中卻罕有記載“哈達”的字眼。這一字眼最早出現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北京正式出版印行的木版蒙古文 “格斯爾傳”(實際在蒙古民間流傳或成書的時間比這早)。這不僅可以推斷當時蒙古族的生活習俗,而且還能說明獻哈達禮俗是從明末開始的,盛行于清代。迄今已有四百年的曆史。
手捧哈達祈福
蒙古人搭建完蒙古包後在包頂系上哈達予以吉祥如意
傳統習俗來客進門銀碗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