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你想像中的走班制應該是怎樣的?
以前傳說中
的大學走班制
現在已走進了深圳的小學啦!
這麼牛,怎麼個走法?
一起去看看吧。
距市教育局今年4月發布《關于全面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初、高中開展‘走班制’試點”以來已近半年。這近半年的時間裡,這項改革和探索在深圳的部分學校取得了哪些成績?面臨哪些困難?專家們如何看?榜樣君去一探究竟。何謂走班制作為舶來品,“走班制”教學最早在美國實行,是指上課的教師和教室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選擇适合的班級上課。在“走班制”教學中,不同層次的班級教學内容、作業布置、考試難度是不同的,學生獲得的學分也不一樣。此外,走班制教學還能在自主管理、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方面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深圳概況據了解,截至目前,深圳中學、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深圳科學高中、景秀中學、龍華新區高峰學校、深圳小學、平安裡學校等多所學校均已開展“走班制”教學嘗試。其中,有的學校是對必修課進行分層走班,比如明德實驗、高峰學校和景秀中學就對數學和英語進行分層教學。平安裡學校則根據學生的興趣,對音體美等選修課程進行“走班制教學”。而推行“走班制”教學最早的深圳中學高中部,則是所有課程都走班。盡管形式不一,但尊重學生興趣、擴大學生選擇權,從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卻是這些學校共同的目的。 在部分試行走班制教學的學校老師看來,走班制改革要取得好效果,小班化教學和師資充足是前提。
調查多數學校數學英語走班“對于語文課的學習,一般而言,大多數學生隻要努力,考試成績都不會差。而數學和英語則不同,随着課程難度增加,有些學生學起來感覺很吃力,開始跟不上。”高峰學校校長葉志青說,學校在未試行“走班制”分層教學前,時常被同一班級學生由于學力不同,導緻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所困擾。如何改變這一狀況,高峰學校自2011年9月開始,在龍華新區率先開展“走班制”分層教學嘗試,同是英語、數學課,分為A、B班。在A班上課時,進度快、學習難度大,針對知識能力接力接受快的學生;B班則注重基礎,針對基礎薄弱,接受知識能力相對較慢的學生。無論A班還是B班,授課的還是同一位老師,隻是老師們要根據班别,設置兩套難易程度不同的教案,以便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福田區明德實驗學校建校伊始,也試行了“走班制”教學。該校同樣對初中階段的英語和數學科目采取了走班制。據該校校長程紅兵介紹,該校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分層分類教學。初一、初二劃分為S(super)、A(advanced)、R(regular)以及B(basic)四個層級進行走班教學,初三時簡化為S、A、B三個層級。“層級不是固定的,是動态調整的,一定時間内根據學生的成績變化進行調整。”程紅兵說。對英語和數學科目采取“走班制”教學的學校還有福田區景秀中學,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改革初衷也是“基于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成績,這兩門課程在成績上容易有較大差距。”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分層教學是否可能變成快慢班?學生學習積極性會不會受挫?對此,葉志青給予了否定。“這與此前很多内地學校搞的快慢班有根本不同。快班是将成績最好的學生交給最優秀的老師教。而我們的分層教學不同,不管是A班還是B班,任課的數學和英語老師都是同一個人。而且相對B班,老師們還更為重視一些。因為A班的學生相對而言自學能力強、接受知識比較快,老師隻需引導即可。而在B班,老師的授課節奏要放慢,還要針對該班學生基礎薄弱的特點,投入更多的精力,很多學生受到重視,學習積極性更強了。”葉志青說。明德實驗學校初三年級數學老師高健也認為,分層教學後,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走班以後,S班的學生,我可以用30%時間講基礎,注重思維拓展;A班的學生可以70%時間講基礎,适當加入一些拓展;B班的同學90%的時間講基礎,根據實際情況看是否需要拓展。”高健說,“學生聽得懂了,感興趣了,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困難:師資、班級規模是瓶頸據了解,“走班制”推行以來,雖然得到不少試點學校的支持和認可,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也碰到不少難題。比如師資配置、班級規模就是阻礙“走班制”推行的瓶頸。 以深圳中學為例,早在2004年,深中就率先在深圳推行“走班制”,然而由于當時學校的教師資源有限,難以應對學生龐大的選課需求,加上學生選課缺乏智能化平台支撐,深中的“走班制”改革遭到一些家長的反對,認為這導緻了學生學習和管理混亂,效果不佳。最終改革不得不放緩。直至去年4月,在高考改革方案已成型的背景下,深中才開始重啟改革。此次教改,一系列創新頗引人注目。比如設立導師制,開發深中文憑課程,探索彈性學制,高中實行“走班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為打破師資瓶頸,深中此次改革提出了通過向社會公開招募的方式吸引優秀社會人士參與深中選修課程授課的改革方案。此外,深中還通過校内挖潛和内部調劑教師的方式,緩解師資緊張的狀況。在福田景秀中學,教師資源有限是該校在推進“走班制”教學中碰到的最大困難。“有的老師開始有顧慮,這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校長徐連佳曾這樣對媒體表示,由于教師資源有限,老師從原來教兩個行政班的學生,變為教兩個A班或兩個B班,或者一個A班和一個B班,工作量陡增。明德實驗學校同樣受困于師資有限,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向年輕教師挖潛。“年輕教師的能量可能會給你驚喜,我們小學部一位計算機老師,選修課教足球,還很受學生歡迎。”程紅兵說。
此外,行政班班額過大也是衆多試點學校在推行“走班制”中碰到的難題。“如果一個學校行政班數量較多,人數也較多,學生走起班來可能是一個龐大的變動。”明德實驗學校英語老師郭敏說,明德實行小班制教學,所以這一現象并不存在。但至于未實行小班教學的學校來說,可能難度會更大一些。高峰學校也是如此,為了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該校不得不将起初過大的班額劃分為人數在25人左右的小班,老師們需同時教2個A班或2個B班,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了。
專家建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推行走班制,需要政府增加對學校的投入
在熊丙奇看來,走班制要推行得好,需要政府增加對學校的投入,加強師資建設和課程建設。“推進走班,學校就應擴大學生的選擇權,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實現每名學生一張單獨的課表。具體而言,對于必修課,可提供分層走班,對于選修課,則要開齊20個科目選擇組合。這要求政府增加對學校的投入。與此同時,在推進選課走班時,由于學生不再在固定的班級學習,因此,學校還必須改變原來的管理模式。”
中小學家長都喜歡關注的微信,我們等着您!
搜索名校資訊, mingxiaozixun <--長按複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