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閱讀是小學學生常見的一種題目類型。我們語文書中有專門的說明文單元,在課文學習過程中老師會教同學們相關的閱讀知識。那麼,今天小語老師帶大家來拓展複習一下說明文的閱讀技巧,助你在小升初考試中穩得高分。
一、說明文的定義與特點。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客觀地解說事物的外貌、構造、性質、特征、範圍、類别、來源、成因、關系、功用等來闡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文體。
說明文有四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二是在結構上具有清晰的條理性,三是在語言上具有嚴密的準确性,四是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實用性。簡單來說,它的特點就是内容科學、結構清晰、語言準确、實用性強。
二、說明文與記叙文的區别
①寫作的目的不同,說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記叙文在于以情感人。
②寫作的内容不同,記叙文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内容,而說明文說明事物、闡明事理、介紹知識為主要内容。
③表達方式不同,記叙文主要采用記叙和描寫的方法,同時輔之以議論和抒情;而說明則主要用說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議論和抒情。
說明文的分類——按内容分: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按語言表達方式分:平時說明文和科學小品文(如 《隻有一個地球》)
(注:什麼是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也稱知識小品或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筆法來寫,寓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
三、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确性、平實性、簡潔性
①語言的準确性。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确無誤。如:"基本"、"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别"、"大多數"、"主要"等表修飾、限制的詞語。如《中國石拱橋》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這一段話語言的準确性表現在選用确切的詞語和詞組來表達上。
②語言的平實性,是用明白、平實的語言對事物進行客觀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誇大,不縮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隻求意思準确而已,不求雕琢粉飾。
③語言的簡潔性,是指簡練、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說明白。可說可不說的話一律不說,以盡可能少的語言來承載盡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說明語言準确的典型試題: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方法:
1、解釋詞語意思;
2、帶詞解釋句子(結合具體内容分析);
3、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
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
方法:
1、表态:不能替換;
2、定性:解釋所換詞語意思;
3、定性:解釋原詞意思或帶詞解釋句子;
4、原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
5、若替換,句子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
C、加點詞語能否删去?
方法: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釋所換詞語意思;
3、定性:解釋原詞意思或帶詞解釋句子;
4、原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
5、若删去,句子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
★同步練習題★
①我國每年被污染的糧食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至少"可不可以去掉?
【 "至少" 這個詞用得準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強調了經濟損失之大, 如果去掉這個詞, 意思變成"我國每年被污染的糧食合計經濟損失剛好是200億元",太絕對了,表達就不準确,不嚴密了。】
②月球很可能成為人類遠征其他星體的中 轉站。"很可能"有何表達作用?
【 "很可能"一詞表估計,它說明月球成為人類遠征其他星體的中轉站,不一定能夠實現,表達準确,嚴密。】
④"紅玫瑰大廳的規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當"可以換成"相同"嗎? 說說理由。
【不可以, "相當"是差不多的意思,說明紅玫瑰大廳的規模與人民大會堂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換成"相同"則表示兩者完全相同,與實際情況不符合, "相當"表達準确、嚴密,所以不可替換。】
⑤ 說一說下面句中劃線詞語的表達作用。
據調查,美國一所建築學院29﹪的教授是左撇子,而且準備應考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優秀學生中,左撇子占23﹪。
【 "據調查"一詞,說明所列左撇子的數據是通過調查得出的結果,舉例确鑿可信,表達準确嚴密。】
⑥"在我國福建、台灣、廣東、海南部分沿海灘塗地區,生長着一片片常綠灌木小喬木。""部分"一詞能否删去,為什麼?
【不能。"部分"一詞是從範圍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說明不是所有的沿海灘塗地區都能生長紅樹林,删去不符合實際, "部分"一詞表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确性。】
五、說明的方法及作用(打星号部分為小學考點)
★(1)舉例子:使說明的對象更加具體形象,更有說服力,便于讀者理解。
★(2)列數字:使說明更準确,有說服力。
★(3)打比方:使說明對象更加生動具體形象。
★(4)作比較:使說明對象更加通俗易懂,突出事物的特征。
★(5)分類别:使說明更具有條理。
(6)列圖表:使說明對象更直觀,使人一目了然。
(7)摹狀貌: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
(8)下定義:使說明對象更科學,更嚴密。
★體會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方法:說明方法 結合句子内容談作用 說明方法的作用
舉例: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體會說明方法及作用)
答:這個句子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地球比做了一葉扁舟,體現出了地球的渺小,使說明對象更加生動具體形象。
2.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答:這個句子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體現了太陽很大很大,相當于130萬個地球那麼大。生動具體地說明了太陽“大”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