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3 14:50:31

主講人簡介

于丹: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同時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先後在我國内地、港台地區,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進行千餘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著有《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于丹“論語”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内累計銷量已達600餘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餘種文字在各國發行,短期内國外銷量已近40萬冊。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1

導讀

10月1日至6日,BTV文藝頻道《文化之約》欄目與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合力推出國慶特别節目《名人大講堂》。10月4日,節目迎來了著名文化學者于丹。她結合自身的讀書感受以及曆史名人的故事,與現場觀衆探讨了《讀書閱世養心明德》這一主題。借助于孟子的名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于丹講讀書的終極目的是“完成了對生命的成全”。

于丹結合自身的讀書感受以及曆史名人的故事,與現場觀衆探讨了《讀書閱世 養心明德》這一主題。她在節目中強調“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她從“文化”的本義闡釋了“死讀書”變為“真學問”的必要性,認為偉大的知識分子“一定不是在象牙塔裡面守着拿點奶酪自戀的人,他們是心懷天下,行動着的知識分子”。通過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在官場失意與得意的故事,于丹表示“閱讀是人最悲苦的時候有拯救自己的信念和力量”,是一個人“穿越所有的坎坷迎來自己的人生光明”。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大家走進10月4日10:15分BTV文藝頻道(歌華有線22頻道或622頻道)播出的《文化之約》特别節目《名家大講堂之讀書閱世 養心明德》,聽于丹講述如何“通過書山走向真自我”。

《文化之約》國慶特别節目《名人大講堂》之于丹訪談筆錄: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2

于丹解讀孟子四端說:“學是非是我們的一個終極目的”

在我看來,讀書是我們閱讀這個世界的一個基礎,人怎麼了解世象人心呢?書積累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邏輯,而讀書閱世都不僅僅是功利地為了一個知識,最後是為了養心明德。我把讀書這件事,簡單的分成讀有用的書和貌似無用的書。讀有用的書是為知識,而那些貌似無用的書恰恰是為了人的成長。讀有用的書,比如說小孩子都是要讀奧數的,它給他一個基礎的邏輯思維,讓他以後可能會用得到。但是我想說,真正讀書的人,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什麼時候我們在一個急匆匆行進的時代中,少一點急功近利的心,多一點從容的超乎功利的愛呢?我想要從讀書開始。愛一些開卷有意的閑書,因為閑書裡其實有人生,它才真正是我說養心的東西,而讀得多了,它也能夠明德,讓你知道什麼才叫是非。我認為學是非這件事情會是我們的一個終極目的,因為中國從孟夫子開始就說過,人心有四端猶如有四體。這四端是什麼呢?就是仁義禮智。他說你如果擁有了并且不斷地充實、滋養着這四端,那麼足以保天下。而人要是沒有仁義禮智,不足以侍父母。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是什麼呢?他說,恻隐之心,人之端也。人見了别人家有悲苦的事情,自然要伸手幫個忙,有同情心,這就是仁愛的開端。修惡之心,義之端也。人得知道廉恥,國有四為禮義廉恥,這一輩子不犯錯不可能,人能認錯比不犯錯重要,人會改錯,比能認錯更重要,而這種羞惡之心就是從小要有的,我們做家長的可以想一想,一個孩子四歲的時候他要做錯了事,能夠站出來說對不起我錯了,所有的大人都會挑大拇指誇他是一個能擔當的好孩子,但假如四十歲這個人做錯了事,還在推卸責任、狡辯、蒙過是非,那麼還有誰去真正尊敬他呢?所以我說,禮義廉恥要從小時候開始,有羞惡之心就是大義之端。第三句話叫做,辭讓之心,禮之端也。什麼事情跟人有個禮讓。中國人過去都有這個禮讓,我們去背背《弟子規》,如果長者是站着的,孩子是不能坐着的,孩子正坐着,大人進來,孩子要起身;長者問的時候,必須要回答。《弟子規》說吾與我不分明,不能說誰,我啊,我是誰啊,回答我是誰,這是不禮貌的,必須要報上名來,是誰誰誰,人家才知道是誰。然後,入虛室如有人,屋裡沒人你也得輕手輕腳的,執虛器如執盈,捧着一個空碗、空杯子,也不能吊兒郎當的,你就如同它裡面有水一樣,恭恭敬敬的。中國人原來教小孩子的東西,都是有恭敬辭讓之心的,什麼時候我們變成了一個充滿競争的時代呀,現在教孩子就是不懂競争、不會表現自己,你就沒前途。争這個字怎麼寫的?大家看上面,這個點是一隻手,下面這塊也是一隻手,中間這原來像不像一個月亮的月,過去肉月旁,就相當于一塊肉,古代物質貧瘠的時候,一塊肉擱那兒上面一隻手拽着,下面一隻手拽着,兩隻手在那兒撕,撕扯不開,這個字就是争。争就是兩種力量在搶一樣東西,競過去不是這一個字,是并着的兩個,現在競争的競,它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兩個人在比賽,所以競争這個詞真是充滿了争鬥。這個時代什麼是真正的競争?人這一輩子真能争的,最大的敵人、一生的敵人,是自己的心氣,就是是不是自己沒出息了、懈怠了,而你的心怎麼能一生有志呢?那就要養心明德!養心是給自己動力,明德是給自己準則。一個人有準則、有動力,你才能一生跟自己的心去争,而不是和别人去鬥。從側隐之心、從羞惡之心、從辭讓之心、說到最後一心。什麼叫做智慧?大智慧是什麼心呢?孟夫子說是非之心,志之端也。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明辨是非,用咱老百姓的話說得知道好歹吧,不能人不明是非吧。我們看看今天可以說有好多争論的話題,其實在我們這個民族傳統的道德共識以下,大家不覺得有些話題不該讨論嗎?比如說兒女應不應該贍養父母,我們今天孝還有沒有意義,大家都見過這樣的讨論。這件事真的需要讨論嗎?我們怎麼從來沒見到媒體上說,提倡天下父母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孩子,很少有這麼來提倡的吧?因為父母認為愛孩子是人的本能,那孩子愛父母難道是需要公共提倡的美德嗎?它同樣是生命的本能啊!所以你看看,中國寫的這個孝字,上面我們叫老字頭吧,下面就是個子,所以孝的本意是什麼?子承老也。這個你要畫個畫,就是一個孩子,在下面扶着老人的胳膊,孝為什麼百善為先,論心不論迹,就是因為不在于你花多少錢,給父母買房子置地,而是你真正用心扶持着他,用行動去體現你的孝心。所有這些過去都是我們的價值默契,我不敢說在這個文明時代裡城裡人讀書多了,就一定比我們原來的中國農民明辨是非。大家想一想,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孩子走在自己的村裡,小路上見到長輩,如果他敢不打招呼,他父親可能一個嘴巴就扇過去了,你這見了大爺不打招呼嗎?見了爺爺你不讓路嗎?因為中國人是倫理為根基的社會,我們在倫理關系中重視人跟人的這種禮貌辭讓,這是天大的事情,它是維系着我們社會的綱常。所以,我說中國人得明辨是非。這件事情其實跟我們現在學專業知識無關,因為中國的農民并沒有讀那麼多的書,但是他們閱世他們傳承一些價值共識,這就是我說死書本裡面要讀些靈活的雜書,而除書之外還要閱世,然後才能夠養起來心。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3

于丹眼中的文化:“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沒了這個化字,文隻不過就是死文明而已”

我們最怕的就是書呆子,在今天其實這是一個要警醒大家的話題,我們的家裡都有一些從早到晚上各種課外班的孩子,全家在為他讓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隻要念好書,就是咱們家的功臣,大夥一切時間表跟着你走,這是應該的。這真的就是應該的嗎?我們教出來的孩子讀了一堆書,沒有化進心裡,他會有是非的标準嗎?什麼是文化?我們在今天這麼說文化,我還是想說說,文化最早的本意,就是周易上的那句話,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國人是活在春夏秋冬四季農時中的,中國人過的節日其實就是咱們的節氣,人是跟着節序入流的。怎麼能不看節氣呢?大家看,昨天和今天北京的陽光和前幾天突然就不同了?為什麼變的這麼清清亮亮?秋天來了,時節不撒謊,千古恒常啊,所以人能不觀天時嗎?看了這樣的天時,就知道秋燥起了,然後早晚天涼了要加減衣裳了,那這就叫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察醒時節的變化。第二個坐标是什麼?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還要觀察人世間的百态。現在出什麼案件了?流行什麼時尚了?孩子們在唱什麼歌了?最好的保健食品是什麼?然後人的通訊方式又怎麼改變了?所有這些都叫人文,觀察了以後趕時髦,就一定是弄潮兒嗎?這裡面還有一點,就是判斷是非。跟對了的事情是進步的力量,跟錯了的時候就攪亂了自己的是非,所以要觀察了。人文以後凝聚價值,化育人心、化成天下,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沒了這個化字,文隻不過就是死文明而已。我們總說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卷帙浩繁,但是我們想過,用今天自己的生命真正去讓它活起來,化進自己的生命道德中嗎?如果文而不化,算是愛讀書嗎?所以怎麼樣,讓文化進自己,這就是我說把讀書跟閱世連起來,看看書本是不是能夠成全人的一生。

于丹分享故事:“王陽明是讀書人最好的楷模”

我跟大家分享一個人的故事,就是王陽明。今天我隻從一個角度講這個人,就是一個讀書人。在他生命中曆盡萬千坎坷的時候,讀書給了他什麼樣的生命信念,一個人怎麼樣穿越所有的坎坷,迎來自己的人生光明。1472年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的時候,他生在浙江餘姚一個奉儒守官的人家裡,他11歲問他的私塾先生什麼才是天下第一等士,這句話相當于今天咱們關于生命意義的一個終極追問,就是什麼是世上最重要的。老師說,讀書啊!像你父親這樣考狀元。小孩子說,我以為不然。老師說,那你說什麼是第一等士?他說,天下第一等士乃是做聖賢。這是11歲孩子說的話,相當于咱們現在的小學五年級吧,我們現在小學五年級你問他什麼是你的理想,有的孩子想當科學家,有的孩子想從政,有的孩子經商做大老闆,這是理想嗎?可以說,這是一個目标。人設定的目标要靠世界成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世界不給你,那個機遇你做不了。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理想呢?就是不管世界怎麼改變,我内心一念已定,我這一生不離不棄。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4

這個叫王守仁的孩子讀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博覽群書了,這個時候他親生母親去世了,繼母對他不好,所以他就開始跟着一幫武将到處遊蕩,出了居庸關、出了山海關,一個虛歲十五的少年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就開始想做武将了,想要大定天下。大人聊天吃完的果核,這個孩子據果核為陣,拿所有的果核在那排兵布陣,迷兵法。到17歲去江西娶親的時候,誤入一個道觀,一下就坐在那裡,跟道士學上導引術了,弄得老丈人家找不着新郎官,滿山地找才跟他找出來。大家想想看,一個人血要很熱、眼要很冷,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心要熱、血要燙,這個人有正義,有慈悲、眼要冷,他才能有判斷,有是非、有分析,怕就怕什麼事眼都熱,預見什麼苦難心都冷,人就完了。好在王守仁在一個濁世裡心太熱了,所以儒道釋各家包括兵法什麼都喜歡,18歲考中了舉人,再往上考進士,以他的才華那應該就一兩年的事情,但是屢試不第,一考十年,這個世界對他的蹉跎開始了。王守仁的名言是世人以不第為恥,我以不第動心為恥。大家認為考不上丢人,我認為考不上這個人就擡不起頭來見不得人,自個兒就不念書了,那才真丢人。不第有什麼,我不動心,我繼續念我的書,這十年磨一劍,他是何等學養。所以到他28歲那一年考試,王守仁中了二甲進士第七名,這個排名還是很靠前的,所以他是入北京來做官。今天我學生裡老有人說,哎喲,生不逢時,我說你們誰能有王守仁生不逢時?曆史上的生不逢時,有誰像王守仁遇見的那接近天災,老皇上去世,繼位的是不到15歲的小皇上朱厚燳,這個孩子就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明武宗,貪玩誤事的這麼一個孩子。你說趕上這麼個皇上,有為之士能怎麼樣?你可哪天盼到他明白事、長大啊。所以,大權旁落在大太監劉瑾手裡,這就是咱們現在影視作品說錦衣衛當道、東西廠橫行的那個時候,而王守仁就在他最好的年華遇到了最壞的時代,當時文武百官都被劉瑾紛紛下獄了,有個高官戴銑上書彈劾劉瑾,要營救這些個正義的官員,那這個折子直接就到劉瑾手裡。你哪彈劾得了他呀?他把戴銑也給免官了。這麼一弄,大家知道萬馬齊喑,不能再說話了。但是,年輕的、人微言輕的王守仁,他的信念就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也是孟子的觀點。道義在的地方,就是千軍萬馬,我還是要去。所以,他上書營救戴銑。這件事情直接惹火了劉瑾,不僅官職一免到底,而且當廷廷杖四十,這四十大闆把一個江南的才子打的奄奄一息,半條命啊,然後我還要發配你,發配到哪兒呢?就是夜郎國,現在的貴州省修文縣龍場驿,就是換馬的驿站。那驿站幾個人呢?王守仁算在内,一共11個人。多少馬呢?23匹馬。你就去那兒吧,你就管那驿站,這對他是多大的蹉跎呀。我因為追慕王守仁,我曾經沿着他的路線走了一下,我也到了修文,我去看看他住的那幾個山洞,那真就是個洞啊,裡面冷冰冰、坑坑窪窪,流着水,但是大家知道他住的洞都叫什麼名字?他當卧室的那個山洞叫做陽明小洞天,多美啊,心中别有洞天。我最感動的是在高高的龍崗之上,低處叫龍場,高處山崗叫龍崗,它有一個山洞,叫做龍崗書院。你能想象一個書生,把四壁空空的一個山洞變成了一座書院,所以他在那兒有著名的《教條示龍場諸生》,給這些喂馬的人照樣講學。講的是什麼,講的是份良知,你可以不會讀書,但是人得明白是非,人得有信念才能活下去。所以,那裡是他的書院。沒有他37歲這個書院哪有後來舉世聞名的陽明書院呢?所以他是從一個山洞開始的,這就是一個做聖賢的人信念的力量。所以我其實真的是想說,讓我們現在的孩子念書,念出點信念的力量來,這是能救人的,不是為了這個孩子找工作,是為了這個孩子有一天倒黴的時候,親爹親媽、爺爺奶奶都疼不了、幫不上的時候,他的内心還有救自己的力量。到王守仁46歲這年,又遇到一件大事。他得罪了張忠、許泰這樣一批大太監,王守仁一看,全身自保吧。趕緊自己這回是自己辭了所有官,我回家好不好。正好回家第二年父親王華去世,對世界說,我守孝好不好,我不出來了行不行?46歲。我們今天想想,一個男人經曆智慧、才華,幾乎登峰造極的時候,回家閉門不出。在山陰會稽築陽明書院史稱陽明先生,這個時候他是個武官啊,平定天下的人啊,這個時候他沒抱怨、不說冤屈,守着他的學問一守七年。這七年中,天下書生雲集山陰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陽明書院成為天下講學聖地。而在這裡,就是用今天的詞叫被邊緣化這麼一個人,他能夠用他的良知推行他的知行合一,他要用知識化為行動去改變世界。所以最後他把中國的心血打通了,他真正是中國說明白了格物緻知的那個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今天一聽都能明白,這話說的多明白。一個小嬰兒是無善無惡的,這是心的本體,人進入社會有善有惡,意念之動開始有這個觀念了。但是你得知善知惡,不能被惡裹挾着,能掙錢啥都幹,咱們敢不,知善知惡嗎?知善知惡是良知,但知道了就行了嗎?你得去行動!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就叫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故事我們可以給孩子們講講,當一個人生不逢時的時候,信念與學問不僅成全了自己,還讓他成就了千年萬代的中國文化,并且托住了他當時的風雨江山,這個人還不是讀書最好的楷模嗎?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5

于丹寄語:“通過書山走向真自我”

我想說的讀書真的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讀出一份快樂,讀出來一點自己對它的依賴,讀出來一種判斷。中國的四書《中庸》裡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笃行之五個階段。第一就叫博學之,廣博的讀,開卷有益這事,見到什麼你都念念難道不好嗎。我發現小孩讀書無禁忌,因為什麼都好玩,所以好多家長愁眉苦臉地問我,于老師得怎麼能讓孩子愛念書啊,要我說你要讓孩子覺得念書是遊戲,哪個孩子不愛遊戲啊,他天然的就愛了,你尊重了他他就愛念書了。

博學就夠嗎?大家看看現在手機微信上一天到晚有多少東西,光廣博就夠嗎,得分辨,所以博學之第二句叫審問之。你得像審犯人那樣去審問這些知識到底這裡哪些是僞信息,有什麼觀點是僞命題,不被僞命題綁架這個人才是自由的。

審問完就夠了嗎?不行,慎思之,走走腦子問完了還得想想,就算是這個觀點你覺得它是對的,還得想想它對在哪。今天有多少謠言呢,說這個不好那個不是了,你也想想這個事它成立嗎,這事就對嗎,得慎思。

慎思完了第四步是明辯之,想完了再把它拿出來分辨一下我留下什麼,人去僞存真去粗取精以後,真留下東西是很少的。

留下了就要走第五步笃行之,我笃定不移地去執行它,認定的事情我就按照這個路子一直做下去,所以知行合一,讀書是為了去做。我一直覺得讀書這件事情是我們在一個倉皇不定的判斷中,讓我們内心擁有透徹的理性、清明的途徑,是我們在處處判斷中能夠去僞存真的标準,是我們有很多坎坷艱難的人生裡得大快樂大自由的依據,它是使我們通過書山,走向真自我的那條路。

于丹講述讀書的力量(文化之約于丹讀書閱世)6

聆聽名家心語,學習生活大智慧。更多内容,敬請關注10月4日10:15分BTV文藝頻道(歌華有線22頻道或622頻道)播出的《文化之約》名家大講堂系列之《于丹——讀書閱世、養心明德》

獲取更多文藝精粹,敬請關注“BTV文藝頻道”官方微信賬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