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原裝進口取暖設備?近期,歐洲部分地區如烏克蘭、德國、奧地利、波蘭等,迎來了2022年秋冬之始的第一場雪随着寒冬将至,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甚至上演了“煤炭詐騙”的戲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歐洲原裝進口取暖設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近期,歐洲部分地區如烏克蘭、德國、奧地利、波蘭等,迎來了2022年秋冬之始的第一場雪。随着寒冬将至,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甚至上演了“煤炭詐騙”的戲碼。
為解燃眉之急,歐洲居民将希望放在了熱水袋、電熱毯、電暖氣、熱泵等取暖産品上。因此,“Made in China”的中國家用取暖設備成了歐洲的搶手貨,A股相關公司的股價也一路上漲。
電熱毯出口大增150%
天然氣是歐洲冬季供暖的關鍵燃料,随着天然氣供給持續減少,煤炭、電力等能源在歐洲的價格一路飙漲,甚至連木炭木材等價格也水漲船高。
歐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歐盟能源年通脹率高達41.1%,創1997年開始統計相關數據以來新高;其中天然氣漲幅最高,通脹率達到51.4%。歐洲電力交易所數據顯示,8月底歐洲電力系統均價較年初增加6倍。
此外,多地的取暖費也是成倍增長。據中國家電網,比利時普通家庭平均一年的天然氣賬單已經漲至5900歐元,電費一年約3200歐元。
取暖費飙漲、空調能耗高,面對寒冬與能源緊缺兩大危機,物美價廉、能耗較低的中國家用取暖設備——電暖器、電熱毯和空氣源熱泵等成了歐洲居民争搶的香饽饽。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了一個月左右。不少進口商追加取暖器訂單,帶來了一輪“補單潮”。
目前,市場上的電熱毯功率通常在40W-120W,假設一條額定功率100W的電熱毯開一整晚(10小時)也才耗費1度電,對照近期北歐平均電價約0.31歐元,一年即使加上購買成本(20歐-100歐不等),也遠低于開暖氣的價格。
此外,中國的空氣源熱泵也在歐洲大賣。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保加利亞、波蘭、意大利、西班牙的空氣源熱泵出口同比分别增長614%、373%、198%和71%。
A股“取暖概念股”大漲
在出口訂單大漲的情況下,A股電熱毯龍頭彩虹集團迎來了資金關注。在實現了4天3闆後,9月27日,彩虹集團繼續沖高,一度觸及27.59元/股,刷新近20個月來新高,截至發稿漲幅超7%。
除了電熱毯之外,還有很多上市公司因熱泵等産品受到市場關注。
“白電三巨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均表示,空氣源熱泵産品出口量有明顯提升。海爾提供的數據顯示,公司2022上半年空氣源熱泵出口歐洲的訂單增幅達到200%以上,其中規模最大的市場是法國,增幅36%,其次是意大利與德國,增幅分别為64%和26%。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輪爆發對于主打“取暖”産品的公司而言,或許并不能帶來長久的收益。
彩虹集團9月26日在互動平台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産品以國内銷售為主,出口業務處于前期的起步探索階段,目前取得了一些電熱毯訂單,量小金額低,未對公司營業收入産生實質性的影響。
同時,電熱毯行業因其規模有限,發展較為緩慢,此前一度被稱為“夕陽産業”,相關公司業績表現也并不理想。彩虹集團2022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5.33億元,同比下降10.5%;歸母淨利潤6154.07萬元,同比下降26.05%。
相比之下,市場則更看好熱泵概念股的發展。
海爾方面認為,未來3年是中國熱泵企業的關鍵發展期,更多使用國産核心零部件是一大趨勢,同時預計公司明年海外市場産能将擴大10倍。
機構看好熱泵供應鍊機會
空氣源熱泵,并非是空調,除了能夠制冷供暖外,還可兼具熱水和烘幹等功能。此外,在系統除霜、使用環境、零部件、運行方式等方面也與空調存在較大差異。
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利用裝置,熱泵是電制熱的最有效方式,其顯著的節能、減碳特征成為替代化石能源中低溫熱能生産的最優技術方案。《熱泵助力“碳中和”白皮書》顯示,對于建築行業,相比燃煤鍋爐,熱泵可降低60-80%碳排放。簡單來說,在給房子供暖時,采用熱泵隻需要消耗天然氣20%的能量。
與散煤、燃氣等傳統采暖方式相比,熱泵在能效比與環保等維度優勢明顯,在政策補貼支持下,疊加傳統能源價格飙漲,熱泵經濟性大幅提升,逐漸成為消費者廣泛關注的冬季采暖方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熱泵生産國,具備突出的産業鍊優勢,相關企業有望享受行業高成長紅利。
首先,熱泵經濟性:高度依賴政策補貼與替代方案能源價格。
采暖熱泵較高的購置價格以及消費者對短期利益相對看重構成熱泵滲透率提升的短期障礙。複盤中國與德國熱泵行業的發展曆程,能夠發現為購置熱泵的用戶提供補貼能夠顯著提升熱泵銷售增速;複盤兩次石油危機期間部分國家的熱泵銷量走勢,可以發現替代方案能源價格上漲亦可對熱泵滲透率提升産生正面催化。因此,熱泵的經濟性對政策補貼與替代方案能源價格較為敏感。
其次,市場空間:國内穩定增長,歐洲彈性更佳。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熱泵出口國,占據全球60%左右産能,内銷市場有望受益于“雙碳”目标穩定增長,出口則受益海外需求景氣逐漸成為新動能,據測算,預計2025 年國内熱泵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96 億元,2021-2025 年CAGR 為18.1%;歐洲市場在能源危機背景下,多國積極出台熱泵補貼政策,據測算,預計2025 年歐洲熱泵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0 億歐元,2021-2025 年CAGR 高達23.1%。
投資建議來看,招商證券研報指出:整機制造企業方面,推薦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建議關注日出東方、芬尼科技(拟上市)、萬和電氣、迪森股份與申菱環境;供應鍊配套企業方面,推薦三花智控,建議關注海立股份、大元泵業(機械)與盾安環境。
此外,光伏熱泵也是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安信證券認為,歐洲在碳中和目标下,各國光伏和熱泵的支持政策頻出,未來有望成為光伏熱泵普及速度最快的地區。以目前歐洲和美國的家庭數進行測算,未來光伏熱泵的市場空間或達1400億美元。光伏戶用比例的提升将進一步打開光伏熱泵的市場空間。在2018-2020年全球新增的光伏裝機總量中,中國/歐洲/美國分别占比36.0%/12.8%/12.6%,中國或為未來光伏熱泵最大的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