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老百姓不會種枸杞,來了之後可以在我們這裡學習,我們會将一整套的水肥技術傾囊相授,種好了枸杞,我們也會進行收購。同時,通過我們的枸杞籬架栽培技術,解決了杞農采摘季又要彎腰摘苗木下方的熟果,又要起身摘上端的難題,大大提高了采摘的效率。”6月1日,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紅寺堡基地總經理馬濤介紹道。
甯夏紅寺堡大河鄉,基地周邊的農戶大都是從西海固搬遷上來的生态移民。在移民初期,當地的環境相當惡劣,一年一場風從春吹到冬,因為缺少植被,更是風吹沙子跑。當地移民也曾種植過玉米、小麥、枸杞、葡萄等作物,但是由于幹燥的氣候條件、貧瘠的土壤條件,幾乎是顆粒無收。大批的移民選擇逃離,留下來的也艱辛異常。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選擇在這裡駐紮,不僅長期雇傭600名産業工人,更是在枸杞采摘季節解決季節性農民工3000多人。建設年加工3000噸枸杞原漿生産線和200噸鎖鮮加工車間,每天可生産原漿50噸、普通幹果5噸,儲存能力為1000噸,大大推動了甯夏區現代枸杞産業穩經濟、保增長,發展持續向好。
為解決當地農戶枸杞種植技術缺乏的問題,百瑞源枸杞與3000多戶種植戶建立合作社,從選種育苗、培土種植、水肥處理、枝條修剪、病蟲害防控、采摘嚴選、保鮮運輸等諸多方面提供标準化種植技術培訓。
大河鄉大河村的村民朱小玲說:“我是13年到這裡工作了,已經工作了九年了,我們平均每天工作9個小時,一個月能有3000多的收入,我也攢下了些積蓄,經濟方面比之前寬裕得多。”
據悉,枸杞産業已成為紅寺堡區三大支柱産業之一。截至目前,枸杞種植面積達2.5萬畝,其中:9家企業種植枸杞1.2萬畝,12家合作社、30家種植大戶、800戶農戶種植枸杞1.3萬畝。按照屬地原則劃分:紅寺堡鎮6255畝、大河鄉7530畝、新莊集鄉8132畝、柳泉鄉2860畝、太陽山鎮550畝。年産枸杞幹果3700噸,年産值達1.9億元。
吸納從業人數8000人,其中:枸杞采摘、修剪等田間管理每年可解決農戶就業20萬個工日(相當于600個長期穩定的就業崗位),年創造務工收入2400萬元以上。枸杞種植品種主要為甯杞7、9、10号,良種覆蓋率92.74%,統防統治面積13798畝,統防統治率達55.19%,設施日制幹量達464.93噸,鮮果加工轉化率64.07%。(中國日報甯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薛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