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一夜之間,江蘇鎮江一家面館成了無數人談論的焦點。一名網友發帖稱,面館老闆不給乞讨老人用碗吃面,并指出“要飯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此帖迅即引起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指責面館,甚至提出要抵制它;也有網友質疑,發帖人是在道德綁架,乞讨者有手有腳,不值得同情。面館老闆稱這個老人可能是“職業乞讨”,并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全媒時代,任何稍具争議性的故事,都能動辄被拔高為宏大的道德議題。公号文的情緒撩撥,加之朋友圈的轉發助攻,共同完成了這起公共熱點的輿論動員。《要飯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那樣你連人都不如》,這樣一個典型的自媒體标題,極具感染力和煽動性,并且很容易就喚醒大衆的情緒共鳴。于是,涉事的面館老闆簡直成了大奸大惡的化身,瞬間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而在最初的“一腔義憤”之後,冷靜回看此事的來龍去脈,或許才會有不同的況味吧。
應該說,面館老闆在此事中的做法,的确是存在不妥的。尤其是把面盛在塑料袋裡讓乞讨者食用,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尊重人、不體諒人的嫌疑。而後來,有好心人掏錢給乞讨者買了一次性碗,事情才算是有了一個稍稍體面的收場。對于自己的行為,面館老闆的解釋是,“主要考慮其他顧客感受”。這一說辭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乞讨者的衣着儀表、衛生狀态都不太好,故而很容易給店内食客造成困擾,影響消費體驗。
我們固然可以指責面館老闆的行為欠妥,但是這種“指責”更多還是該就事論事而非上綱上線,動不動就貼上“欺貧愛富”的标簽,并不公平。客觀評價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絕不能基于“最高的道德标準”,而是得還原到具體語境下設身處地去思考。實際的情況是,面館老闆平日裡就飽受乞讨者輪番騷擾之苦,心中怨念積累頗深;并且,當時正值用餐高峰,食客們的就餐環境、消費體驗又确乎是需要維護的——在此前提下,老闆的選擇頗有點無可奈何的意思。
同情弱者是一種高貴的美德,對弱者付出自己的善意,拿出自己的善行,更加難能可貴,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付出了善意,就可以肆意譴責他人的言行,尤其是在沒有充分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如果網友因為面館沒有給乞讨老人用店裡的碗就大肆讨伐,甚至鼓動大家抵制這家面館,那麼面對這家面館即便自己的生意受到影響,也容忍老人在自己店裡“上班式乞讨”的做法,又該如何評價?
自從社交媒介勃興以來,由龐大的圍觀者群體所主張的“嚴苛的道德觀”,每每都成為評判熱點事件中主人公行為對錯的參照系。所謂“旁觀者清”,然而硬币的另一邊是,顯而易見的距離感,正在誘導各種脫離語境的,苛刻的、偏執的道德評價。此事中,面館的老闆算不得是聖人甚至難說是個“好人”,但據此就被歸入壞人、惡人的一類,也未免太過言重了。當我們失去了對人性多元性的包容,那麼在“非善即惡”的評判框架中,總會有太多的凡人被黑化。
面館與乞丐的故事,也許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勸世意義。我們可以以最高的道德标準自律,卻不能将之強加于人,面館老闆就算真的有點差勁,但至少沒有錯得離譜、壞得過分。(然玉)
供圖/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