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生産中,适宜的豬舍溫度是豬群健康的基本保證,是能夠打造豬隻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溫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各階段豬群所需要的适宜溫度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生産管理者能夠正确使用溫度計,以最大限度減小因為溫度的不适當導緻的應激和對生産的影響。
由上表可看出,每個豬舍都需要記錄溫度,并通過溫度的變化調整豬舍的供暖及通風 設施,讓豬群有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一、實際生産中都有哪些常用的溫度計?
位置 - 一般豬舍需要在前、中、後區域挂3個溫度計,可以全面檢測豬舍的溫度,在中間位置溫度适宜的情況下,兩側區域的溫度往往很低。
高度 - 豬舍内不同高度處,其溫度是不同的,特别是冬季有熱源的情況下,舍内上下層之間溫差相當大。正常情況下,溫度計感溫頭的高度應與豬背部平行,這樣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是豬感受到的溫度;溫度計挂的太高,就不再是給豬用的了,也就沒有意義,所以溫度計挂取高度應盡量與豬隻高度一緻,才具有指導價值。而在生産上,我們經常把溫度計挂在與人頭部平行的過道上空,這就不能體現豬所感受到的有效溫度。
如果豬舍内沒有合适的挂溫度計地方,可以在不同季節對不同高度的溫度進行校正,比如說冬季兩米高處比豬背部平行處高2℃的話,那看到溫度計顯示為22℃時,真實的溫度就應該是20℃。
時間 – 進豬前,要提前檢查溫度計是否正常工作;日常使用時,要每天固定時間查看溫度讀數,一般為每天早晚各一次,遇到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異常時,還要增加查看次數,确保豬群正常。
讀取 – 常見溫度計讀取原理一樣,在讀數時,要待溫度計中的液面高度不再變化才能進行,并且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或區域,人的視線要跟液柱面相平。普通液體溫度計的最小分度值為1℃或0.5℃。一般情況下不需要估讀出小于最小刻度的數值。
分析 – 豬舍每天的溫度記錄後,要及時分析跟蹤異常溫度,并找出原因,及時制定對策,防止對豬隻造成影響擴大。
複位 – 每次查看完溫度計後,都要按下中間的按鈕,讓高低溫度計兩條液柱複位。這樣下次查看溫度時才是這段時間内的高低溫度。
好的管理者是會使用數據來管理豬群的。讓員工每天記錄溫度數值,一方面是監督豬群健康情況,同時也會督促員工逐漸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注意事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