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很多童鞋,不懂一些基本的會計術語,今天小編通俗地給大家說說
1【什麼是負債?】
什麼是負債?負債就是讓一個沒錢的企業有錢購買原材料、固定資産,先借雞下蛋。如果沒有發生禽流感,下的蛋夠多,那麼,這種負責經營被人們贊為有膽有識;如果借的母雞突然變成公雞沒下出蛋,那麼,這種負債經營被趙本山稱為"不幹正經事"。所以我們會計人員有責任按照資産負債率的要求,預防免"母雞變公雞"的風險。
2【資産與費用】
極端的講,費用就是瞬間的資産,資産就是長期的費用,所有資産最終都會通過折舊、攤銷、減值以及處置等方式走進利潤表。
隐藏在資産負債表中的費用,就是資産的水分,那麼負債中有沒有水分呢?實際上,負債中也存在水分。隐藏在資産負債表中的收入,就是負債的水分,也就是永遠支付不出去的負債。費用的資本化處理,就是隐藏在資産負債表中的費用;收入的負債化處理,比如計入預收賬款、應付賬款甚至其他應付款,就是隐藏在資産負債表中的收入。
3【戲說"折舊"】
折舊好像一個搬運工,将資産負債表中購買固定資産的支出一點一點地"搬到"利潤表中去。有勻速的搬運方法,比如年限總和法、工作量法;有先多搬點,以後再少搬點的方法,如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有時稅務會說,你搬這麼快想多抵稅,沒門。會計回答說,我哪有這個膽,稅怎麼交聽你的。這就是資産計稅基礎和賬面價值之間存在差額的原因。
不論依據會計慣例還是稅務規定,你都不能立即購買固定資産的支出進行"費用化",因為固定資産具有長期使用價值,你隻能在使用年限中,逐步将采購支出"費用化"。飯要一口一口吃,這種"吃法"就稱為固定資産折舊,逐步"吃到"利潤表中去。另外,對于現金流量表來講,那可要一口吃下,因為它吃的就是現金支出。
至于折舊方法的理解,就更簡單了,反正就這一碗飯了,你慢慢品就是"年限平均法";你餓了,猴急猴急地吃,就是"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計算吃的快慢,就是套套數學公式,有什麼難呢?
5【憑證】是連接企業經營活動和會計賬簿信息的橋梁,橋斷了,路就不通了。
6【對方科目】是會計行當中對愛人與對象之間的專用術語。
7【權責發生制】是惡意者掩飾經營劣迹的粉底霜。
8【收付實現制】是正義者揭露經營惡果的殺手锏。
9【陰陽合同】為了避稅,有意簽署兩份制式相同但金額不同的合同,金額高的用于執行,金額低的用于納稅,其目的就是為了少交稅。
10【業務招待費】是藏污納垢之地,送給别人的、招待自己的全都裝了進去!
11【坐支】在收支兩條線的情況下,坐支就是收到銷售款不入賬,直接花掉。
12【小金庫】收到現金後不讓會計入賬,冀圖在賬外支配,小金庫往往與偷稅、貪污關聯度高。
13【傳票】不是法院的傳票,而是會計憑證的俗稱。你不要清楚,要是單位來了審計人員讓拿傳票,不要鬧出笑話到處去找法院的傳票。
14【替票】報銷時,因為未能正常取得發票,而用B發票去報銷A費用。
15【套票】印上了真發票号碼的假發票,這是發票販子們騙人的常用手段。
16【挂賬】資金以借款名義支出後,未取得票據報銷,也未歸還,在會計賬上一直以債權面目示人,實質是公司的潛虧。
17【流水賬】資金支出的序時賬,按時間先後排列,一般未經人為加工,真實性較高。
18【未賬】為粉飾會計信息,隐瞞已發生的經濟業務,幹脆先不做賬務處理,使之不在會計賬表中體現,讓審計監管更難于發現。
19【财務總監】比CEO少了一杆的那位,就是CFO了。
20【出納】是公司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管錢的總管家,老總有時都得讓她三分,因為很多時候不是老婆就是小三。
21【洗大澡】上市公司預計今後數年将持續虧損,索性一次虧夠,以期下一年度能扭虧為盈,上市公司面臨被ST時慣用的伎倆。
22【盈餘管理】粉飾會計報表的雅呼,目的是為了讓報表更好看或為平滑業績,但都會通過形式上合法、合規的手段操作。
23【鐵公雞】上市公司有盈利但從不回報股民,既不分紅也不贈股,"鐵公雞"是股民對這類上市公司的蔑稱。
本文由“晨陽财稅”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