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春晚常客,不得不提起的一個人,那就是趙本山。
從1990年始,總共上了21次春晚,
在春晚小品中有高達16次都獲得了一等獎。
事業方面蒸蒸日上,還培養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
家庭方面,趙本山兒女雙全,一共四個孩子,
但這些孩子并不是都由一人所生,
小一些的趙一楠和趙一涵是由現任妻子馬麗娟所生,
大一些的趙玉芳和趙鐵蛋是前妻葛淑珍的子女。
原本在趙本山火了以後,并沒有媒體過多地關注葛淑珍一家,
直到1992年,趙本山與小他8歲的馬麗娟再婚了,
各個媒體不僅針對這次的婚姻,
就連曾經和葛淑珍的婚姻戀情都被翻了出來,
在媒體的誇張報道下,
正上學的趙玉芳也受到了影響,
父母離異的孩子在這些孩子中顯得很獨特,
學校裡的同學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着她,
或同情或鄙夷,還對她說一些風涼話,
趙玉芳在這種環境中也不願再與周圍人交流,逐漸變得有些孤僻。
趙玉芳身上發生的明顯的改變被葛淑珍發現,
知道這都是由于自己和趙本山離婚而引起的,
其實她明白,自己和趙本山相差太大了,
離婚對雙方,對孩子都有好處的,
于是葛淑珍也就此放手,
獨自帶着趙玉芳和鐵蛋生活。
雖然夫妻離異,但并不代表趙本山就不愛這兩個孩子。
離婚時,趙本山認為自己對不起葛淑珍,所以選擇淨身出戶,
連夏利轎車以及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都留給了葛淑珍,
此後姐弟倆的日常花銷都是由趙本山來支出的。
趙本山剛剛和馬麗娟結婚時,還曾對她說過:
如果對趙玉芳不好,那他會立即選擇離婚。
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女兒依舊是同樣的話語,
趙玉芳看到的時候眼淚不由自主地留下來。
不過既然趙本山不想和葛淑珍在一起,那為什麼還會結婚呢?
其實這完全是“包辦婚姻”。
趙本山在22歲還未出名的時候,
因為“幹媽”的催婚,在一次相親時認識了葛淑珍,
趙本山的父母在他還小的時候就離異了,
他是靠吃百家飯長大的,
是“幹媽”拿出他的結婚錢,才順利娶回了葛淑珍,
結婚當天,剛剛舉辦完婚禮儀式,趙本山就帶着斧子出去劈柴了。
葛淑珍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卻很會持家,
不僅把家打理地井井有條,
還繼1979年生下女兒趙玉芳後,又在1982年生下了兒子,
兒子因為天生聾啞,還有衆多病症,被取名為鐵蛋。
原本以為會一生幸福,
但家庭卻在趙玉芳11歲的時候支離破碎了。
趙本山憑借1990年在春晚表演的小品《相親》一炮而紅,
讓更多的觀衆認識了他。
但葛淑珍隻是一個普通的村中婦女,
經常在家獨自照顧女兒和病重的兒子。
而在趙本山看來,他從來都不喜歡這種包辦婚姻,
以前不過是自己都吃不飽飯,
何況再娶一個媳婦呢?由于巨大的差距,
趙本山向葛淑珍提出來離婚。
父母離異後的生活給趙玉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但相比于自己,她更心疼母親,
經常會幫母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好在趙玉芳并不是剛剛開始學習做家務,
因為早在她四歲的時候就要留在家裡照顧弟弟,
對于家務也已經極其熟練了,現在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在趙本山還不出名的時候,經常在外尋找演出機會,
把精力全都放在了他自己的事業上,
家裡的重擔全都放在了母親身上,
但為了弟弟的病,母親也整天忙碌幹活,
趙玉芳隻能擔任照顧弟弟的任務。
因為弟弟的病情,隻能不斷吃藥,
但原本就先天性聾啞,
很多時候需要趙玉芳喂弟弟吃藥,
可惜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在身邊,隻能默默咽下疼痛與委屈。
同齡人都可以無憂無慮地出門玩耍,
趙玉芳卻連門都出不了,
偶爾可以從窗戶外飄來别人家孩子的笑聲,
眼中流露出羨慕後,又轉身繼續照顧弟弟,
母親很心疼女兒卻也沒有辦法。
趙玉芳還未從父母離異的悲痛中走出來,就又要迎來新的打擊。
1994年年末,鐵蛋心髒病突發而離世。
自幼一直都是趙玉芳在照顧弟弟,
弟弟稍大一些,也都是她耐心陪伴弟弟玩耍,
見證弟弟慢慢成長起來。
姐弟之間的感情自然不可同日語,
甚至弟弟離世的消息比父母離異還要令趙玉芳難以接受。
趙本山在得知消息後,懷揣着悲痛的心情回到老家,
和前妻葛淑珍一起處理兒子的後事。
其實,趙本山很愛自己的孩子,也知道鐵蛋的病情很嚴重,
曾留給葛淑珍二十幾萬用了治療兒子的病。
二十萬聽起來很多,但弟弟的病是一個無底洞,
葛淑珍也必須外出工作來補貼家用,
可自己不曾有過什麼高學曆,
找的工作也都是在做苦工,
有一次她在一家火鍋店裡做洗碗工,
本不想告訴兒女,卻意外被趙玉芳發現了,
趙玉芳心疼母親,不想讓她繼續這樣勞累,
但葛淑珍沒有順應女兒的心意,繼續做洗碗工,
一個月後拿到了150元的工資,
雖然錢少,但她不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
對于兒子的病情,她舍得用全部的錢來買藥。
可如今,兒子的離去是在她脆弱的心靈給予了重大打擊,
整天以淚洗面,不吃不喝,
趙玉芳每天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照顧媽媽。
可是媽媽始終無法擺脫悲痛的情緒,
趙玉芳想盡辦法也沒有看到媽媽的笑臉。
最後隻能勸媽媽出去找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葛淑珍也意識到不能這樣低沉下去,
她還有一個女兒需要照顧,
于是去批發了一些襪子、帽子等,在街頭擺地攤。
趙玉芳為了陪伴母親,
放學後都會來到地攤和母親一起,一直到天黑後才回家。
但由于葛淑珍的性格與經曆,
不會像同行那樣去吆喝、攬客,
一天下來還不如打苦工掙得多,
後來好不容易學到了一些精髓,
卻遭遇了驅逐,也隻能放棄擺地攤了。
随後葛淑珍不顧趙玉芳的擔憂,
再一次打起了苦工,每天長時間工作,
賺來的錢卻隻有一二百,
雖然兒子離世了,女兒也有前夫來供應花銷,
但葛淑珍還是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在了女兒身上。
按照她的話來說,雖然女兒的生活不差這一兩百,
但這一兩百也依然可以讓她的生活過得再好一些。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趙玉芳接到大連外國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若是趙玉芳去了學校,那家裡就隻有葛淑珍一個人了,
她不想獨自呆在家裡,就和女兒一起去了大連。
葛淑珍并沒有因為曾經和趙本山結過婚而進行炒作,
一直本本分分的工作,也沒有獲得很多收入,
在大連也隻能在學校附近租一間小房子來居住,
為了維持生活,她做過營業員,也賣過盒飯、手套,
每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周末女兒回家了。
當時有不少人主動追求她,
葛淑珍明白對方不良用意後,就主動斷絕了聯系。
趙玉芳很惱怒這樣的人,
若是真心喜歡她媽媽,那麼她不僅支持,還會給他們牽線,
若是為錢而來,那就斷絕關系。
趙玉芳了解自己的媽媽,她肯定不願過這樣的生活,
乞丐還不食嗟來之食呢!
媽媽有她自己的骨氣與自尊,不願去過求來的生活。
趙玉芳畢業以後和母親一起在大連生活,
葛淑珍看到她有了工作以後,也放下心來,
花了2萬盤下了一家飯店,名為“味真香”,
炒菜時從不吝啬油鹽,客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原本的兩個廚師已經忙不過來了,
隻能又雇傭了幾個,每月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在趙玉芳要轉戰沈陽時,她因為舍不得自己開的這家飯店,
所以就留在了大連。
雖然母親沒有同趙玉芳一起前往大連,
但到了年紀該有的催婚卻沒少,
就連父親每次見到她時也避免不了這一話題。
可因為幼時父母的婚姻給趙玉芳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所以直到27歲都沒有戀愛的想法。
終于在2007年,她迎來了原本受父親反對的愛情。
他名叫汪洋,父母都是農民出生,
收入也不是很穩定,更何況還沒有一套像樣的房子,
趙本山覺得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多次投出反對票。
汪洋還因為他們的反對曾吞服安眠藥,
趙玉芳也是好不容易才遇到了自己的真愛,怎會甘願放棄。
以結婚對象若不是汪洋,那她就堅決不結婚為由,
最終還是讓趙本山點了頭。
在趙玉芳結婚的前一天,父女進行了一次談話,
趙本山用真摯的感情打動了她,也終于解開了她多年的心結。
第二天,在趙本山安排下,她和汪洋步入了婚姻殿堂。
整個婚禮現場都是以粉紅色為主調,布置的很溫馨浪漫,
趙本山為了嫁女兒還拿出幾百萬,以示重視。
他還帶着自己的弟子們作為趙玉芳的後盾,
大有汪洋若是欺負自己的女兒就和他拼命地架勢。
對于女兒也說過,不要讓她欺負汪洋,要好好過日子。
真情的談話讓趙玉芳和汪洋都留下了淚水,
對于父親的囑托也都不斷地點頭。
除此之外,趙本山沒有邀請任何明星大腕,
隻是一個低調的嫁女兒過程。
婚禮當天,不隻有自己的親生父母,
連繼母馬麗娟也來到了現場,
可父親找到了他的愛情,母親依然是獨自一人,
又讓她感慨許久,差點讓眼淚都掉下來。
結婚後,趙玉芳一直心疼母親,在獲得丈夫同意後,
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居住,
趙玉芳曾經建議母親再找一個老伴,
一個可以依靠、照顧她的人,卻被母親拒絕了,
她也隻能放棄這個想法。
好在有母親和她夫妻二人一起生活也不顯孤單,
空閑時還會帶她出去遊玩。
趙玉芳和汪洋結婚兩年多生下了一個兒子,
葛淑珍主動擔任起照顧外孫的任務,還不辭辛勞,打理家務。
除了母親,趙玉芳也很愛自己的父親和繼母。
每逢過年過節,趙玉芳都會去看望他們,
雖然趙本山很富有,
但對于女兒一家的心意深有感觸,也不曾嫌棄過什麼。
對于自己的孫子也是疼愛有加,
還曾帶着九歲的孫子開拍《劉老根3》。
馬麗娟雖是繼母,但對趙玉芳還是很好的。
在趙玉芳讀書時,她也會給繼女打生活費。
也許趙玉芳的童年因父母離異而不幸,
但父母對她的愛卻從未消逝,如今的生活也很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