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學的人文,往往是愚昧的;但反過來,沒有人文的科學是危險的”
——尹烨
現如今新高考政策的執行,破除了“一考定終身”,在新的高考方案中,不分科文理成為改革的新趨勢,由原來的兩種選擇,變成了12種新的組合方式。
文理學科的分界線不再明顯,目的是讓學生們在均衡發展的基礎上,對擅長的科目精益求精,在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有更廣闊的發展。
3 1 2新高考政策下,如何選出最優組合?
在自由靈活挑選科目的條件下,令考生頭疼的問題又出現了,如何才能找到最優組合。
如今的12種選擇中,考生在選科之前,除了考慮将來就業方向以外,也要兼顧考生自身的興趣發展,把自己的優勢學科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揚長避短。
多方面了解自身的學習能力,多與老師家長及時溝通,選出最适合學生的方案。
下面就結合2021年考生的經驗,給面臨選課組合的考生,推薦幾種适合的組合:
1.物理 化學 生物
這種方式是最傳統的組合方式,也是目前來看選擇最多的組合方式,因為選擇物化生組合,高考99%的高校和專業都可以選擇,而且這是純理科組合,符合學生的思維導向。
2. 曆史 化學 生物:
物理成績實在不好,且偏理科的學生們,可選擇曆史,再搭配一個化學和生物,可報考的專業範圍要比純文科組合史地政要好。
3. 物理 生物 地理
根據新政策來看,考生必須在物理與曆史中做出選擇,大部分同學在考慮未來專業的情況下會選擇物理,剩下的組合中化學相對來說比較難,地理與生物難度相對較小,而且地理是偏向于理科的科目,不會讓思維出現太大的偏差。
不過在2022年高考,為了挽救化學,一些大熱門專業要求物理化學同時選擇,如果不選化學在報考時可能會遇到問題,這一點考生需要注意,下決定前,多翻閱報考大綱。
分析:
從上述推薦的3種組合來看,雖然新高考模式下,沒有明确的文理科之分了,但是選擇物理就是偏向理科,選擇曆史就是偏向文科。
畢竟文理科思維模式不同,學習的方向也不同,今後的職業方向也不同,所以适合的學生類型也不同。
從前大文大理分科,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穿衣打扮和外貌上就有着很大的區别。
2張圖展現,文科生VS理科生穿衣打扮上的不同
圖一:理科男生VS文科男生
理科男生也就是傳說中的理工男,理性思維發達,直白點來講就是“直男”,從穿衣打扮上也是如此,以平頭和簡單的衣服為主,大多帶着象征着智慧的眼鏡。
文科男生則非常注重外貌,會專門花一些時間在穿衣打扮上,比如下圖的文科男生,頭發型到妝容都透露着精緻。
圖二:理科女生VS文科女生
如下圖所示,左邊理科女生帶着眼鏡,梳着幹淨利落的短發,穿着校服,給人一種學霸的感覺,而右邊的文科女生,則是畫着精緻的妝容,穿着漂亮時尚的小裙子,乍一看就是美女。
文科理科誰是赢家?
經過比較與分析後,文科與理科之間的差距與優勢一目了然,目前來看理科生優勢更加明顯一點,選擇了理科不代表就有了穩定的工作,重視理科而輕視文科的現象一直存在着,但未來是多元化的社會,人才需求也變得多元化。
無論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為了就業還是興趣,文科與理科的發展都不應該分開,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社會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筆者寄語:
無論最終選擇了哪個學科,都要對自己負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也别忘記當下的就業形勢來選擇。
高一學生在選學科時要記住,1.不要人雲亦雲,随波逐流;2.不要感性選擇,要理性分析;3.不要憑興趣愛好選擇。
在新高考下還需要注意,選科與大學選擇的專業方向挂鈎,結合興趣的同時着重考慮大學的專業以及大學畢業後職業的規劃,不要為了找工作而發愁。
就業市場競争壓力如此之大,家長和考生們沒有意識到,職業規劃已經越來越近。
就業方向上理科的選擇會比文科廣泛一些,熱門的計算機、财管、建築等專業。
文科的經濟學、新聞學、語言類、法學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作為選擇困難戶的考生們要深思熟慮,提前做好規劃。
今日話題:
你認為在社會發展中,文科生和理科生誰的貢獻更大呢?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