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shein 估值縮水

shein 估值縮水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15 22:17:03

shein 估值縮水?點藍字關注,不迷路~有人說,這是“牆内開花牆外香”,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shein 估值縮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shein 估值縮水(估值千億美元SHEIN拟2024年在美IPO)1

shein 估值縮水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有人說,這是“牆内開花牆外香”。

據海外媒體報道,快時尚巨頭SHEIN尋求最快于2024年在美國進行IPO,估值約為1000億美元。除了SHEIN,最近國内許多與“穿”有關的企業動作頻頻,這些企業又有哪些制勝法寶?

SHEIN成功的“秘笈”

公開信息顯示,SHEIN(希音)以跨境電商為主營業務,是一家主要受衆為年輕女生的跨境自有品牌快時尚電商平台,甚至被業内稱為“線上低配版Zara”以及“海外版拼多多”,用幾個詞語來形容其優勢,那就是“多快新省”,即品類多、上新快、款式新、價格低,在國内市場基本看不到它。

SHEIN于2008年就已成立,公司從2015年開始走上增長快車道。綜合多家證券公司研報和市場報道來看,截至2020年SHEIN連續6年增速超100%,2020年營收約100億美元,2021年銷售額或較上一年翻倍。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快時尚巨頭ZARA所屬的Inditex集團業績增速在2015年後的幾年間持續放緩,直到2019年開始恢複,但随後又因為疫情的影響而陷入負增長,直至2021年才複蘇。

公開資料顯示,在成立僅僅一年後,SHEIN就拿到了集富亞洲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此後受益于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與知名度提升,SHEIN又迅速完成了多輪融資。SHEIN在2020年完成了E輪融資,當時估值已經超過150億美元。就在今年,又有消息指出,這家全球快時尚電商品牌平台已經完成最新一輪融資,這輪融資的參與方包括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資集團),以及SHEIN此前的機構投資者老虎環球基金和紅杉中國,募集資金規模在10億~20億美元。該輪融資後,SHEIN的估值将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其實,SHEIN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海外上市的消息。如果SHEIN估值真的達到1000億美元,将超過歐美快時尚品牌H&M和Zara的總和,該公司也将憑借這個身價跻身“全球獨角獸第一梯隊”。

對SHEIN的成功,有海外媒體這麼認為,SHEIN自建了一套管理供應鍊的系統,通過自己的管理軟件,和供應商共享客戶實時數據,并借此指導設計、管理生産過程,效率遠超同行。記者發現,今年2月廣州市發改委印發了《廣州市2022年重點項目計劃》的通知,透露SHEIN的灣區供應鍊總部項目落戶增城中新鎮,總投資15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330萬平方米。

事實上,不僅是SHEIN,在中國“大且全”的供應鍊基礎上、在跨境貿易政策的支持下,跨境電商正在迎來一波新的發展熱潮。那麼,SHEIN有何制勝法寶?

Nebula Brands聯合創始人王彥植對記者表示,“對于SHEIN的核心競争力,SHEIN早期借助互聯網的流量紅利,然後通過選品的形式選中了泳裝婚紗,給自己做了一個原始積累。随後,SHEIN加強對供應鍊的把控,以及通過收購模式來占據市場,從而快速達到市場布局并實現業績增長。其實,早期的互聯網流量思路一直被沿用到現在,而且整個市場現在都在這麼做。不過,現在是通過更正規的廣告形式來進行推廣,但思路還是兩種:一種是選品,通過選出來爆款的産品,從而帶動整個網站流量的上升。還有一種就是走品牌路線,持續長時間的投入,打造一個精品策略。”

“SHEIN最強的競争力還是對供應鍊的把控,對于供應鍊當中的工廠,他們會先打款給這些供應鍊廠商,從而控制他們能夠更快、更好、更配合的生産出他們需要的産品。通過對供應商的把控,SHEIN可以把成本(額外的排産、時間成本等隐性成本)和售價都壓縮到非常低的水平,通過走量來達到整體的營收和利潤。所以,很多競品很難切入他們的生态,因為也沒有龐大的訂單、資金、産品線來支持。然後,SHEIN收購之路也值得一說,他們的早期收購直接占據了一些市場,收購美國的品牌從而進入美國市場。品牌收購加運營,通過自身的供應鍊的優勢等占據市場。”王彥植說。

國内服裝品牌加速收購國際大牌

過去,曾經靠着時尚度和上新速度,歐美快時尚服裝品牌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随着海外快時尚品牌在國内退潮,本土新品牌不斷崛起,國内服裝品牌正在加速國際大牌的收購。在業内人士看來,當國内市場增長放緩的時候,如何尋新增量?收購國外品牌、借此發展國際市場是本土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全球化市場裡,收購國外品牌能實現國内外服裝文化和品牌的融合,加速實現本土品牌國際化。

今年6月,李甯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非凡中國”)召開股東特别大會,審議通過收購英國百年鞋履品牌 Clarks。非凡中國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完成認購LionRock Capital Partners QiLe Limited股份及收購其購買股東貸款的非常重大收購事項,在股東于股東特别大會上批準該協議及據此拟進行的交易後,該協議項下所有條件均已獲達成。完成後,目标将成為公司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及目标集團的業績将綜合入賬至集團的财務報表。根據之前的公告,非凡中國斥資5100萬英鎊收購LionRock公司51%的股份,創立于1825年的Clarks是LionRock的全資附屬公司。

記者梳理了非凡中國這家公司過去幾年裡的并購動向。2020年,非凡中國斥資4662萬港元收購中國香港服裝品牌堡獅龍66.6%股份;随後,非凡中國曾花費5000萬港元,從港股上市公司時代集團手中收購了Sitoy A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的全部股權,這次收購的目标公司擁有高級鞋履及配飾品牌Amedeo Testoni(鐵獅東尼)以及該品牌副線i29。加上此次收購Clarks,兩年多來這家公司通過并購擴張自己的多品牌商業版圖。

過去,許多服裝公司開始加速海外并購的步伐,許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國際品牌成為主要的并購目标。例如,2009年以來安踏相繼收購了FILA、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Kingkow和始祖鳥的母公司Amer Sports等,将産品矩陣擴充到服裝和鞋類、網球裝備、滑雪裝備、運動腕表、跑步機等品類。七匹狼此前曾以3.2億元投資著名品牌Karl Lagerfeld的中國運營實體,獲得KLSH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标使用權。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為,由于社會分工和成本等原因,國際産業轉移一直在發生。從發展方向角度看,國際産業調整轉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務化方向發展,知識産權等作為技術服務,李甯和安踏等企業并購歐美大牌、日韓品牌也是産業轉移的結果;從工序分工角度看,國際産業由生産環節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轉移,品牌作為營銷環節的一部分,李甯和安踏等企業并購歐美大牌、日韓品牌也是一種必然。

他認為,從目前來看,國内傳統鞋服行業經過高速發展,現在處于成熟階段,市場規模難以有新增機會。從供給端看,随着消費升級和分化,鞋服新勢力紛紛增加投資,使得鞋服行業供給和行業規模迅速擴大,擠壓搶占傳統鞋服企業市場空間。行業紅利期已過,躺赢時代不複存在,市場占有率不是共同增長而是此消彼長,在行業紅利消失,行業競争非常激烈的情況下,單靠運營已經無力推動主營業務增長,大家紛紛在戰略層面展開角逐,多元産品升級、多元創業和多元并購。商家根據市場細分和多樣化消費需求,開發出适合不同細分市場。

來源:創業資本彙(ID:chuangyzbh)

編輯:葉舒筠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