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作為滋補品的一種,自古便與燕窩、魚翅、鮑魚等一起被列為海八珍,營養價值極高。海參和鮑魚一樣,分為新鮮海參和幹海參,新鮮海參也可以買的到,但是多數人不會處理,下面介紹新鮮海參買回加後處理方法。
鮮海參的處理方法1第一步:把鮮活的鮮海參買回家以後,一定要及時破腹取髒,否則海參會很快消瘦,甚至還會自溶為液體。方法很簡單,就是剖開鮮海參的肚子,把肚子裡面的腸胃等東西摘淨,然後用洗水洗淨,再摘除參嘴。2第二步:把洗淨的海參放入開水中煮大約45分鐘,把海參煮到縮小、用手摸感覺有彈性時撈出。這一步也可以這麼做,就是把洗淨的海參放入高壓鍋内蒸30分鐘左右。3第三步:再把海參放進淘米水中煮1~2小時,待海參煮得軟嫩時取出。4第四步:用涼水将海參清洗,放入純淨水或涼水中浸泡。一般要浸泡兩天,中間注意多換幾次水。如果放在冰箱的保鮮室内浸泡,可以少換幾次水。5第五步:經過兩天的浸泡後,你會發現海參的個頭明顯比剛煮完時大了許多,顯得更柔軟了,這樣的海參才可以用于制作各種美食。6保存方法:處理好的海參如果一時吃不完,可将每個海參用小塑料袋單獨包裝,放在冰箱冷凍室,随吃随拿。食用時隻需将海參用水化開即可,随意食用,每天一根最好。
鮮海參的做法如下:
主料:海參(900克)
輔料:澱粉(玉米)(15克)
調料:胡椒粉(15克) 大蔥(20克) 姜(5克) 黃酒(15克) 醬油(45克) 冰糖(15克) 鹽(5克) 香油(10克) 姜汁(8克)
做法:
1. 将蔥洗淨切段,與姜、酒,水煮開鍋後放入刺參燙5分鐘;
2. 撈出刺參,去五髒洗淨;
3. 将炒鍋燒熱,放刺參,再放入高湯600毫升、醬油、冰糖、鹽、香油、味精、姜汁炒香;
4. 滾鍋後加蓋焖煮至湯汁剩一半時,淋入用澱粉調的芡汁,兜勻盛盤,撒上胡椒粉即可。
新鮮海參挑選主要看是否有化皮現象 就是海參表面是否出現潰爛 出現潰爛的就不能要,在一個就是看海參皮子的厚實度(鮮海參雖然大的好,但大的可能是小的憋了一肚子水顯得大,所以要仔細挑) 皮質越厚 用手掐起來 感覺越緊密的越好 表明生長時間較長,再就是野生的要比圈養的好。野生海參與圈養海參的區别
1、從培育來看:野生海參的培育首先是選擇優質種參,經繁殖,孵化,成幼苗後投放藻類餌料培育暫養。當海參長到體重1克左右,進行底播增殖培育。撒播海底後,海參完全是純自然生長、純自然放養,完全食用海底自然餌料,不投放任何餌料。而圈養海參是從培育開始都是人工養殖的。2、從外觀上看:
野生刺參外觀顔色呈黑褐色,呈棒槌形,4—6排刺,并且刺型規整。海參皮質厚,膠原蛋白含量高,組織密實;圈養刺參顔色發黃綠色,皮質薄,膠原蛋白含量低,組織稀疏;
3、從生長的環境看:
野生刺參自然生長的海域一般水流平緩,潮流暢通,水中氧、鹽含量豐富适宜,水質清新無污染;海底自然暗礁衆多,适宜海參活動、栖息;海中自然生長的海藻繁茂,海底綠藻、浮遊生物豐富,食源新鮮、營養充足,海參發育健壯;圈養刺參生活的圈養池内水流近于死水,氧、鹽更新緩慢,含量不足;池水淺,水溫高,池底多為人工投放的石頭、瓦片、舊輪胎等作為海參栖息的人工參礁,根本沒有自然活性,浮遊生物少,不利于海參正常生長發育;
4、從生長的過程看:
海參的生長過程比較緩慢,野生刺參基本遵循了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的法則,采捕自然食物,靠自身機體抵禦疾病與敵害,能生存下來并得以發育成熟的,基本上都是健康、強壯的成熟個體;圈養刺參為保證它的成活率,在育苗室中就被大量注入了抗生素;長到一定規格投入圈養池後,仍繼續注入抗生素,同時為了盡快上市銷售,大量使用催生飼料,或在餌料中添加生長素,使其個體快速增長,而完全違背了自然生長規律,忽略了海參自身營養的積累。另外,因圈養刺參食物主要來源是喂養飼料,并且圈養刺參需要疫苗,定期進行藥物殺菌,以防病蟲害。更為嚴重的是,長期大量使用的抗生素、生長素等化學物質,沉積于海參體内,而海參自身不具備排解化學物質的能力,吸收進身體的化學有害物質無法排出體外,而這樣的海參被人食用以後,不僅不能完全達到滋養進補的效果,同時還會因參體中所吸入的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傷害。
5、從發制口感上看:
野生刺參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時間稍長一點,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煮制後的海參參體有彈性,刺透亮,肉質筋道,有咬頭,口感好;圈養刺參不耐煮,煮的時間稍長就發馕,肉質缺乏韌性,口感不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