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虢國是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先是東西虢,後有南北虢。東虢的第一任君主是虢仲,位于現在河南荥陽一帶,直到公元前767年,被鄭國所滅。西虢的君主是虢叔,在今陝西寶雞一帶。西周晚期遷到河南三門峽一帶,定都上陽(即今天三門峽青龍澗河北岸的李家窯村一帶),因為橫跨黃河南北兩岸,所以後人又将黃河之南稱南虢,黃河之北稱北虢。
虢仲、虢叔兩人都是周文王姬昌的胞弟,周文王伐纣滅商後,便将兩個弟弟分别封為虢國國君,以拱衛王室。虢國直到公元前655元,才被強大起來的晉國所滅,徹底退出曆史。但是如果我們看史書或者電視劇時,發現很多都将虢國稱為郭國,這是為什麼呢?小編查閱資料,從以下三方面做出分析,希望能幫助大家有所收獲。
一、古文獻相關記載
在一些比較出名的古文獻中,人們就将“虢”寫成“郭”,例如:《新序》卷五則雲:“武王學于虢叔。”而《白虎通》卻雲:“周公師郭叔。”同樣是“虢叔”,《白虎通》卻用了“郭”字來替代。還有《公羊傳·僖公二年》中記載晉獻公雲:“吾欲攻郭,則虞救之;吾欲攻虞,則郭救之,如之何?”此處的“郭”就是指“虢國”。
而且從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也有相關文字表明,當時的官方已經認可将“虢”寫成“郭”。
二、虢國後裔以郭為姓《姓氏探源》中記載了一段虢國的曆史:“其先出自周王季之中子,為文王卿士,食采于虢;至于武王,賜而封之,後世謂之虢。春秋時為晉所并,遭戰國、秦漢,子孫分流,來居荊土,氏國立姓焉。”也就是說虢國滅亡後,子孫流亡,用國為姓,但這并不能證明虢國子孫這時就用了“郭”字為姓,也有可能是“虢”字。
而在唐代書法家顔真卿為郭子儀之父郭敬之撰文并書寫的碑文中說:“溯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為郭,因而氏焉。”就是說,顔真卿認為,郭家祖上出于虢叔,因為是“虢”,所以用“郭”為姓。顔真卿敢這麼說,郭子儀也沒有異議,兩人又都是官方要員,可見當時主流文化也是認同這種說法的。
而且《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有記載:“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東虢……‘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因以為氏”。再次确認,郭姓源自于周王朝的姬姓,與虢同源。可見當時官方就認為虢國後裔以“郭”為姓,那有時将虢國又稱郭國,也就理所當然了。
三、“虢”與“郭”讀音相近,意思相同《春秋公羊傳》中記載:“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可見當時人們認為“虢”與“郭”發音相通,所以可以通用。謝鈞祥在編著的《新編百家姓》中就認為“郭姓出于虢氏聲轉的姓”。說明有很多研究姓氏的專家都贊同這種因發音相同而通用的說法。
除此之外,“虢”與“郭”的意思也相同,都有皮革之意。這或許是虢又寫作郭的真正原因。
董作賓的《小屯殷墟文字乙編》、郭若愚的《殷墟文字綴合》、郭沫若的《殷契粹編》中都收有形狀不同的“虢”字,可見“虢”字出現在甲骨文中的次數還是比較多的,這也說明“虢”字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普遍非常通俗的字。但清代段玉裁注解的《說文解字》中認為“虢”字本義久廢。
甲骨文或者西周的金文中有寫法不一樣的“虢”字,但其實都反應的是殷、周以不同的方式捕獵老虎。老虎在當時的地位非同尋常,人們對能捕獵老虎的人非常崇拜,獵虎者的地位也非常高。我們從《水浒傳》中武松打虎一節就可以想象。
而古人捉虎,大部分都是為了謀求虎皮,所以,作為一國之君的周天子自然也會将與虎皮賜給王公大臣作為一種高級獎賞。而關于虎皮的有虎皮大衣、虎皮铠甲,虎皮車帷、車筆。像出土的宣王時期的銘文中就有“朱虢程靳”。而這“朱虢”指的是一件赤紅色的皮革。“朱虢程”指的是車轼當中用朱紅色皮革包裹的把手部位。在當時,朱是最高等級的顔色,所以深受貴族喜歡。在這裡,可以發現“虢”字在古代還有皮革的意思。
那麼,“郭”字在古代是什麼意思呢?《說文》中有确鑿記載:“郭,外城也。”《管子》中也有記載:“内之為城,外之為郭。”可見,“郭”作為外城使用的意思在當時比較普便。
但除此之外,“郭”字也有皮革的意思。《辭海》記載:“鞹通郭,皮也。”鞹讀音kuò ,本身就有去掉毛的動物皮之意,而且通“郭”。而且還有王冰注解《素問·湯液醪醴論》中記載的“津液充郭”,認為“郭,皮也。”意思是津液使外皮充實、潤澤。所以兩字意思相同,也極有可能是虢國為何又稱郭國的原因。
綜上所述,因為當年主流文化認可了“虢”與“郭”的通用關系,虢國滅亡後,虢國後裔以“郭”為姓,因為遷居各地,便将這種通用關系大大擴散化,再加上“虢”“郭”的同音同義,都使得人們一直将虢國稱為郭國。
參考文獻:
劉社剛《虢國為何又稱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