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的後宮中,皇帝最深愛的女人往往并非他的正宮皇後,他們對于皇後更多的是相敬如賓,是一種尊敬,也許這種尊敬并不能讓他們真正放松下來。所以,他們才會将感情投注在出身低微的小宮女身上。
清後宮中,被皇帝深愛的宮女其實并不少,比如康熙帝的德妃,雍正帝的官女子馬佳雲惠,乾隆帝的令妃,他們都出身于包衣女才,入宮時,也不過是個小宮女,後來,她們憑借着自己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了皇帝,成為皇帝深愛的女人。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嘉慶帝後宮,也有這樣一位女子,出身低賤,卻被嘉慶帝深愛,成為嘉慶帝的紅顔知己。
大約在乾隆五十四年,皇子颙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大家都知道,颙琰是乾隆寵妃令妃的兒子,是被乾隆内定的皇位繼承人。乾隆為了避免皇子奪嫡大戰,就故意沒有表現出對颙琰有多麼的疼愛。
乾隆帝在為颙琰選嫡福晉的時候,也考慮了這一點,于是就選擇了出身一般的總管内務府大臣和爾敬額的女兒——喜塔臘氏。兩個側福晉的出身甚至比嫡福晉都要好一點。這就是乾隆的心思所在。
乾隆帝原本看中的嫡福晉人選是尚書之女鈕祜祿氏,但是為了掩人耳目,就讓她做了側福晉。此外,乾隆帝還為颙琰選了一些出身更加卑微的侍寝婢女送進了颙琰的王府裡,這其中就有一名漢女,名為王氏。
從她的姓氏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漢女,她沒有什麼背景,父親隻是個舉人,她入府後,被稱為“格格”,其實,與婢女也沒什麼差别,唯一的優勢就是能夠有侍寝的機會。
王氏生得如花似玉,她的容貌可以說是當時颙琰府中最為出衆的一個。不僅如此,因為父親是個舉人,飽讀詩書,所以她從小耳濡目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如此内外兼修的女子,無論是哪個男人,都會為之動心。颙琰也不例外,他很喜歡這個貌美如花的才女,時常寵幸王氏。
後來,颙琰繼承了皇位,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嘉慶帝。由于王氏出身過于低賤,所以,入宮後,她被封為春常在。但是沒過兩年,她就晉為了春貴人。
嘉慶六年,王氏再次獲得晉封,成為吉嫔,當上内廷主位。雖然總會有年輕的八旗秀女源源不斷地湧進後宮,但是王氏始終盛寵不斷,被嘉慶帝深愛。
嘉慶十三年,王氏在沒有生育的情況下,被晉為莊妃,成為後宮高層,還被改姓滿姓王佳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佳氏入宮後一宮獲得了三個封号,這在大清的後宮是十分罕見的,而且,最後這個封号莊妃,可是與大清風雲人物孝莊太後一模一樣,嘉慶帝不避諱這一點,非要将“莊”字作為王佳氏的封号,可見,王佳氏在嘉慶帝心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不過,王佳氏最後也就止步妃位,嘉慶帝縱然再愛她,也無法逾越清規,王佳氏畢竟是漢人出身,身份卑微,家世也不怎麼樣,能夠當上皇妃已經封頂了,但這并沒有影響嘉慶帝愛她,她依舊寵冠六宮。
隻可惜,紅顔薄命,王佳氏封妃後的第三年,也就是嘉慶十六年,她便芳華早逝。嘉慶帝痛不欲生,他甚至失去了理智,做出了有違祖制和常理的舉動,他下旨隆重舉辦莊妃的葬禮,還讓皇後親自前往主持。
嘉慶帝這一匪夷所思的舉動,除了用他深愛着莊妃可以解釋之外,就再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