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制片人難嗎

制片人難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8 19:35:52

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前段時間,一篇名為“腰部演員的哀傷”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裡面提及不少演員受“稅收風波”、疫情的影響,很長時間都無戲可拍,還有觀衆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熟臉演員”,拍了幾十年戲了,片酬僅僅隻有幾萬。

制片人難嗎(制片人談演員當下困境)1

顯然,這篇文章中描述的演員,跟我們經常聽到的“天價片酬”“軋戲”等詞無法劃上等号,但這不是事實嗎?曾制作過多部懸疑網劇的制片人曹雪告訴搜狐娛樂,這不單是事實,真實的情況可能比我們了解的更為艱難。

影視寒冬之下,不少演員面臨事業的“空窗期”,半年無戲可拍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演員尋求其它發展,上綜藝、開直播、或轉行做微商。而有戲可拍的演員,又面臨着視頻平台分約的新挑戰。

多重制約之下,曹雪道出疫情下演員的新困境:普遍降薪60%,無工可開逐漸成為常态,受環境影響越來越趨利性,視頻平台話語權越來越大,演員最終淪為平台的打工仔。

下文根據制片人曹雪口述整理

限薪令之後

演員普遍降薪60% 無工可開成常态

從去年開始,行業協會就一直在呼籲演員“限酬”,據我所知,演員片酬普遍降了。

以前一線或者超一線演員片酬六千萬到八千萬是個很正常的現象,現在基本上你可能花兩三千萬就能簽到他們。

當然,具體還得分情況。像那種突然蹿紅,價格後面就加個零式的演員,片酬本來就虛高,确實降了這麼多。像這兩年一直在線上的穩固型流量,他們大多挺着,甯願不接戲也不願降價。

不願意降價的這部分演員,主要原因還是平台認可他們。我們現在跟平台合作的戲,男、女一号他們基本上都會指定,否則戲就不做了,但演員價格沒降下來怎麼辦?這種壓力轉嫁給我們制片方,我們隻能通過提高總制片成本,或通過其他台面下的一些手法,來達到行業協會聲明裡提到的“男、女一号主演的酬金,各自最高不得超過制作成本的10%”這一要求。

就大範圍來說,經曆了“影視寒冬”,加上受疫情影響,開機的項目變少了,大家普遍降薪,待業的也很多。

制片人難嗎(制片人談演員當下困境)2

前幾天有一篇文章寫“腰部演員”的窘境,内容很寫實。這個行業高片酬的隻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數人是影視劇中的熟臉,一直有戲拍,但也就比普通白領掙得多點。他們大多數利用自己在行業裡的資源做點副業,比如開個飯店,合作過的導演、演員給他們捧捧場,工體附近不就有很多這樣的飯店嗎。

如今待業的演員多了起來,他們事業“空窗期”越來越久,半年沒戲拍都是很正常的事。有個三十多歲的女演員,科班出身,演了不少戲,演技也不錯,但因為不是“小花臉”,自畢業就一直演那種年齡比較大的角色,一部戲片酬也就十幾二十萬。最近戲少了,她無戲可拍,做起了微商,開始在朋友圈賣東西。

制片人難嗎(制片人談演員當下困境)3

項目變少選角更容易?

演員被迫與平台分約 項目選角越來越難

我們之前的一個古裝項目,前6位演員,平台要求有4位是他們自己簽的演員,剩下兩個,讓我們從市場上選,也要優先去考慮跟對方談分約。

如今電視劇出口最多的就是視頻平台,五個大一線衛視的采購能力有限,加上他們采購的大多都是全面實現小康生活之類的題材劇,很多年輕演員不适合,也輪不到他們頭上,演員想要有曝光,就要通過平台的項目去曝光。

借此平台要跟你談分約,隻有那種頭部演員,或穩固性流量有談判籌碼,其它那種新人、有一點小名氣,或者準一線的演員,需要作品的積累,很容易被談下來。你不談全約,可以談分約,不談全部的分約,可以談部分的分約,比如商務這方面不跟你分約,但你演藝這塊我跟你分約,不同的人不同的談法而已。視頻平台話語權這麼大,分約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聽說他們已經成功了很多。

一個新項目,因為檔期、價格的原因,演員本身就不好談,如果還考慮分約的事情,能談,又能符合平台要求的,就變得比較少。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劇演員明明不合适還得用,平台要捧,沒辦法。

分約制度下,選角連相對的公平都做不到。如今演員都非常巴結平台,因為不巴結你可能連戲都沒法演,連男三女三的角色都争取不到。但是你能說參與分約的演員都是好演員嗎?我覺得也不見得。

電視台用了那麼多年做“制播分離”,到了網絡時代,他們又開始把所有的東西往手裡頭去集中,不僅演員要指定,連導演、承制公司,甚至是後期音樂也要染指,這不是在搞壟斷嘛,還談什麼市場性?長此以往,平台的某些人的喜好,就會決定平台劇的調性,題材也會越來越單一。近兩年甜寵劇比較火,平台就追着問我們有沒有甜寵劇的IP,甜寵劇不是不好,但天天給觀衆看這些,屎味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屎有什麼區别?

演員變得越來越趨利性?

隻想怎麼賺錢 對編劇導演工作指手畫腳

近幾年演員群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變得越來越趨利性。

所謂趨利性,就是都想着怎麼紅,而不是看怎麼把戲演好。想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深刻感受到,如果不出名,啥都不是,出了名,你說啥都行。

現在為什麼那些選秀節目什麼妖魔鬼怪都要出來選一下,因為所有人都覺得隻要出名了,不管是靠醜化自己出名,還是奇奇怪怪的狀态出名,隻要出名就夠了。再加上各種短視頻平台,随便一個什麼giao giao就能出名,這會讓大家覺得這就是社會的需求,審美完全變得畸形,甚至低下。

制片人難嗎(制片人談演員當下困境)4

去年底,詠梅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我覺得這是她應得的。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看過她的戲,這麼多年她踏踏實實演戲,不炒作,終于熬出頭了。現在像詠梅這樣的演員,以後就很少再見到了。

現在的經紀公司,大量地去挖一些小孩,恨不得從幼兒園就去找一些小孩來,看着守着想方設法把他們弄火,把他們當搖錢樹。幫他們接戲的時候,不看這個戲适不适合,而是看能不能火,在這種風氣裡,怎麼能出現真正的好演員?

如今演員的心思也很活絡,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沾。比如近幾年一些演員,當主角就算了,出品、策劃、編劇,甚至導演的工作都想占一頭,都要指手畫腳,唯獨不想着怎麼專心演戲。一部戲裡導演是大腕還好,如果是新人導演或年輕導演,會被演員欺負死。

前幾年演員都忙着“跨界”,這兩年,又紛紛跑去直播。大家看到李佳琦直播能買1.3億的豪宅,也都想利用一下自己,多一些收入的來源。法律沒有不允許,我覺得也算正常,但歸根結底還是能看出來,我們演員有時間的時候,都是想着怎麼掙錢,而不是想着怎麼提高自己,《演員的自我修養》那本書可能沒有人看過。那些說自己平時愛看書的演員,我覺得他們中90%的人最多能上豆瓣看一看這個書的簡介和評論,就已經算不錯了。有的演員說自己一年讀了多少本書,軋戲不斷,綜藝不斷,他們有那麼多時間嗎?我們的各種“博士們”,最後不都人設崩塌了?

前幾年,總有人呼籲要提高我們行業的工業化水準。

問題是,工業化是一定要有一個标準放在那裡,但目前我們行業裡的每個職位,都像是碼盤子的,連基本的職業素養都沒有,何談工業化水準?

經曆了“稅收風波”,感受過“影視寒冬”,又受疫情的影響,但我覺得仍然沒有把這個行業的浮躁風氣打下來。再過一段時間,不知道會好一點,還是會随着萬物複蘇,浮躁風氣又卷土重來,都很難說。

(文中曹雪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