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篁嶺村的婚嫁習俗

篁嶺村的婚嫁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1:34:46

篁嶺村的婚嫁習俗?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篁嶺村的婚嫁習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篁嶺村的婚嫁習俗(探秘大瑤山奇特)1

篁嶺村的婚嫁習俗

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中新社南甯10月6日電 題: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作者 張文茜 韋佳秀

清晨,天微亮,一個由數十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簇擁着一個盛裝瑤族小夥,浩浩蕩蕩行走在大瑤山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這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盤瑤支系特有的婚嫁習俗“嫁郎”的場景。2004年,趙彩虹和丈夫盤文意通過“嫁郎”這種獨特的婚嫁形式結成夫妻。

金秀瑤族自治縣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亦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份。當地共有盤瑤、茶山瑤、花藍瑤、山子瑤、坳瑤五個支系,瑤族文化和民俗風情保持得十分完整,“嫁郎”婚俗即是其中之一。近日,記者慕名前往金秀,探秘這一質樸而神秘的瑤家習俗。

顧名思義,金秀瑤族自治縣流傳至今的古老婚俗“嫁郎”,就是指男子嫁給女子,婚後男方生活在女方家中,夫妻地位平等。當地人介紹,“嫁郎”在瑤家比較普遍。這種“上門入贅”被視為尊敬同族老人和顧及民族興衰的美德。因此,在盤瑤族中凡有男孩的人家,都樂于讓自己的孩子出去上門。

今年38歲的趙彩虹是金秀縣甲江村六閉屯人,丈夫盤文意是同村郎傍屯人,兩人讀小學時相識,後來通過自由戀愛走到一起。當年,趙彩虹的父親和村裡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到男方家裡提親,因為路途遙遠,他們沒有攜帶禮物過去,隻是給了男方家幾百塊錢當做“聘禮”。

趙彩虹說,她們這個民族不講究彩禮,結婚時給男方添置新衣服和新鞋襪供其進門時更換就行。

雖然已經過去了16年,但趙彩虹、盤文意夫妻倆依舊記得他們那場隆重熱鬧的婚禮。當年接親時,在新郎走到離新娘家還有一公裡的時候,新娘方以吹唢呐、打鼓等瑤族傳統的儀式迎接新郎。新郎踏進家門的時候,由女方專門從村裡請來的一個有名望的老人為男方洗腳,随後幫助他換上新鞋和新衣服,這意味着男方從此成為女方這邊的人。

新郎進門後,趙彩虹穿着母親親手刺繡的瑤族婚服,和盤文意沿襲古老的儀式拜堂成親。婚宴上,新郎新娘出場挨個敬酒,趙彩虹端着糖,盤文意端着酒,這一過程叫做請糖。趙彩虹回憶,那時候前來喝喜酒的人們晚上都不回家,衆人酒足飯飽後聚集在一起唱山歌,圍着篝火徹夜長聊,場面十分熱鬧。

按照當地習俗,瑤族招郎的家庭第一個孩子随母親姓,第二個孩子随父親姓。趙彩虹夫婦育有兩個女兒,對于将來是否讓女兒留在家裡招郎,夫妻倆表現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希望女兒到外面去發展,而不是像父母一樣被拴在村裡,孤陋寡聞。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到外面成家立業,導緻“嫁郎”習俗難以為繼感到惋惜。

和當地多數村民一樣,趙彩虹當年的婚禮足足操辦了三天三夜。“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一天就結束,有些甚至隻是在酒店擺個酒席走個過場,一切都簡化了。而且現在也沒有像以前那麼好玩,大家都是低頭玩手機,不像以前這麼熱鬧。”趙彩虹怅然若失。

這些年來,村子裡偶爾也會有幾場“嫁郎”酒席,趙彩虹和丈夫盤文意不管多忙都會全情參與——他們試圖從中重溫自己過往那個美好的時光。“過一陣子村裡會有一場‘嫁郎’儀式,你們有空可以過來看看呀。”趙彩虹熱情地向記者發出邀請。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近年來,金秀瑤族自治縣在大力發展生态旅遊業的同時,加強對包括“嫁郎”這類瑤族特有的傳統民俗文化的繼承和保護,并借助舞台劇、展館以及書籍等多種形式,将一些瀕臨失傳的民族傳統文化向中外遊客進行還原和呈現。(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