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腔内心電圖是對體表心電圖的進一步補充,對于複雜心電傳導的機制能有進一步的闡述,較體表心電圖獲得更大的信息量。此篇主要講述體表心電圖與腔内心電圖的對應關系及影像位置,今後會做一系列詳細說明。
圖A 上圖示心髒傳導系統構成:包括窦房結-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纖維。下圖示傳導系統各組成與體表心電圖P波-PR段-QRS波的對應關系(引自Sanchez-Quintana, Ho et al. Rev Esp Cardiol 2003;56:1085-92)。
圖B 左圖示右前斜30°投照體位下,心腔内各電極導管的位置和名稱: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is),冠狀窦(CS),右室心尖部(RVA);右圖示電極導管影像位置示意圖。
圖C 體表心電圖與腔内心電圖的對應關系,正常心腔内激動順序如下:High RA(高位右心房導管記錄的心房電位:代表右心房的激動)-His Bundle(希氏束導管記錄的心房電位:代表間隔部的心房激動)-Coronary Sinus(冠狀窦導管記錄的心房電位:代表左心房的激動)-Right Ventricular Apex(右心室電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