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我大武安人,咱們的曆史得知道點兒!首先,“武安”名字大有學問!春秋戰國時期的帝王分封他們的大臣一般都冠以“平原”、“武安”之類的詞彙,“武安”即“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康,故曰武安。”也就是說,“武安”一詞即“武可安邦”之意。曆史上,蘇秦、白起、李牧等名将均被封為“武安君”,秦趙阏輿之戰又有“武安瓦振”一說。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武安已是兵家重地。另據史料記載,武安原縣治在固鎮,隋朝時遷至今天所在地。
1、陽邑
因在南洺河北岸而得名。邑,城的意思,所以合起來就是河北岸的小城。
2、康宿村
據說在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微服私訪途經此地時已至傍晚,康熙皇帝被此處優美的景色所吸引。隻見此地前臨洺河,背靠八寶紫金山,青山綠水環繞。故在此地住宿一晚。後更名為“康宿”村,即康熙爺住宿過的地方。
康宿村北1500米處坐落有紅山寺,大雄寶殿上畫有當年康熙遊紅山寺的壁畫,并題有“山石朱砂紅,佳山代五行,真乃人間之仙境也。”的詞句。時至今日,這裡仍然香火旺盛,遊人甚多,逢年過節更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作為武安人,值得到此一遊。
3、大洺遠村
因地處南洺河岸邊,比東洺遠村稍大而得名。明初年,因戰争故,中原地區人煙稀少,朝廷下令從山西遷人口充實中原。當時,人們集中在山西洪洞,從那裡發往中原各地。其中就有我們尹氏祖先。當時,尹氏兄弟三人來到武安,其中一人定居在大洺遠,另一個定居于南柳泉村,還有一人記不清了,但也在武安。這就是武安尹姓的由來。武安所有尹姓皆緣于這三個村。而他們的老家到底在何處已不得而知,隻知道來自山西洪洞老槐樹下。
大洺遠村自明初建村,世居于南洺河北岸河套裡。1957年,南洺河發大水,村子被沖毀。後政府統一規劃建村,才選址在今天的位置。目前大洺遠村是北安莊鄉條件很好的一個村子,街道整齊,用電用水都很方便。
4、格村
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據說格村原來常年發生天災,後來請來一位道士。他看後說:“要想逢兇化吉,隻有改名。”因此有了“格村”一說,意在隔災避難。第二種說法:格村四周都是溝,将其隔起來,故名“格村”。
5、粟山
武安市城東14裡地有個山叫粟山,平地突起,不和他山相連,遠遠望去,就象一個大糧堆。說起它的名字,還有段來曆。
戰國時期 ,秦趙交兵。秦國探知趙國糧草不豐,人心不穩,就派大将白起率大軍來攻邯鄲。趙王聽說秦兵來得兇,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可商量來商量去,沒一個出頭。這時,老将廉頗上前說:“大王給一萬人馬 ,我去退敵。”趙王說:“人馬倒有,可軍中缺乏糧草呀!”廉頗說:“大王不必擔擾,我軍有的是糧草。不出三天,我叫秦國退兵。”趙王見老将說得肯定,素知廉頗不是個吹大話的人,想他一定有錦囊妙計,就命令他帶兵迎敵。
廉頗出邯鄲西門,在離城50裡的一座小山下安營紮寨。這裡南靠鼓山,北臨洺水,是秦軍進攻邯鄲的必經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軍中的糧食盛到布袋裡,都擺到小山上,派人嚴密看守,然後四處貼下告示:糧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違令者斬!
第二天,白起率大軍攻入武安境内,忽然探馬來報:“往東二十裡,發現趙軍糧草堆積如山。”白起認為趙國早有萬全準備,此番強攻必敗無疑,因此撤兵。故該地稱“粟山”,以紀念此次大勝。
6、永和村
南北洺河交彙之地,建村之人是明朝進士高世元。詩情畫意之下的“永和”,是高為了促進族人之團結而起的名。
7、龍務
原名“龍霧”。隋唐年間,在一個村莊大霧三天,有人生一男孩 ,就是後來的李密。後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率瓦崗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成一方霸主,稱魏公,堪稱真龍天子之命格。所以,這個村就叫龍霧,後誤傳為“龍務”。
8、團城
村落形成時間可追溯到2300年前。早先這裡曾不斷出現短暫的“昙城”,即平流霧現象。是時,從遠處看去,像古代的城池,時為圓形如城堡,時為長方形狀如城牆,屋宇樓閣時隐時現,故取村名為“昙城”。後來因為有“昙花一現”之說,覺得“昙”字不好,便改成“團城”。你們沒發現我們都叫“tancheng”嗎?
9、沙洺村
原名沙窩裡,2000年前就有人居住,當地出土了大量陶器,專家鑒定是戰國時期。因此地位于洺河上遊交叉口,地勢寬闊,水流緩慢,造成沙子多,所以起名“沙窩裡”。後因洺河改為“沙洺村”。
10、西竹昌村
南有南洺河,村東有葦竹,村民以葦竹為生,村在竹西,因竹而昌盛,所以取村名“西竹昌”。
11、活水村
活水村位于風景名勝京娘湖南側,原名“三門堡”“紫金鄉”。 曆史上據說有位皇後(可能是曆史上著名的醜娘娘鐘無豔)路過此地在這裡住過,并用當地的泉水洗好了身上的癬症,後改名“皇後宿”。至明朝時期,武安當地官員知此地泉水甘甜清澈,直接飲用也不會肚子疼。皇後也曾用此泉水洗好了頑癬,便每日用水車取水送往縣衙供應。後來,便将此村更名為活水村,意為流動的長壽之水。
12、五湖村
據說是那個村子曾經隻有五戶不同姓氏的人家,依山傍水,美輪美奂。後因有人不斷内遷,人口不斷增多,為了紀念當時的開村老祖宗,就把這村名叫作“五戶”。後又不斷諧音至今演變成五湖四海的“五湖”了。
13、車辋口
古時此地是連接山西和山東的交通要道之一。在它的東面,有個村子叫停驷頭,就是過往客商休息住店的地方。“車辋口”顧名思義就是車來車往的交通要道口。後來,随着時代的變遷,其交通位置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
14、冶陶
唐代中期,先民為了有利于生息繁衍,便逐漸東遷于鳳凰山(藥王山)前。此處地勢平坦,豔陽普照,和風拂熙,耕地寬闊,土地肥沃,更有利于在山前開采鐵礦石并進行冶煉。當時,先民們就居住在大寨土崖上。小西峧(劉家寨)上莊巷,寥寥幾戶人家,零零散散分布在崖頭上。
相傳,崖下拐子街“大學堂”(紀念館)門外西南角即齊同貴樓後牆根有一座小小的七瓦垅廟,廟前是大寨下經後窯崖跟從東向西通往山西的秦晉大道。因村遷址至大寨崖上,所以人們順便把現在的冶陶村叫成“崖頭村”了。
後人覺得“崖頭村”村名太俗,便更名為“野頭村”。“野”字為遠古之意,“頭”的本意是本區域的大村(領頭村),有黃龍廟香亭碑刻“大明國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縣故亦(固義)裡野頭村”為證。随着時間的推移,“野頭村”居民逐漸繁衍,人口增加,集鎮經濟繁榮。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論證,冶陶村在漢代、宋代曾興辦鐵業冶煉,并又有陶器的燒制,于是便把“野頭村”更名為“冶陶村”。
15、清化
相傳,建村于明代。最初居民趙、劉、張、王四姓較繁。因近南洺河、紫金山,河水涓涓細流,山下有煤田,昔以其地富饒及景色之美,取村名“清花”,解放後改稱“清化”。
16、骈山
相傳建村于唐朝。古時一員大将敗陣,騎帶兩匹馬逃至此死去,其子弟找到這裡,定居建村。據明朝萬曆年間的碑記,該村寫作“偏頭”。舊縣志寫作“骈頭”。後以村東儒山、鳳凰山并立,改稱“骈山”(“骈”意為兩山并立)。
17、大同
相傳,隋末劉武周在此屯兵。後王、陳、劉、孟等姓相繼遷此建村,取村名“大屯”。後因“屯”和“同”讀音相近,又取世界大同之意,改稱“大同”。
來源:邯大傳媒
編輯:程金東 萬彩霞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