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22:30:46

小鸨躲在草叢裡求偶,白頭硬尾鴨組團出門遛彎,蓑羽鶴列隊在空中起舞……5月初,正值新疆第39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新疆多處濕地、草原和荒漠,迎來一撥撥鳥中“稀客”。

來自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相關統計顯示,近年來,随着新疆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近400萬公頃濕地得到有效保護與修複。新疆濕地保護率已達66.12%,遠高于全國43.51%的平均水平。濕地環境向好,吸引越來越多的珍稀鳥栖息在新疆。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草肥水美宜居)1

小鸨。新疆觀鳥會成員王玉軍攝

罕見小鸨頻繁現身塔城草原

5月1日,塔城地區北部的一片荒漠草原,正在拍鳥的攝影愛好者安宇偶遇了一隻正在草叢求偶的小鸨,“它的羽色很顯眼,頸部黑色,還有白色橫紋,發現有動靜,一直觀望四周的環境”。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草肥水美宜居)2

小鸨。新疆觀鳥會成員王玉攝

據新疆觀鳥會秘書長丁鵬介紹,小鸨屬鸨科鳥類,個頭比大鸨、波斑鸨均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因其分布範圍狹窄,種群數量稀少,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據新疆科研人員的調查數據顯示,小鸨在國内的數量僅有400隻左右,且曾在幾十年時間裡極少被人類記錄到。然而近年來,随着塔城地區草原生态環境的改善,每年秋天,小鸨幾乎都會現身這裡的草原或草原荒漠區,聚集在一起,準備南遷。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草肥水美宜居)3

今年4月在阿勒泰境内的阿拉哈克湖拍攝到白頭硬尾鴨。百鳥會志願者團隊攝

極危物種又添兩處新家

近日,在阿勒泰地區的烏倫古湖,一直在關注調查白頭硬尾鴨現狀的百鳥彙志願者團隊成員,在這裡發現了數十隻進入繁殖期的白頭硬尾鴨,“近7年來,觀鳥愛好者都能在烏倫古湖發現白頭硬尾鴨,去年8月,我們還在這裡記錄到數十隻繁殖成功的幼鳥。”百鳥彙志願者團隊秘書長陳雨箫說。

與此同時,該志願者團隊成員在阿勒泰境内的另一處湖泊——阿拉哈克湖調查時,發現這裡也有白頭硬尾鴨栖息,“去年春天記錄到近100隻白頭硬尾鴨,去年秋天記錄到50餘隻,并且記錄到了當年繁殖成功的幼鳥,”陳雨箫說,“今年4月到阿拉哈克湖調查,又發現60餘隻白頭硬尾鴨。說明這種罕見鳥已在阿勒泰地區的湖泊濕地安了兩處新家。”

白頭硬尾鴨,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瀕危等級,《新疆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在全球的數量約有7000隻至13100隻,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俄羅斯、土耳其、伊朗、蒙古國等地,在中國僅在新疆有繁殖,每年數量僅有數十隻。

據了解,烏倫古湖地處全球候鳥遷徙重要停歇地,這裡有北疆最為豐富的魚類資源,近年來,随着當地生态環境不斷改善,湖泊候鳥數量正出現連年增加趨勢,除了白頭硬尾鴨,白尾海雕、玉帶海雕等不少珍稀鳥都常光顧這裡。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草肥水美宜居)4

蓑羽鶴。新疆觀鳥會楊飛飛攝

鶴群現身城市上空

眼下,在塔城地區的草原和農田,大群的蓑羽鶴和灰鶴正各自忙着“戀愛成婚”。

“出門不久,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鶴鳴聲,時不時還能看見列隊在城市上空飛翔的鶴群。”塔城市市民王曉飛說。

近幾年,随着烏魯木齊生态環境改善,每年3月下旬至4月,烏魯木齊周邊柴窩堡湖、柳城子水庫濕地、鐵廠溝等地,都會迎來大群灰鶴,鶴群和人們和諧共處,已成為城市周邊常見的畫卷。

京津冀白洋澱野生鳥類達237種(草肥水美宜居)5

據了解,蓑羽鶴和灰鶴均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喜歡栖息在開闊平原、草地、沼澤等地,飛行時脖子伸得很長很直,常以“V”字編隊前行。

據新疆林業科學院專家介紹,新疆處于候鳥南北遷徙通道上,森林濕地生态資源豐富,伊犁河、塔裡木河、博斯騰湖等湖泊和濕地是候鳥栖息的驿站。有數據統計,每年有100餘種候鳥經過新疆的各濕地保護區,最多時有五六萬隻,年過鳥量達20多萬隻。因此,樹立全社會愛鳥護鳥的意識非常重要。

随着新疆各地加大生态建設和保護力度,開展各項愛鳥護鳥活動,人們愛鳥護鳥意識提高,也為遷徙候鳥營造良好的栖息環境。

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今年,新疆鳥類品種已達496種,國内超過三成的鳥種,都能在新疆見到。鳥類新記錄種也在不斷刷新,如:侏鸬鹚、鵑頭蜂鷹、喜山紅腰朱雀、須葦莺等中國鳥類新記錄。鴛鴦、彩鹮、東方白鹳等新疆鳥類新記錄。

新疆“愛鳥周”活動定于每年5月初舉辦,從1981年持續至今,成為新疆傳播生态文明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