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貴州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它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也被稱為中國的“天眼”。目前,該射電望遠鏡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兩台集裝箱數據中心和臨時控制室也于近期建設完畢,這都為下一步該望遠鏡的調試工作做好了準備。
在500米口徑球面望遠鏡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總共4450塊反射面面闆的安裝,已經完成4443塊,僅剩的幾塊面闆也将在近日完成安裝工作。除此以外,兩台集裝箱數據中心也于近日安裝完成。
兩台集裝箱數據中心外表看似簡單,内部卻十分精密。從數字終端采集的數據會直接通過光纖,進入到集裝箱數據中心内,在這裡會進行一定的計算和處理後進行存儲。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嶽友嶺:它的數據處理能力,簡單估計的話,相當于50到100台家用電腦。它的存儲容量是1.6PB,也接近相當于1000倍左右的家用電腦容量。
集裝箱數據中心不僅擁有強大的計算處理和存儲能力,在建造時,工作人員也考慮到了它自身對望遠鏡觀測的幹擾性,因此這兩套系統的集裝箱外殼也具備屏蔽能力。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 嶽友嶺:裡面的服務器和存儲,都是一些計算機設備。所以它會對我們的望遠鏡造成幹擾,做一個屏蔽之後,相當于把幹擾限制在集裝箱内部,它裡面任何的信号都出不來,所以我們望遠鏡就不會被它幹擾。
專家稱,這兩套數據中心的存儲空間可以滿足未來一年左右,望遠鏡所觀測的科學數據的存儲量。未來在觀測樓建成後,數據中心也将搬移到那裡,繼續為科學觀測數據存儲服務。
除了集裝箱數據中心以外,初步建成的臨時控制室也即将投入使用,未來在望遠鏡的調試階段,FAST的每一個動作都将由這裡發出指令,而望遠鏡監測到的信息也會首先返回到控制室,因此它就相當于FAST望遠鏡的大腦一樣重要。
數字解讀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
通過一組數字,來更加直觀地了解FAST這個“觀天巨眼”。
500米和138米:
FAST的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在建口徑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從頂部圓心到底部圓心的垂直距離達138米,相當于50多層樓高。
1600米和5600噸:
整個鋼結構圈梁長度達到1600米,消耗鋼材5600噸,總工程量相當于1/4個鳥巢。
9000根和1600噸:
FAST反射面索網結構由近9000根高精度、高強度鋼索連接而成,在半空中形成一張重達1600噸的鋼質索網。
4450塊和30個:
FAST的反射面,是由4450塊邊長達10到12米的三角形主動反射單元拼裝在索網上形成,球形反射面的面積相當于30個足球場大小。
168米和30噸:
FAST在山崖上修建了六座饋源支撐塔,最高達168米,通過鋼索懸吊的方式,支撐控制重達30噸的饋源艙。
20多年和2.5倍:
FAST項目從1995年開始醞釀選址至今,花了20多年時間。建成後,FAST的探測靈敏度要比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高近2.5倍,将人類的視野拓展更深更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