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簡要的介紹了一下估值的初淺理解,在過去50年,估值的方法并不是靜态的,随着信息的改進變化進而不斷發生變化,未來也會出現其他的方式進行估值,且業态的變化也會帶來不同的評價标準,比如互聯行業的估值,初創的互聯網企業大多數是無法衡量利潤的,那麼就需要開發出日活量、月活量、單客獲取成本,單客利潤等各種指标來衡量互聯網企業的估值,這就是近年市場的一種新業态。
我們應當記住費爾南德斯的名言:估值隻是一種觀點。盡管作為整個分析鍊條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必須以相對視角看待估值。公司上遊基本定位的任何變動,或者是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的波動,都會直接影響企業估值。因此,估值并不是靜止的,它是相對的,且随時可能發生變化,我們需要找出估值假設中的關鍵變量,評價這些關鍵變量對于企業當前商業模式的影響是不是足夠充分,不斷的跟蹤這些變量,适時的去調整它們,最後來衡量我們評估的目标企業價值,最終為企業投資決策做基礎。
接下來簡單概括一下當前企業估值的幾種方法,做一個整體性的概括,在今後幾篇中将展開描述。
1、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通常來講,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有三種:
(1)資産價值基礎法:通過對目标企業的單項資産進行估價來評估企業價值。該方法主要用于會計目的(确定公允價值),也用于清算或收購的情況。
這種估值方法,也可能是最古老的估值方法,包括評估企業單項資産和負債的價值。通常從每個資産負債表科目的賬面價值開始,同時添加資産負債表不包含的任何科目。
根據市場的可變現價值,可以增加或減少資産價值。這就給出了清算價值或殘值的含義。資本資産價值會更具企業是否仍在運營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工業化生産機器通常沒有抵換價值,所以他們被用于制造特定項目的特定任務。同樣地,一個物業或工廠的唯一轉售價值即為其所在的土地價值。
這些方法的主要問題在于,它們給出了企業的極低價值,尤其是對于大多數資産為無形資産(品牌和聲譽)的服務性企業而言,很難準确描述企業價值。
(2)相對估值法:通過類似企業的市場價格來評估企業價值。
相對估值的核心就在于比,要選取可比對象,選取可比的内容(比如利潤、資産、EBIT、銷售額等),計算出倍數後相對照一下,看看我們的标的企業是否合适。這種方法好用直觀易上手,深的市場的歡迎。具體在下一個部分讨論。
(3)内在價值法:基于企業的預期現金流量來評估企業價值。
以企業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來反應企業的價值,從思想上這個方法是最準确的,但其難就難在,我們要去研究或者假設未來現金流的狀況、存續期的選擇、折現率的假設方式。這些都既有科學也有藝術,假設多一些少一些都沒關系,這些假設是估值者對于企業經營和未來判斷的一個最終觀點。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判斷結果的對錯,而是應該更加關注企業的實際經營的商業邏輯,勾兌其财務數據之間的各項關系,從而做出假設,得出一個相應的估值結論。但我們更要關注,在後續的财報和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這些跟蹤的關鍵數據與我們假設數據之間的變化是怎樣進行的,我們需要關心其中變化的原因和邏輯,然後檢驗并修正,讓我們的結果更加接近于真實。這才是内在價值法最有意義的地方,而不僅僅是其估算出來的一個結果。具體的方法在後文絕對估值闆塊詳細歸納。
估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