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漂在深圳的蟻族,想在深圳周邊釣魚,除了黑坑,基本就是跑去東莞和惠州,去沾東江的光、沾沙河的光、沾西枝江的光、沾增江的光...因為深圳的水庫一般都不允許釣魚,釣了被抓到就是包吃住,拘留所一日遊!
野釣隻要是300公裡以内,基本都不在話下。近到20公裡内的東莞蓮花山水庫,遠至200多公裡的河源萬綠湖,隻要魚情合适,距離從來都不是問題。
在深圳周邊釣魚這六年來,珠三角的各大水系基本都釣了個遍,經常露臉的魚類,在下簡單做了十大排名(個人觀點,歡迎斧正):
第一名:羅非
上圖這種羅非又稱“斑點非”,東江裡的常客,皮毛清靓!
每次野釣,必有羅非。此魚吃口兇猛,一言不合就黑漂,大一點的羅非經常切線,因為其牙齒比較鋒利,若野釣連羅非都沒搞到,那你很有可能要龜!
第二名:白條
雖然我不太喜歡白條,但奈何人家吃口熱情,無論沙河還是東江,隻要黑漂厲害,提竿卻空的,一般就是這貨...當然也有大的白條,但确實少的可憐,這麼多年來,就釣到一條大白條,吹到了現在。
第三名:鲮魚
鲮魚又分為土鲮、麥鲮和泰鲮。上圖的是“土鲮”,土鲮有兩個特點:一是頭部下邊胸口處的一抹“藍”,二是騷氣又誇張的大尾巴。土鲮手感強勁,一斤土鲮的拉力,往往能造出五六斤大鯉魚的手感。此魚是本人最想釣的魚,奈何土鲮的生長周期慢,半斤重的往往都有兩三歲啦,小的就比較常見,想釣到大一點土鲮,基本上就是要靠人品和運氣了。
上圖是麥鲮,吃口幹脆給力,稍不注意就會被拖竿下水...仔細算來,本人下東江遊泳撈竿三次,全部都是因為它,慶幸的是竿撈上來了,魚還在,你說這貨二不二?
第四名 紅眼
紅眼又叫赤眼鳟,東江比較常見,但是大多不大,往往都是一二兩的....半斤往上的甚是少見.
第五名 鯉魚
鯉魚是東江的常客,也是小編野釣曆史中最重的品種。在東江上的大鯉魚,不計期數,七八斤大鯉魚的手感,老刺激了,現在看圖,仍然是心潮澎湃呀,再多來幾張,大家一起樂呵樂呵!
第六名 鲫魚
東江水口段的鲫魚比較多,有時候出釣,一條沒有,有時候也有那麼三四條.
第七名 鳊魚
最近東江出鳊魚,上個月底用6.3米的杆子釣深水,上了三條,感覺像是解鎖了新魚種...特興奮!
第八名 黃骨魚
有時候用蚯蚓,會上黃骨魚,但是比較少了,釣上來摘鈎的時候,魚會咕咕叫...
第九名 草魚
草魚是四大家魚,應該很常見才對,但小編在東江上的草魚卻很少,也許是料不對口吧
第十名 鲶魚(叉尾)
此魚拉力兇猛,戰鬥力持久,遛魚最有手感,可惜不怎麼出鏡...在東江隻上過一條鲶魚。
以上是小編根據自己近年來在東江野釣的魚獲,作出的上魚種類十大排名,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踴躍讨論和指正!
其實,在野釣中,解鎖新魚種的愉悅,遠比上條大貨來的更驚喜!
也見到有朋友在東江釣到過河豚,真的是像乒乓球一樣圓,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在文章的最後,啰嗦那麼幾句,本人野釣時一般都不帶魚,到最後全部放生,隻享受釣魚的過程。小編在此也呼籲衆釣友在野釣時,能夠做到留大放小,對于大肚子的魚、懷崽的魚,能放就放生吧!放生一條,拯救一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