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地區有着不同的文化,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民風民俗。其實所謂的民風民俗,就是指創造在民間又流傳在民間,還具有世代相習的傳承性事象,其中就包括了節日,婚戀、禮節、飲食、建築、喜好、以及服飾等等,這是由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同時也是傳統文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在農村辦喜事的人比較多,所以大家都知道喜事的程序,其實喪葬儀式也有15個程序,以前農民在辦白事時,都是按照這個步驟進行的。不過随着社會的飛速發展,這些農村習俗已經被簡化了,所以很多90後的年輕人都沒聽過,80後的人雖然知道,但大多數都是一知半解,隻懂一半,而70後的人差不多全知道,你懂嗎?
一,燒倒頭紙
在農村,誰家要有老人去世了以後,家裡的後輩要将去世的老人,雙腳朝裡頭朝外的放入堂屋内,然後在床前放一個“老盆”,接着孝子和娘家人前來燒紙,而且必須在“老盆”裡燒,農民稱這個程序是“燒倒頭紙”。
二,報廟号
在農村,誰家要有老人去世以後,孝子要在老人去世的當晚,去自家的祖墳那裡報信,農民稱這個程序是“報廟号”。
三,報喪
報完廟号以後,家裡的後輩要盡快通知親友,而這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到了别人家的時候不能進門,有人出來迎接的時候,無論長幼不管年齡都必須磕頭。農民稱這個程序是“報喪”。
四,換新衣
報完喪事以後,家裡的後輩要出去外面,給老人定制一套新衣服,然後給老人換上去,農民稱這個程序是“換新衣”。
五,扯孝帽
扯孝帽的意思不是說,扯掉拽掉帽子的意思,而是指老人去世以後,家裡的後輩們要去外面,訂制一些孝帽,給前來幫忙的親友們佩戴,農民稱這個程序是“扯孝帽”。
六,搭靈棚
扯完孝帽以後,後輩們需要在家門口搭建靈棚,或在廳堂内設靈堂祭奠,主要是便于親友吊唁追憶逝者,提供一個莊嚴肅穆的場所,農民稱這個程序是“搭靈棚”。
七,拉菜單
靈棚搭建好以後,肯定會有很多親友前來吊唁,這個時候就需要準備飯菜了,而拉菜單的意思就是說,找一個大廚來做飯。
八,潑湯水
喪葬儀式正式開始的前一晚上,長子要拿着面湯沿街潑灑,農民稱這個程序是“潑湯水”。
九,破土
發喪這天,一般都是孝子和忙客先去墳地,等到達地點以後,由孝子先挖三下土,剩下的工作才是忙客們的,農民稱這個程序是“破土”。
十,吊唁
起喪之前,還有一個集中吊唁,所有的賓客都必須去。
十一,摔老盆
集中吊唁完以後,長子手執哀杖,走到十字路口時要停下,然後把燒紙的盆子給摔爛,農民稱這個程序是摔“老盆”。
十二,送盤纏
以前的交通工具不發達,而且墳地也離村子很遠,所以娘家人就會帶點食物,讓喪葬隊伍簡單吃點!農民稱這個程序是“送盤纏”。
十三,下葬
把去世的老人下葬,就代表着喪葬儀式基本結束了。
十四,圓墳
老人下葬後的第三天,後輩們要去墳地,把墳堆上再添點土,農民稱這個程序是“圓墳”。
十五,燒七
老人下葬後的第七天,子女們要去給老人“燒錢”,這個程序結束以後,就代表喪葬儀式已經全部結束了。
農村這幾個喪葬儀式,你們聽過幾種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