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的有和無

道德經的有和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3 09:50:42

道德經的有和無?《道德經》中的“有”與“無”,是具有最為普遍性的哲理概念的一對共同存在的名詞,不是科學範疇裡的“有”和“無”是一對反義詞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道德經的有和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道德經的有和無(道德經中的有與無)1

道德經的有和無

《道德經》中的“有”與“無”,是具有最為普遍性的哲理概念的一對共同存在的名詞,不是科學範疇裡的“有”和“無”是一對反義詞的概念。

老子雲:“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相生”。

這正是,老子采用最為精彩、最為智慧的語言之一,在表達 “有”與“無”之間的關系。因此說,老子的“有”與“無”是哲理概念,不是科學概念。

老子雲: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一句話,是緊跟前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話,進一步說,如何去“名”或解釋“道”。

正因為,老子稱謂的“有”與“無”,是具有最為普遍性的哲理概念,因此“有”、“無”就具有最高的抽象性。

針對認識論而言,老子稱謂的“無”,就是“形而上”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的“知性範疇”的“多”→“多”的自然共性圖景→普遍之“性”之本體的“一”的辯證思維與思辨。而“有”就是“形而下”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雜多的“感性”→大腦的圖景規則思辨→理性分析獲得知性範疇的“多”進行辯證思維與思辨。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闡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知識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他認為人的知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層級(其中,理性又分消極的辯證論和積極的方法論)的認識活動,即将自然界的事物或現象之“有”的雜多,通過人的感性→大腦的圖景規則思辨→理性分析獲得知性範疇的“多”,作為“有”的思維與思辨。

那麼,康德哲學的知性先天原理(即人的認知及思維的一般方式)隻是對“現象”有效(即人的器官對事物或現象的感受→大腦的圖景規則思辨→理性分析獲得知性範疇的“多”的思維方式 ),對超越現象的“上帝”之“本體”則無效(即人的器官無法感受到上帝),它嚴格地劃分可知的“現象”和可思而不可知的“本體”的界限,這就決定了西方哲學注重知識的立場。這也使得西方哲學的知識立場的思維方式無法直接針對“上帝”這一超越現象的“本體”的對象進行思辨。

正因為,德國哲學家康德無法解釋“上帝”,無法解釋“自然的行為和目的”或“事物的最高原因”,使得他的哲學問題始終無法解釋“人類的行為和目的”。他的“道德律”最終還是要回到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這兩個“懸設”(上帝之性及行為與人之性及行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始終無法解釋)。進而,使得德國哲學家康德也說“給宗教信仰留下地盤”。

西方哲學是無法解釋回答“第一哲學命題”,即無法解釋回答“宇宙本體”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而且,“第一哲學命題”是統攝一切學術理論的基本問題。

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就告訴人類,在認識過程中要“無”,隻有“形而上”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氣之勢,才能知道天地之德之精神。同時,老子在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要“有”,隻有“形而下”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精之陰陽,才能知道萬物之體之現象。

老子雲: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句話,是老子通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告訴我們如何進一步去認識“道”,或解釋宇宙本體。

老子說,要常“無”;這就是說,我們在認識超越現象的認識過程中,要有“形而上”的認識觀。而且,是在知性已獲得理性的範疇知識上進行“形而上”的思維與思辨,并理性地“損之又損”地梳理所獲得的範疇知識,從中獲取最為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形成抽象到超越現象的概念運動,去領悟宇宙萬物生化演變的行為精神之奧妙。

老子說,要常“有”;這就是說,我們在認識現象界的思維過程中,要在“形而下”的認識中,通過感性到知性範疇的思維與思辨,以理性的分析并獲得範疇之多的知識是“益”,從而去把握宇宙萬物生化演變的物之現象。

老子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老子在進一步告訴我們,要常“無”、要常“有”,也就是說,在認識過程中要“形而上”與“形而下”,這就是“此兩者”。并且說,“形而上”的認識觀,與“形而下”的認識觀,雖然這兩種認識觀的名稱及認識方法不同,但同等的重要。而且,在認識過程中要“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辯證思維與思辨,這就是“同出而異名”。那麼,老子還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通過“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辯證思維與思辨,同謂之“玄”。所以,老子稱謂的“玄”或“玄學”,不是後人主觀認為的“絕學”、“棄智”、“靜觀”、“玄覽”、“玄同”、“玄思”等,說不清、道不明而非理性的神秘化之“玄”。

老子雲: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老子是在說:我們在現象界的世界裡,無論學習那一門學問,此“玄”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學”,它是衆妙的各門類科學之門的學問,即“智慧之學”或“哲學”。

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隻用了三個字,“道”、“無”、“有”,就表達出宇宙之本與宇宙之體的關系,以及如何去探尋、解釋宇宙本體的認識觀及方法論。

注:在無限無體的“萬物之本之一”中,“有”反映的是無限無體(無質量)的陰陽雙方之精,“無”反映的是陰陽雙方之間之“氣”之“勢”;在有限有體的“萬物之體之多”中,“有”反映的是宇宙物質世界,“無”反映的是宇宙精神世界。“有”是“無”的本體,“無”依存在“有”之中而共同的存在。不存在“無”與“有”,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僞命題,或截然地相互孤立、對立、反義的科學概念的“無”和“有”。

針對《道德經》中的無名、無為、無事而言:無名,就是“道之德”之名,或“道常”的行為原則之名;無為,就是“道之德之行或道德理性的道之善”,或“道常”的行為原則之行;無事,就是遵從“道之德之行”而無不為地處事。

《老子》第一章,是老子告誡我們,要領悟“形而上”之妙處,要體察“形而下”之現象。而且,要能認識、把握“形而上”與“形而下”互為共制相通的認識方法,這就是,你在看世界,解釋世界的認識之門。

那麼,我形象地說,這就是你的心靈和老子的心靈之間的“玄”,形成“玄之又玄”的心靈智慧的思想共振的和玄之玄,使得你更好地在各領域的學習與實踐中,不要在“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走極端。

中國古哲人辯證法大師開山鼻祖老子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産《老子》第一章,就用了5句話,并且每一句含義是前後相互貫通的,這也充分地展現出老子思想與智慧。老子不需要長篇大論,不需要著作等身,而且老子在公元前6世紀,就能“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足以反映出老子針對認識論就有真知與灼見。

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是“道之性”與“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關系問題及學說。也就是說,中國哲學是關于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終極性、普遍性(道之性)與普遍行為規律(道之生),以及“人類的行為和目的”與“自然的行為和目的”相統一(天人合一)的關系問題及學說。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或道之德,其本義是指宇宙世界“第一推動者”的行為原則。“道德”也就是人類世界之上的無時間、絕對性、終極性的“道德普遍行為原則”或“道德普遍原則”。

道德普遍原則,必須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須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場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萬物(不涉及具體的人、習俗、宗教、意識形态)。也就是說,針對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則能夠作為人類相對行為标準秩序的終極絕對标準來接受。

正因為,“道之德”是最高的、無時間、絕對性的道德普遍原則,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為原則,就是全球人類自身有時間、相對的倫理道德(Morality)的本體,就是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共識,就是全球人類社會中不同的種族習俗、國家政治意識形态、宗教意識形态必須遵從的倫理道德底線。

這裡特别指出: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不是西方哲學中的“Morality”。“Morality”一詞起源于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充其量可以認為狹義的人道中人的倫理。

在近代,由于日本和中國學者沒有透徹地理解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與“道德”的哲理本義,将西方哲學中的" Morality"錯譯成“道德”,使得中國哲學核心概念“道德”被狹義化,進而影響了後學和中國哲學的範式。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 . 20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